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延安时期中共在处于非执政地位的情况下,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积极与美国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民间外交,使中共与美国的关系由民间交往逐渐上升到官方外交.这不仅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共的长期封锁,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使国际社会对中共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夺取全国政权的步伐,同时也大大开阔了中共的外交视野,为中共后来开展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解放日报》的创办和改版为实践基础,总结了党报工作的丰富经验,明确提出党报要充分发挥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的作用,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中共各根据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面。而复杂多变的国内局势带来的社会动荡是根据地发展要面临的考验,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共各根据地积极开展各类活动稳固革命政权。通过梳理《解放日报》中相关文献,不难看出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对乡村文艺宣传的重视,从组织架构、内容形式、演出安排、方针指导等方面齐头并进,同时文艺宣传如何与群众紧密结合也体现了中共的领导智慧和顶层思考,使得革命与文艺有机结合,革命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这是中共领导下根据地社会的直观变化。  相似文献   

4.
周扬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很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无论是作为政治家还是文学家,周扬都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特殊的关系。周扬文艺理论体系真正的形成应该是在四十年代,延安《解放日报》在其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丁玲的文学创作发生了由“化大众”到“大众化”的转向,前期她的创作积极干预社会生活,具有浓重的启蒙色彩。经历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王实味事件后,她的创作转入了大众化,取材于大众,服务于大众。丁玲曾是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的主编,她的编辑方针曾一度影响了文艺栏的发展,而文艺栏作为一个载体,它又真实的记录了丁玲的转向。  相似文献   

6.
《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以卓越的宣传业绩和丰富的办报经验,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解放日报》的创刊及改版中,毛泽东倾注了大量心血。它是在毛泽东的哺育下创刊并成长起来的。它的成功改版是中国共产党党报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整风运动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和西北中央局的“喉舌”,是整风运动中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它及时推广整风运动的做法、推广整风运动的经验,充分发挥了党报的作用。同时,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解放日报》进行了改版,由一张“不完全的党报”转变为“完全的党报”,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新闻改革,对党的新闻事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革命的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延安时期既是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毛泽东新闻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其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党的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解放日报》,以加强对整个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宣传。赵毅敏在担任《解放日报》秘书长期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与《解放日报》的筹建工作,深入基层切实了解人民群众需求,将《解放日报》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了党的舆论宣传力量,为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出版工作蓬勃发展贡献了力量。赵毅敏坚持宗旨意识、创新宣传方式、重视对新闻宣传人才的教育培养等工作经验,为宣传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瑛 《培训与研究》2009,26(6):49-50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革命的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延安时期既是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毛泽东新闻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其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党的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权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作为这一政策的积极制订者和实行者 ,在人权外交的理论和行动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影响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政治波谲云诡 ,错综复杂 ,“人权高于主权” ,“人道主义干预”的论调甚嚣尘上的形势下 ,这就需要我们对人权外交的本质和现实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 ,而美国的政策恰好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因此本文从回顾人权观念及其在外交政策中运用的历程入手 ,剖析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社会性和制度性基础 ,揭示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演变动态 ,从而勾画出美国人权外交的概貌  相似文献   

12.
全国国民外交大会是华盛顿会议前夕在上海成立的一个全国性的民间外交团体。起初,代表们希望通过华会取消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的独立,但是列强和北京政府的表现让他们大失所望。众多代表逐渐认识到列强不会轻易放弃在华特权,华会的结果不过是将中国置于共同剥削的对象,而腐败的北京政府也不可能取得外交的胜利,只有改造内政,才能挽救国家的危亡。这些认识在当时舆论界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促进了有利于国民革命的社会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对外关系中占重要地位。从卡特到克林顿、小布什,美国的人权外交政策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特点有:人权批评实行三重标准;人权外交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片面解释人权,以美国的标准强加于人;人权外交是通过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军事进攻即搞对抗实行的。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在全球推行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也是为了称霸全世界。  相似文献   

14.
国际形象对外交政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国家形象是一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各自的国际形象表现出了更加热切的关注,努力推销自己的“美好形象”,消除“带有误点的形象”。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与其外交政策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构建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美国环境外交:发展、动因和手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美国外交日程中的重要问题,环境外交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影响也愈发明显,并从多方面折射出了美国与发展中国家及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美国政府和国内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美国努力与他国合作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防止地球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美国所施行的环境外交是建立在捍卫本国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起着扩大其国际影响并巩固其全球地位的作用.美国奥巴马新政府将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回归到多边主义轨道上来,并将会对其他国家进行环境外交施压.  相似文献   

16.
战后金融外交与美国金融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国际关系体系的显特征是:金融力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各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造成某些发展中国家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的直接原因,而一个时代的国际金融体系,往往是体现该时代霸主国利益的霸权体系,霸主国通过国际金融手段对国际经济和外交事务施加深刻的影响,,美国在战后充分认识到它能够运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创造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通过实现经济霸权来达到实现政治和军事霸权的目的,美国设法使美元成为国际储备,以此获得自行印刷外汇的特权,这样就能源源不断地为维持全球霸权地位提供资金。“美元特权”构成了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析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新干涉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新干涉主义成为当今国际政治中一股新的思潮,在这一思潮的推动下,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利用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不断干涉他国,给许多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本来就十分动荡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国际社会应该谨慎对待新干涉主义,努力不使其成为大国实现霸权目标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中美非三方在援建坦赞铁路决策问题上有过复杂的外交博弈。坦赞两国希望美国等西方国家援建坦赞铁路,曾试图借重中国以获取美国的支持。美国非但不应允帮助两国修建坦赞铁路,还极力阻挠中国施以援手。中国则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做好了独自援建坦赞铁路的有关准备,最终冲破美国的阻力,赢得了坦赞两国的信任。  相似文献   

19.
广大发展中国家历来是美国人权外交的主要对象,冷战结束后,美国不但没有放弃人权外交,反而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实施人权外交的力度,鉴于美国人权外交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包括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解决发展中国家最基本的人格问题,加强国际间人权对话;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反对外来干涉,等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小布什上台以后,美国的对外和对华政策都做了一些调整,这种调整总体而言对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不利。但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一个正在逐渐形成的政策,尚未定型,因此掌握中美关系发展的几个特性,对于我们客观地分析中美关系,把握现实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