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叉小径的花园》在内容上和文本形式上都令缺乏经验的读者格外迷茫,这源于博尔赫斯独具一格的叙事策略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博尔赫斯并非炫耀叙事技巧,而是将故事变成叙事的载体,将叙事本身变成走进现实的大门。迷宫叙事和叙事的迷宫是他在东西方哲学思想影响下对世界的思考和艺术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新时期先锋小说创作中的一种新的表现手法,即故意暴露叙事行为的虚构性,以解构文本的真实性的"元叙事"策略.挖掘了它的根源博尔赫斯的创作叙事手法与海登·怀特的"元历史"理论;对马原、格非等作品中"元叙事"的表现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它的意义拓宽创作主体的艺术视野,丰富小说文本的内容,同时,激发读者的参与意识,诱使读者投身作品之中,共同走向创造.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20,(1):65-73
卡尔维诺的创作深受博尔赫斯的影响,两者在面对时代的重大变革时,均采用迷宫叙事的手法,在迷宫主题、迷宫意象、迷宫人物、迷宫结构四个方面,卡尔维诺对博尔赫斯既有接受与继承,也有发展与创新。博尔赫斯以重写重,卡尔维诺则以轻写重;沉重的博尔赫斯深陷迷宫之中无法自拔,而轻逸的卡尔维诺勇于向迷宫挑战,找到了迷宫的出口。  相似文献   

4.
受容与变容——论博尔赫斯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小说家余华在从传统现实主义转向先锋小说的艺术实验之途中,广泛借鉴了西方文学大师的小说观念和艺术技巧.其中,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对余华的先锋小说创作的影响尤为深刻,对其先锋时期的作品转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虚拟叙事和时间本体两个方面.通过对博尔赫斯的学习,余华利用虚化的语言突破日常经验的限制,打破牢固的日常世界,直指精神世界的本质真实,使小说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建立起二元的甚至是多元的小说空间.而博尔赫斯的时间本体观念解放了余华的小说叙事,使他在时间的多元并置中同时设置时间的超前或者回溯,在作品中彻底消解了现实性,将本来依附于现实的故事变成了能游离于甚至断裂于所指的无根之物,造成了多重文本的并存和相互消解,从而彻底取消了故事所负载的涵义,营造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乌托邦世界.但是,余华对博尔赫斯的学习并非简单的移植和模仿,他在借鉴之时融入中国元素,最终将外来的叙述观念和写作技巧化为己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叙事迷宫受益于欧美后现代小说尤其是博尔赫斯小说,呈现的方式有空缺、暴露叙事行为和互文性文本等。叙事迷宫是后现代哲学语境的产物,同时又是先锋作家与中国当代语境对话的一种方式,其中意味深长,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博尔赫斯咏景叹物诗的解读和分析,概括了博尔赫斯景物诗的艺术特色,即因情造景;化景于情;触景生情。  相似文献   

7.
吕璀璨 《考试周刊》2012,(44):18-19
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充满了"迷宫"叙事的盘综错杂性。通过"迷宫"这个核心意象,他把奇幻体的迷宫故事嵌入侦探框架中,叙事中的不断分叉造成小说扑朔迷离的阅读效果;通过精心设置的魔幻叙述手段,消除了传统小说文本中真实和虚构的分明的界线。这篇小说对时间和永恒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博尔赫斯把玄学思想化为了小说形式,影射了一个形而上的、抽象的"时间"主题。  相似文献   

8.
博尔赫斯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了中国的作家们,催生了先锋派小说,选择格非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通过小说文本分析,发现他在接受博尔赫斯影响下,又结合本土文化的创作事实,使作品偏向现实,倚重传统,旨在呼吁装帧重于内容的书籍市场对文本本身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的小说创作中,博尔赫斯的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经验。博尔赫斯擅长将叙事与虚构融为一个整体,本文试图探究其在叙事与虚构的转换中所采取的具体办法:1.作者——叙述者——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以一种全新的面日出现在读者面前;2.利用双重叙事架构使平谈无奇的故事神奇起来,充满智慧的闪光;3.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常常借助日常用品来营造一种非现实的气氛;4.利用时空上的遥远消解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
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这一点在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派"文学上有突出表现。其中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对中国"先锋派"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马原、残雪、格非、苏童、孙甘露等先锋派作家继承发扬了博尔赫斯的写作技巧风格,有意识地移植西方文学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博尔赫斯对中国先锋派作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文化象征三方面。承认博尔赫斯等西方文学大家的影响并非否定成绩,中国先锋派作家是立足于本土用现代汉语进行写作,根植于中国的具体情境进行有意义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豪尔赫·刘易斯·博尔赫斯的作品风格独特、内容庞杂,特别是其侦探小说更是以广博的外延与丰富的内涵引人注目。博尔赫斯的侦探小说既继承了传统侦探小说的叙事要素,又具有自己的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博尔赫斯的创作风格和小说表现技巧在对拉美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实验亦发生着示范滋润作用。博尔赫斯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想象力、叙事的非逻辑性和迷宫式结构,都成为中国当代的先锋作家和后现代风格追随者们效仿的对象。这些具有后现代创新精神的中国作家在自己的小说实验中,彻底打破文学思想上的禁锢,用从博尔赫斯等后现代作家那里借鉴的小说创作元素,并以自己对这些文学元素的独特理解,开拓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后现代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3.
博尔赫斯素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豪尔斯·路易斯·博尔赫斯( 1899— 1986)阿根廷著名小说家、诗人。以一批风格别具的短篇小说进入 2 0世纪世界文学史。其作品充满了幻想、神秘和哲理 ,把短篇小说艺术发展到了精确的程度 ,被称之为“作家的作家”。代表作有短篇集《小径分岔的花园》、《小说集》、《阿莱夫》、《死亡与罗盘》等。作家本人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博尔赫斯的才华并没有用在正道上。他为小说的叙事技术增添了不少新的东西 ,或者说他讲故事的天才是空前的。遗憾的是他把这份天才运用到哲学的探讨上去了。正如他自己所说 :“哲学探讨占据他小说的许多篇幅。”(《…  相似文献   

14.
在博尔赫斯短篇小说中,"死亡"不仅仅作为一个情节或者结局出现,它更多带有激情和美学色彩,有时甚至是一种看起来有些美好的解脱方式。他在表现"死亡"作为一种有实在意义的客观存在时,也注重从艺术表现上加入不同的手法和元素,使死亡美学有更丰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博尔赫斯前期短篇小说细致的文本解读,可以发现"死亡"在博尔赫斯笔下既有宿命论的倾向,也有"崇高"意味。同时,也进一步探寻博尔赫斯在作品中格外关注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梅里美和博尔赫斯的浪漫主义文学气质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进而又发现他们均可称为学者型作家,都偏爱短篇小说,在选材上也有趣味相投之处。在小说作品分析这一层面,笔者从叙事角度和语言风格上比较了梅里美和博士尔赫斯小说的异同。尤其是在叙事角度的选择上,两位作家对第一人称叙事的继承和突破,揭示了他们的作品得以不朽的秘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博尔赫斯创作的短篇小说《刀疤》讲述了穆恩怀着爱国理想参加了爱尔兰独立革命党,却在直面战争的残酷现实后为保全自身、背叛朋友的故事。这段经历并不是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是穆恩以英雄的第一人称的形式向名为"博尔赫斯"的叙述者讲述关于刀疤的记忆,然而他自己实际上却是故事里的叛徒。文本中多重叙述者"我"的出现凸显了记忆叙事的不确定性,也暗示着穆恩人性的复杂与隐秘。  相似文献   

17.
霍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后现代文学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从对"死亡"命题的处理方式入手,通过对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和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的文本分析,从而阐述这两位后现代文学大师不同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8.
《左传》的叙事艺术巧妙而又独特。通过深入细致的探索,发现《左传》的叙事艺术主要从叙事手法、叙事角度、叙事特点、人物塑造、叙事记言五个方面表现出来,《左传》的叙事艺术也由这五个方面推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水平。同时,《左传》成熟的叙事艺术对我们研究先秦叙事文学叙事艺术的演变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拟话本小说集“三言”受宋元话本体制程式化叙事格局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无论从体制、情节、结构上都呈现一种“圆形结构特征”,甚至小说中蕴含的思想也不例外,这是这部小说集思想及艺术成就如此之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央苏区设计艺术是革命历史情境下形成的设计艺术,具有强烈的革命叙事倾向。在其革命叙事中,多以红色作为主色调,并以普遍雷同的图案作为叙事语言和叙事手段。中央苏区设计艺术的革命叙事,是普通民众参与的叙事,体现了艺术大众化时代设计艺术的风貌。中央苏区设计艺术在其革命叙事中,因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传统客家文化因素,从而并未彻底与传统决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