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特殊教育》2013,(9):63-64
各省(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技术)委员会(研究会):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对我国特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联合举办全国第五届现代特殊教育论文大赛。 一、参赛对象 全国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及随班就读班教师,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2.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我国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充分发挥特殊学校的骨干作用,以大量的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发展格局。。随班就读”的基本思路是:将适合的残疾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在普通中小学正常班级中接受教育,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因此,它对特殊学生的双向交流,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陷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3.
随班就读作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已走过25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公报,截止2009年底,全国在校特殊学生中,有超过62%的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学习或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已经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主体,这使得人们对随班就读的质量问题愈加重视。在我国20多年的探索中,摸索出很多有益的经验。2003—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选取100个县(区)开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送教上门和家庭、社区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随着特殊儿童教育安置模式的变革,特殊教育学校也开始增加一个新职能--为本区域普通学校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学、辅导、咨询、研究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确保特殊教育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正常、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殊教育已经构建了以专门的特殊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办学格局。随班就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符合当今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客观评价随班就读实践的成就和不足时,要防止安于现状和过于否定两种倾向。要克服随班就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融合教育的理念,使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真正融入正常学生中。  相似文献   

6.
问  题  “八五”期间和“九五”初期 ,根据国家要求和我区实际 ,我区各级教育部门通过建特教学校、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等形式发展特殊教育 ,努力构建了以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 ,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从数量上看 ,近年新建的特教学校数量较多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已在全区推开 ,成绩是显著的。但是目前我区特殊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有 :  一、特殊教育学校规模小 ,骨干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近几年我区新建的特教学校中 ,在校残疾学生超过 10 0人的学校只有 6所 ,大多办学条件比…  相似文献   

7.
各省(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技术)委员会(研究会):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对我国特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联合举办全国第五届现代特殊教育论文大赛。一、参赛对象全国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及随班就读班教师,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近十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分析,我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不断增加,从2001年起,我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比例一直都稳定在60%以上,2010年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为42.56万,其中65%左右在普通学校就读。可以说,从"九五"以来,残疾儿童在校学生中,近六成以上是在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从数量上说,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已经成为特殊教育的主体。但就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南长区积极推行以随班就读为主要形式的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真正成为当地的特教资源中心,融教育、科研、服务于一体,让每一位残障孩子都得到妥善的安置,获得应有的教育和发展。同时,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让随班就渎学生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发展。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中心”(南长区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两头延伸”(随班就读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延伸)、“一项服务”(一部热线电话、一个特殊教育网站、社区咨询服务)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人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当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同班学习的随班  相似文献   

11.
随班就读工作是我国发展特殊教育的一个主要载体。究其现状,存在着缺少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评估机制。在新时期,发展随班就读工作,对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在处理随班就读的关系方面、自身如何发展、如何转型升级等,成为特教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随班就读的师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发展程度决定着整个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而制约随班就读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的培养.传统的师资培养方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随班就读发展的需求,必须拓展师资培养的途径,变换方式,充分调动整个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力量,培养不同层次和水平的随班就读教师,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和训练,促进整个特殊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高质量的师资是关键。通过分析国际融合教育发展对教师培养体系改革的影响,发现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融合成为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进行讨论,并对建立符合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实际的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进行思考与探索,培养特殊教育骨干人才、融合教育专门人才以及随班就读普及型人才是当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变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陈瑾  曾凡林 《中学教育》2011,(4):108-112,118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在中国的一种具体教育形式。随班就读发展的困境之一是,如何对随班就读进行有效评价。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情况,对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尝试探索随班就读教育评价的发展对策,为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评价实践的发展和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抓手和推动力,为了解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现状,文章界定了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涵义,从时间、研究内容、地域以及参考类型等多个维度对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学术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整理出目前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并参考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经验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以期为其他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特殊教育管理模式: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的繁荣景象相比 ,我国特殊教育仍处于相对滞后的欠发展状态。从管理体制看 ,多部门办学的松散格局不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 ,也不利于发挥普教优势。为此 ,必须在战略规划方面 ,强化政府行为 ,增强其宏观调控能力 ;在战略实施方面 ,突出教育部门的主管功能 ,集中整合、统一管理 ;在运作机制方面 ,在现有的“公办”为主的特殊教育领域引入竞争、责任机制 ,发展和培育多元化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大特殊教育观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本文从我国社会基础,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服务对象概念的变化,特殊教育安置形式和实践特征等方面阐述了大特殊教育的观念,宏观地勾画了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前景  相似文献   

18.
邓猛  苏慧 《教育学报》2012,8(1):83-89
西方融合教育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是西方特有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特殊教育发展规律的自然体现.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是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的产物,并体现了从文化的移植与到嫁接的转变.我国的随班就读模式是西方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嫁接,是西方融合教育的形式与我国特殊教育实际的结合.儒家文化是融合教育在中国本土再生成的文化土壤,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融合教育的本土化提供了社会基础,新课程改革为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教育背景,这些都促进了嫁接来的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再生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殊教育纵向比较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数量显著增加,残疾学生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经济、日益提升的中国国际地位、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内残疾人日益多样化的特殊需求,中国特殊教育要想健康发展,须完成六大转变:(1)在政策层面由特殊教育条例向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转变;(2)特殊教育由三类残疾儿童教育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转变;(3)特殊教育投入由单纯重视硬件投入向满足残疾儿童需要的转变;(4)教育形式由特殊学校教育逐渐向随班就读学校教育的转变;(5)学校教育建设重心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变;(6)师资培训方式由单一的特殊高校师资培养向普通大学开设特教专业培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特殊教育师资的有效培养是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途径。在“大特殊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带给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全面理解全纳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寻找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问题及出路,并提出教育理念的接纳与转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开放的培养体系及资源整合等建议,为我国在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师培养和发展途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