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高考过后,我即时对全国高考作文作了一个评述,《高考作文应指向考生的心灵》,阐释了我的高考作文也应该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观。检视2007年高考作文。恰如毕淑敏在央视“连线”所说.2007年高考作文。除却人人所言异彩纷呈以外,更有“八面来风”之感。援旧例。一如去年我对全国高考作文的评述.对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这里也同样来一个有分有合的评点。仍然分“简说”与“评述”两部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师,多年来参与全国及上海市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加之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读学生的作品多了,自然发现的问题也就多了。他们中有的同学的作文不是我手写我心,抒我情,而是把自己完全变成了套用技巧的“搬运工”。  相似文献   

3.
2008年高考尘埃落定,至此,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高考作文经历了30年的风雨历程。每年人们对高考作文都怀有极大的关注,人们对作文的关注点各不相同,但是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怎样命题才能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导向?学生的作文怎样写才能真正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我通过对历年高考作文试题的认真研究和思考,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写作要突出“四关注”和“四具有”,才能真正达到高考作文的要求。下面我以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作文试题为例,来具体谈谈高考作文应该如何命题和写作。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高考作文也将“有真情实感”作为一条重要的评分标准。部分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少了,可取而代之让人咋舌的“真实”堂而皇之赫然出现在作文中。本文就此现象提出“真的未必就是美的”观点,从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明确“创新”的真正含义等方面。引导学生明确真与美应是和谐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最忌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最欣赏“我手写我心”。你要想在作文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就必须“秀”出那个活脱脱的“我”来。记叙类作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记人叙事来表现主旨。为此,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露“我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说:“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全国卷Ⅰ作文满分60分,占总分150分的2/5,可以说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了整个试卷分数的高低。高考作文是一把“双刃剑”——考生容易得分,但也容易失分。笔者连续两年参加了高考作文网上阅卷工作,对此感触颇深。怎样才能写好高考作文呢?下面我就以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试题为例,从高考阅卷的角度谈谈感想。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对文体作适当的限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而言。 强调高考作文要“淡化”文体,大概十来年了,真正对文体实行“大开放”,应该从1999年算起,自那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以来,高考作文对文体几乎再没作什么限制了,各种体裁都可用,“淡化文体”可谓得到最为彻底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要不要审题,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笔者看过一篇《话说“审题”》(《语文教学通讯》2006第10期)的文章,谈的是庄子、韩愈、鲁迅、钱钟书等不审题却写出好文章,而现在的考生审了题却写不出好文章;审题是为了评卷方便,显示教师高明。其结论是高考作文要“我手写我心”,率性而作.无需审题。我认为,高考作文需要审题,因为高考作文不等于教师写研究文章。写研究文章是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无需审题:而高考作文是写别人给定的题目,需要了解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与写作要求,这就有个审题问题。  相似文献   

9.
“千呼万唤始出来”,2009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作文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露出庐山面目,向人们展示各自的风采。仔细领悟它们,无疑会对我们应对2010年高考作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关于“百年高考作文”的对话》,对近百年高考作文三个阶段的划分与评述,可以帮助读者鉴往知来,站高而望远。  相似文献   

11.
感情真挚是近年来高考特别提出的,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要求。人常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若想打动人、感染人,就要挖掘内心深处的灵魂,抒发内心深处的真情。“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作丈中能够自发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以我手写我心,写我见,写我闻,写我想,写我感,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夸大感情,无病呻吟;或编造情节,矫揉造作。  相似文献   

12.
历年高考作文都有千篇一律的选材大撞车现象,究其原因,乃是作文题目固定了考生的思维指向。先看199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在“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  相似文献   

13.
我有幸参加了2006年高考作文评卷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对作文命题的看法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无疑是人们极为关注的。它对作文教学的直接影响怎么说也不过分。从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来看,话题作文依旧是“占统治地位”,然而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全国卷I、全国卷II就明显地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当然,这并非是对早年的材料作文来一个简单的重复。题目中的提示语、要求语就是明证。以全国卷I作文题为例,“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就表明了某种限制。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无限制地“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14.
史绍典 《培训与研究》2007,24(9):98-103,107
本文是对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的评述,分"简说"与"评述"两部分,以期能说到每道试题的细部,又能综观全局,理清线索,探明义理。  相似文献   

15.
胡成方 《学语文》2010,(4):36-38
201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有着许多优点.较为突出的应是体现了高考作文“关注现实、关怀人生、启迪哲思”的宗旨,透视出深刻的现实思考,真实的人文关怀和人性情感。  相似文献   

16.
一、高考作文的特点 高考作文是一种应试作文。如果说一般作文是“随意性作文”的话,那么高考作文则是“限制性作文”,它的限制性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限意:高考作文不沦什么题目,命题作文也好,材料作文也好,都不会让你随心所欲,信笔挥洒(像平时“一事一议”、“随笔”、“日记”那样),总得在立意的角度、闸意的范围、文意的提炼等方面,作出一些规定,给你一些限制。如1990年的全国统考题,“两个小姑娘来到玫瑰园”,就只准基于“第一位小姑娘的谈话”进行生发;1991年的全国统考题,漫画《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看图作文,你得首光辨清讽刺的矛头是指向那位“我”,下面的题目  相似文献   

17.
全国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越来越倾向于文章的哲理性、思辨性,如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就必然要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拒绝平庸》也需要考虑“平庸”与“不平庸”的区别,而2013年高考“探险者与蝴蝶”的新材料作文更需要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审题,辩证地看待双方才能独辟蹊径,在立意上胜人一筹。上海高考作文也是如此,如2013年作文题“重要的事和更重要的事”,2011年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相似文献   

18.
董顺娣 《求学》2023,(10):62-66
<正>研究近五年的高考作文,笔者发现高考作文越来越强调写出“你的”的感悟和思考。2018—2020年明确要求写出“你的”感悟与思考的作文题还不多。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8套试卷,除全国甲卷和北京卷之外,其余6套均明确要求写出“你的”感悟与思考。到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全部7道作文题都在给定的材料之外,明确要求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对文体作适当的限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而言。强调高考作文要“淡化”文体, 大概十来年了,真正对文体实行“大开放”,应该从1999年算起,自那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以来,高考作文对文体几乎再没作什么限制了,各种体裁都可用,“淡化文体”可谓得到最为彻底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丰富全面新颖──十六年全国高考作文综述山东淄博教研室王玉强自1978年全国普通高考统一命题以来,至今已经有十六年的时间了。在这个相对长远的时间里,高考作文的命题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认识的深入而变化。纵观十六年的高考作文,从历史的角度看,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