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鳌”字石刻在巨字石刻中,首推山东省邹县峰山主峰石壁上的“鳌”字。这个“鳌”字高匕米、宽8米,最粗的笔划1米多宽,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杨营庭于1989年春登山览胜后所书。此字之大,在峰山南和东南方向12.5公里范围内都能看见。它是至个石刻大字中最宏大、最壮观的巨字,堪称“天下第一大字”。“福”字石刻北京市白龙潭有座万福山,天下第一大“福”字便是在此。字约有百余平方米,入石15厘米,围绕大“福”字,周围还有356个“福”字石。“寿”字石刻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崖壁上的繁体“寿”字,高7.5米,宽3.7米。当地N常用“人…  相似文献   

2.
说寿     
“寿,久也”,(《说文》)久是寿的本义。这个“寿”字,由来也是够久的。广西永福县旧称百寿县,那里有块百寿碑,集“寿”字一百个,甲骨文、金文都有刊刻。《诗经》有“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的句子。“寿”字引申为年龄,称为寿数、年寿,人希望寿命长,就祝颂“寿比南山”。其实,有为的人往往短寿,或少年捐躯,或中年早逝,庄子就说过:“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庄子·人间世》)成玄英解释说,不材,“所以免早天”,反倒长寿了。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八年初,郭沫若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曾和数学家华罗庚有过一次讨论关于寿称的谈话。华罗庚提到古人对高寿的人给予的美称,如称七十岁为“古稀”,八十、九十岁为“耄耋”,百岁为“期颐”。如果未到整数,只有七十七岁、八十八岁、九十九岁,怎么称呼呢?郭老道: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助于数学和文字学了。有人把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岁称为“米寿”,九十九岁称为“白寿”。郭老解释道:原来这是三个字谜,“喜寿”可猜七十七岁,因为“喜”的草体字便是七十七三个字组成;“米寿”可猜八十八岁,因为“米”字便是八十八三个字组成;“白寿”…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中 ,关于人的年岁有很多别称 ,例如 ,七八十岁的年纪称为耄耋之年。七十岁称为古稀之年。更有趣的是 ,七十七岁、八十八岁、九十九岁都有专门的称呼 ,分别为喜寿、米寿、白寿。为什么这么叫呢 ?因为 ,喜字的草书很像是竖写的“七十七”三个字连在一起 ,于是七十七岁便被说成“喜寿” ;“米”字拆开来看就像是八十八 ,于是“米寿”便成为八十八岁的代称 ;“百”字减去上面的“一”就剩下了“白” ,一百减去一就是九十九 ,于是 ,“白寿”自然就成了“九十九”高龄的别称了。在适当的时候 ,用上这类别称代指年龄 ,可以获得诙谐、典雅等效…  相似文献   

5.
因擅长书写“寿”字而被喻为“天下第一寿”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交流研究所所长关东升将美国道琼斯公司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道琼斯侵犯了关东升对其书法作品“道”字享有的著作权,赔偿经济损失405684元。  相似文献   

6.
南岳衡山素享“中华寿岳”、“寿山”、“比寿之山”的盛誉,“祈福谒衡山,求寿朝南岳”之习长盛不衰.其寿文化显性景观既有南岳大庙寿景大观、《唐南岳投龙告文》、“寿”字石刻等传统寿文化实景,也有麻姑仙境、寿文化主题公园、杉湾百岁村等现代创新寿文化实景,以及寿文化工艺美术品、养生长寿食品、土特产品等以寿文化为主题的购物品.  相似文献   

7.
由民间文艺家张崇纲主编的《崂山民间故事全集》是一部煌煌宏编.全集收入1200余篇崂山民间故事,计320余万字.这部全集的出版是崂山文化史上的一件有着广泛、深远影响的盛事.崂山,又名鳌山、不其山,辅唐山,秦之前属东夷,汉朝划归不其县,隋朝开始划归即墨县管辖.它位于山东半岛西南,东南两面紧靠黄海,北邻古城即墨,西接青岛.最高峰巨峰海拔1133.5米.山区总面积为486平方公里.由于它依山面海,形成独具特色的山川风物景观:群峰削玉,石崮林立,林美似锦,渊清如镜;海边陡崖千仞,古松虬枝.《齐记》上曾对它作过这样的赞美:“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又加九宫、八观、七十二庵映于奇峰、幽谷、翠竹、密林之中,形成“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崂山以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说著称于世,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的胜地.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曾和华罗庚一次相遇,谈到寿称。华罗庚说:“古人对高寿之人给予美称,称七十岁为‘古稀’,八十岁、九十岁为‘耄耋’,百岁为‘期颐’。如果未到整数,只有七十七岁、八十八岁、九十九岁,该怎样称呼?”郭老道:“那就要求助于数学和文学家了。有人把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将八十八岁称为米寿,将九十九岁称为白寿。”华罗庚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呢?”郭老解释道:“这是三个字谜,‘喜寿’,猜为七十七岁,因为‘喜’字是草体,是由‘七十七’三个字组成;‘米寿’的米’,是由‘八十八’组成;‘白寿’之‘白’,是‘百’字少一笔,不正是九十九吗?”郭…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祝福》中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时,说到那壁上挂着一个朱拓的大“寿”字,还特别点明是陈抟老祖写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看新版注释本的《彷徨》,在“陈抟”之下注道:“据《宋史·隐逸列传》载:陈抟是五代时人,擅长诗赋,因科举不中,在五当山和华山修道,传说他活了800岁,有的把他附会为神仙。老祖,即祖师。”其实史书上并没有关于陈抟刻“寿”字石碑的记载,鲁四老爷书房壁上的朱拓“寿”字当然更是虚构的了。鲁迅这样写,意在讽刺鲁四老爷以宋明理学为正统,妄图使  相似文献   

10.
1983年,这一年冯友兰先生与金岳霖先生都到了八十八岁,冯先生题联一付,贺金先生寿,这上联是"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下联是"论髙白马道超青牛"。"米"字可分解为"八十八",故八十八岁有称为"米寿"的。"茶"字可分解为廿和八十八,故一百〇八岁称为"茶寿"。上联表示祝贺,并以茶寿相期;下联是指金先生的学问,表示推崇。公孙龙著有《白马论》,"论高白马"是说金先生逻辑分析的水平高于公孙  相似文献   

11.
一天,爸爸帮我整理我的书法习作,其中一张用大红纸写的“寿”字一下让我想起了一年前的事情…… 2005年5月的一节书法课上景舜逸老师让我练习写一个大大的“寿”字,题款上写“贺启功老爷爷长寿”。啊!是给启功爷爷写呀,我特别高兴!在我们书法班上可以看到启功爷爷的名字和题字,爷爷和景老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个傻女婿到岳父家去拜寿,临走时他父亲再三嘱咐他到岳父家里要说吉利话,说话要带“寿”字。父亲的教导,他念念不忘。到了岳父家.见了蜡烛他就叫“寿烛”,见了点心他就叫“寿糕”,见了水果他就叫“寿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发现有很多作家的字都是“子×”。从孔子的学生来看就有“子渊、子贡、子思、子夏、子路”等人。后来的著名文人,字“子×”者难以计数,且大都是名垂青史的著名人士。如袁枚字“子才”,张维屏字“子树”,王勃字“子安”,王世桢字“子真”,郑珍字“子尹”,曹植字“子建”,柳宗元字“子厚”,杜甫字“子美”,张九龄字“子寿”,刘向字“子政”,赵孟頫字“子昂”,魏学洢字“子敬”,宗臣字“子相”……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二册《古代寓言三则》中的《滥竽充数》中有“廪食”一语,课本对它的注解是:“由官府给以粮米。”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课本在释字时,却把“廪”字注为“米仓”,这就不够妥当。“廪食”的“食”字无疑是“粮食、粮米”的意思。固然“廪”字也有“米仓”的意义,但是,无论是把“廪食”看作一个词,还是一个词组,“廪”字作为“米仓”的意义是很难同作为“粮米”的意义的“食”字结合起来的。实际上“廪”字就是“供  相似文献   

15.
“寿亭侯”的错讹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说,关羽斩了颜良,曹操“表奏朝廷,封云长(关羽)为寿亭侯,铸印送与关公。印文曰‘寿亭侯印’。”关羽坚辞不受。后曹操将印文改为“汉寿亭侯之印”,关羽遂拜受之。表明了他“降汉不降曹”的意愿。故事颇生动,但却与史实大违,且有知识性的错误。 据《三国志·关羽传》,关羽杀死颜良,“曹公即表羽为汉寿亭侯”。其中的“汉寿”,为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县地;“亭侯”,为爵名,乃封侯之至微者,指食禄于比“乡”还小的“亭”的列侯。后人不知是浅薄无知,还是出于“尊关“的目的,却将“汉寿亭侯”讹作“寿亭侯”,宋人许观在《东斋记事》中说,绍兴年间洞庭渔人曾获一印文为“寿亭侯印”的古印,宋洪迈《容斋四笔》卷八有“寿亭侯印”一节,谓荆门玉泉关将军庙中有“寿亭侯印”一钮,洪氏已辨其非:“且‘汉寿’乃亭名,即以封云长,不应去‘汉’字”。但不少人仍沿其误;《三国志平话》则径谓封关羽为“寿亭侯  相似文献   

16.
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寿王李瑁是贵妃杨玉环的前夫,依据中国古代分封制的原则与规律考证,李瑁爵号中的“寿”字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唐朝的淮南道寿州,大约相当今天的皖西地区;并进一步考论,与周朝和汉朝时期不同,唐朝的“封建”制度只具有象征性质;且认为,作为寿王妃,杨玉环与皖西存在过一种独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同义例证、同源通假两方面对《诗经·豳风·七月》中第六章“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句的“介”字进行考释,通过今人的注解和古人训诂的比较分析,对“介”字在《七月》诗中的实际意义做出了符合语言实际的考释。  相似文献   

18.
龙岗秦简277号简中对“[户攵米]”字的认定与解释都存在有较大分歧。本文从字形入手,结合词义考察和原文推定等方法对“[户攵米]”字再考定,认为“[户攵米]”字即“棨”,“盗棨椟”就是偷盗装棨信的匣子。  相似文献   

19.
关于鲁迅的名和字,几种“权威”的说法,都显得有点混乱。2005年版《鲁迅全集》中的《鲁迅生平著译年表》正文第一句称:“取名樟寿,  相似文献   

20.
米的恩典     
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