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热河失守,张学良代蒋受过,被讥为“不抵抗将军”,这是一桩历史的冤案。“不抵抗政策”的制定者是蒋介石,张学良只不过基本上执行了这一政策。相比之下,前者是主动的,是历史的罪过,后者是被动的,是历史的过失。尽管张学良受到了“不抵抗政策”的掣肘,但仍率东北军展开了不抵抗的抵抗,演出了江桥抗战、双城阻击战、哈尔滨保卫战、榆关抗战、热河抗战、长城抗战等一幕幕抗日战争的历史壮剧。对张学良领导东北军和东北人民局部抗击日冠的英勇斗争应予公正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2.
不抵抗政策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和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有其独特的原因。这一政策是在与日本对"九.一八"事变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具体事件的交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一政策的实行造成了严重恶果。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由最初“不抵抗、不交涉”逐渐演变为“抵抗”与“交涉”并行,以谋求解决中日间矛盾、挽救民族危亡之道。这些政策前后经过了三个阶段的调整,其变化是一系列主客观原因导致的。政策确定后对南京国民政府处理中日矛盾的态度和方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4.
有关“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推到张学良头上。现在史学界正在对此进行澄清。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曾长期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对内对外方针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与不抵抗政策有何关联?有的同志认为,“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迫使国民党政府改变其不抵抗政策。1931年11月30日,蒋介石在顾维钧任外长宣誓会上演讲,首次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考’……”[1]笔者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并非是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改变,两者一脉相承,其实质是完全一致的。一、周年代蒋介石提出的“摇外必先安内”有其特定的政治内…  相似文献   

6.
目前,史学界对西安事变前后的张学良作了充分的探讨,但对“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尚未深入考察,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 (一) 一九三一年九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令人遗憾的是,当时主持东北,领兵几十万,对日又有家仇国恨的张学良,却执行了不抵抗政策。笔者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张学良长期以来形成的“统一才能御侮”的思想,是他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之  相似文献   

7.
不抵抗政策是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到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以前,为了进行罪恶的反人民内战,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所实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政策大大加剧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给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带来了重大灾难.不抵抗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向之嘉奖,中国人民向之掌咀的反动政策,它遭到全国人民包括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胆识的人的愤怒谴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首先是旧东北军的一些爱国将士如黑龙江的马占山、吉林的李杜、辽宁的唐聚伍、邓铁梅等在群众抗日情绪的激励下,公然违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起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原在江西围剿红军的国民党二十六路军在爱国将领董振堂、赵博生的  相似文献   

8.
总体来看,从九一八事变前后到七七事变爆发前的日本局部侵华期间,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的基本上是一种妥协退让政策。但深入分析,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对日方针政策的演变,则可进一步划分为"不抵抗主义""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和逐渐加强抵抗三个阶段。之所以对日采取长期妥协退让政策,根本原因还是由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及其领导人的思想认识所决定的。妥协退让政策的实施,不仅从思想上解除了东北军将领的武装,丧失了东北广袤的领土,造成了华北危机的局面,使中华民族在全面抗战之初就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而且大大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促使其最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9.
一二·八事变后,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国民政府改变此前的不抵抗政策,提出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解决方针。一方面,以一定兵力援助十九路军抗日,但将之限定在一定的、局部的范围;与此同时,又积极通过国联及英美等大国的斡旋,争取双方停战和日本撤兵。在交涉中,最初力图将上海事件与东北问题一并解决,但由于日本坚决反对,中方只得接受“沪事单独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事实看,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的瞬间沦陷,不应归咎于张学良,而应追究到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的妥协政策。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主要根源于他的民族失败主义、“依靠公理”论、“以夷制夷”论、“牺牲东北”论以及“攘外必先安内”说。九一八事变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我们永远不能忘却。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者气焰更加嚣张。这时李烈钧便提出“开放政权”、“实行民治”、“内部一致”、共同抗日,以及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张,并向政府与蒋介石对日侵略所采取的态度和政策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2.
“锦州事件”是“九·一八”事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交通过对构成锦州三个事件前后过程的全面分析,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任略中国的罪恶行径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昭示人们不要忘记历史。  相似文献   

13.
日本全面侵华,在所难免。日本帝国主义是全面侵华战争的主要责任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坐山观虎斗政策和远东慕尼黑阴谋,助长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嚣张气焰;同时,苏联对日屡屡退让,也为日本侵华开了绿灯;此外,中国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卖国政策,使日本全面侵华更加肆无忌惮、得寸进尺。这些国家的如此举动及造成的后果都不同程度地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 41页 :“在国民党五中全会上 ,蒋介石说 ,他的‘抗战到底’的‘底’ ,就是‘要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这种表示 ,意味着可以放弃东北和华北的主权……”193 1年“九·一八”事变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亡 ,全国人民怒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强烈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面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 ,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 ,继续推行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的政策 ,进一步助长了日寇的侵略气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东北后 ,对华北又发动了新的侵略扩张 ,193 3年初日寇占领热河省 ,并对山海关等长城…  相似文献   

15.
王玉英 《历史学习》2001,(11):18-19
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趁中国内战之机,于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这一政策为什么提出?其实质、影响和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6.
以蒋介石集团为核心的南京国民政府,是维护中国四大家族根本利益的政权。这个政府对日本的侵略政策,从“九·一八”到“八·一三”,发生了由不抵抗到被迫抗战的变化。本文把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以便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的规律性。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5月《塘沽协定》。这一阶段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指导下,其对外政策是采取亲英美、反苏和对日不抵抗的政策,对内是集中军事主力“围剿”中国工农红军,镇压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日本帝国主义在田中内阁时期,早于1927年6月下旬及8月13日,先后召开两次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政界各派势力围绕关东军发动的此次事变曾展开过争论,并产生过分歧。对日本政界各派势力的主要动向进行了分析,并探讨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李宗仁在各种场合发表政见,反对不抵抗政策,提出了坚持抗战、绝不退让,坚定信心、抗战必胜,总体动员、持久抗战等一系列思想主张,对抗战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其中的爱国主义、乐观主义、务实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李烈钧曾是早期民族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对他在抗日救亡时期的活动,学术界鲜有研究.九一八事变以后,当国民党中央实行不抵抗主义政策时,李烈钧积极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军民自发组织的抗日活动,为救亡事业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十字街头》是“左联”机关刊物之一,鲁迅参与了主编工作,并在刊物发表诗、杂文、通信等计11篇。鲁迅以《十字街头》为阵地,抨击国民党对日不抵抗政策,揭露其派系斗争和奴化教育政策,批评明显倾向国民党统治的文人、政客,扶植革命文学青年,给予《十字街头》这一刊物以战斗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