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惕"国有企业垄断论"的误导张宇、张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在《"国有企业垄断论"的谬误》一文中指出,一些学者认为,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提高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会挤压私人企业的空间,导致国进民退,不利于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实现了经营绩效提高、经济规模扩大,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部分人群认为,部分大型国有企业的资本的扩大,市场份额的增加使其具有垄断性质。在现实中,一方面"垄断"现象带来了内部效率低下、收入分配及市场竞争不公平等消极效应。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具有的较大经济规模和市场份额也发挥着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建等积极效应。因此,应辨证的看待国有企业的"垄断"现象,取利去弊,完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垄断"国企成为有效国企。  相似文献   

3.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步骤之一。就近几年实践看,国有企业改革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中央的权威性被削弱等。要使国有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上顺利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必须有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一、政府部门在国有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国有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国有企业自身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托代理问题、搭便车、软预算约束和垄断等问题与所有制没有关系,将国有企业限制在非竞争性领域的主张忽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不具有可操作性,违背了我国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的目标,并且缺少政策依据.企业史研究表明,大企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发展国有大企业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1984年算起,到今年已15年了。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不少困难,一些人仍对国有企业改革最后能否成功,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缺乏信心。其中最流行的一个说法,即国有企业应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只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产品领域和一些特殊行业的项目,便是突出的例证。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邓小平理论和我国改革实践,更加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决定》重申:“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  相似文献   

6.
利润率能作为国有企业效率的“充分信息指标”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在历史条件、行业技术特征、税收负担、市场地位、劳动制度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存在多重差异,其中大多差异来自于国有企业功能的特殊性,而非市场化不彻底,体现了国有企业所有制属性的内在要求。因此,利润率显然不能作为评价国有企业效率的"充分信息指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把国有企业作为企业的一般性和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特殊性统一起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功能评价效率"、"以功能决定布局"的国有企业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角度看,我以为《通知》进一步指明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第一,《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深入改革的正确方向或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或"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提出要"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1993年11月的忡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步入市场经济以来,国有企业已不再拥有过去那种垄断优势,竞争随着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一体化而日趋激烈,笔者认为,完善职工培训体系,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开发用好企业人力资源,是增强国有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一、职工培训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近几年开...  相似文献   

9.
论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定位--兼对"国退民进"观点的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是深化改革的基本前提.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定位是巩固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改革的这一战略定位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特征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国退民进",主张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这一观点在理论上难以成立,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竞争规律,也与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应遵循的原则相偏离.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企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的运行形式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不断的完善。国有企业单位在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为了适应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健康、稳步的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精神,必须加强国有企业的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利润创造能力和税收效应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就国有企业在税金、利润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社会各界颇有争议。大多学者和社会人士都认为国有企业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它的垄断,如果国有企业采取非垄断的方式进入市场,它的贡献不一定比民营企业好,或者国有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下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在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有根本不同。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不应照搬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把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相提并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削弱,不仅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蜕变,而且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变质。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应主动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的一般特征入手,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主张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应进一步突出其结构性基础地位,而不必把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作为其基础地位的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14.
论国有企业垄断性的危害及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并非单纯由于管理不善、产权不明晰所致,而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宏观垄断性造成的。垄断的报酬是超额利润,国家组建垄断企业集团是希望获得垄断利润。但是,即使国有垄断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也是以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牺牲换取的。同时这种超额利润并未成为国家垄断“贡献”的报酬,而是变相转变成了个人收入。实际上,国有垄断企业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始终是在边际成本大大高于边际收益的状态下进行生产的,因而是亏损的。因此,要搞活国有企业,必须减少宏观垄断,使竞争机制得到发育,让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建设面临着新机遇与挑战,做好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就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意义、现状及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国有企业才会有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7.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国有企业才会有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8.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郑小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国有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于完满实现以国有企业、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和市场运行机制的接轨。今年,我国经济体...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国企想要满足内外部客户日益增长的要求,保持其行业垄断地位及竞争优势,必须突破人才瓶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方有可能实现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分析、明确转轨时期企业管理的任务和要求 ,探索国有企业在发展战略研究和管理的基础上 ,采用科学的经营方略 ,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以求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处于优势地位 ,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