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近半世纪以来,随着新的城市问题的不断产生,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以城市为切入口,对资本主义逻辑下空间正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城市空间正义问题也进行了相关探讨,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空间正义的多维阐释、城市空间非正义的形成机制、城市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3.
4.
城市空间正义是公共管理学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空间正义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总结出人文关怀、权益保障和需求自由等价值取向,并提出了应对城市空间正义缺失问题的路径。基于对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未来的城市空间正义研究应当聚焦本土创新,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共同体,着力推动城市公共资源共享和大数据城市空间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尹建锋 《教育研究》2020,41(1):136-147
教师流动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教师流动在异质空间、异质人格与教师流动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的矩阵关系。城乡教师流动的空间正义体现在基于义务均等原则,教师在城乡阶梯式地理空间内定期轮换,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并以此为前提,基于市场选择原则,教师有流动的个体自由并获得个性化差异补偿,以发挥不同空间与个体的教育禀赋优势。完善教师流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实现城乡教师流动的空间正义,应科学配置教育空间资源,挖掘差异性教育禀赋;建立"义务均等"性公共治理机制,严格区分义务性与差异补偿性;建立"网格化封闭性空间"师资配置系统,促进知识空间均质化;推动"虚拟教师"流动,界定虚拟教育的限度。  相似文献   

6.
7.
中西思想家们在正义问题上的争论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人们不是在同样的层面上争论。正义首先是一个价值观念;其次,正义也是一个制度事实;再次,正义还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从理念、制度和日常生活三个层面考察了正义问题,并克服了国内在正义问题研究中存在的片面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缩小了教育资源配置的鸿沟,实现了技术层面的因材施教,同时也将教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系列新的正义问题也随之出现,如教育资源的分配平等问题、教育数据的安全问题、智能算法推荐的剥削问题等。因此,需要对智能教育正义问题的复杂性具有充分的认识,在经典正义理论基础上提出解决智能教育正义问题的正义原则,以推动智能教育的正义进程,实现智能教育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正义是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内在结合的差别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在政治经济制度安排和社会经济活动运行中实现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高职生的组织公平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平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学生组织公平感相对比较满意;学生的地位与组织公平感有较大的相关;其余背景变量与组织公平感无显著相关;学生最不满意的事项集中于分配和人际公平两个维度上;高职学生处理不公平事件的方法比较被动。  相似文献   

12.
恢复性司法源自西方,其与市民社会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呈现政治国家一极独大,市民社会极不发达的局面,即使改革开放之前的我国亦是如此,这样的社会结构不利于恢复性司法的践行.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市民社会慢慢在我国起步,这为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的践行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结构空间,但还远远不够.以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为指针,着力在我国培育与壮大市民社会,从而使恢复司法在我国的践行逐渐获得一个较大的社会结构空间,应当是我们理性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司法公正是法自身的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它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在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真正内涵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碰撞和冲突。本文试图揭示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对我国司法改革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以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假设情景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当前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公平取向。结果表明知识分子阶层与农民工阶层在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情景选择取向上没有差异,但是在程序公平感的得分上,前者显著高于后者,而在分配公平感的得分上,则是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同时,本研究也表明大部分在城市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农民工和知识分子阶层均对程序公平有明显的认知,但前者对此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分析马克思主义在探讨社会正义问题时聚焦于马克思与正义关系问题的探讨并形成了“马克思反对正义”和“马克思赞成正义”两大基本论调。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无论持哪种观点都认为平等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之处,他们的目标是为了寻求一套可行性的能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正义方案。分析马克思主义流派对社会正义问题研究在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正义理论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但也存在着思维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公正理论研究方兴未艾.在这一热潮的背后,其理论研究的立足点问题却被忽视了.而相当数量的文献事实表明,立足点的选择是今后公正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问题作为现代社会公平价值的体现以及当今中国社会诸多社会问题之一,而今已成为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认识和实践的经验,但是教育公平问题的依然热门说明当前教育公平的现状与人们所追求的所期望的状态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在深入研究作为价值前提的正义理论基础上于认识论层面形成全面正确的和谐性教育公平观是当今亟待解决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经济人的行为受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但是,经济人不正当的寻租行为会导致不公正制度的产生。缺乏公正的制度不仅难以规范经济人的行为,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确立制度公正,实行有效的制度公正实施机制,实现经济人与公正制度的良性契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经济人的行为受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但是,经济人不正当的寻租行为会导致不公正制度的产生。缺乏公正的制度不仅难以规范经济人的行为,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确立制度公正,实行有效的制度公正实施机制,实现经济人与公正制度的良性契含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一个正义的社会必然包括内在正义、外在正义及正义自省,三者不可或缺其一。外在正义要求外在环境和机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体;内在正义要求考虑个体的原初条件并对弱势群体给予补偿;正义自省是较高层次,是社会及个人对正义自知、自明所形成的自觉程度。内在正义、外在正义及正义自省在当今我国社会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