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是太阳,而是彗星。彗星由彗头、彗发、彗尾组成。彗头的主体是彗核,彗核的直径由几百米至几千米。彗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很长,运转中,绝大部分时间内既无彗发也无彗尾,只是  相似文献   

2.
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的“母亲”是颗彗星,名字叫坦普勒——塔特尔彗星。这颗彗星的中间有一个彗核,它像一座几百米高的冰山,是由大量的冰物质和无数的小碎块和尘埃混杂而成的。当彗星飞近太阳时,由于太阳光的强烈照射,彗核表面的冰物质直接升华,喷射出大量气体,同时不断夹带出许许多多的小碎块与尘埃物质,这些物质仍以宇宙速  相似文献   

3.
"彗"字即"扫帚"之意,带有长尾巴的星,故称"彗星"。它是天空中最别致、最动人的天体之一。2012年9月21日,俄罗斯天文学家阿尔乔姆·诺维切诺克和他的同仁白俄罗斯的维达利·涅夫斯基,共同发现了一颗远离木星的彗星。该星当时亮度达18.8星等、彗发直径大小达8角秒,这是自1935年以来,人们发现的最亮的彗星。根据多组观测数据(三次以上不同时刻的观测),通过天体力学理论公式计算,即可获得彗星的基本运行规律(运行轨道),并推测它在不同位置时的亮度。他们认为在2013年11月28日,该彗星将过近日点,其亮度可能超过月亮。若真如此,确实令人感叹:孛光别枝雀惊,朔风夜半鸡呜,笑问大圣请彗神,埃尘玉宇可澄?按惯例,该彗星根据发现者工作单位名称暂命名为"ISON彗星",或根据目前观测计算得出的运行轨道特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彗星的一般情况及研究进展。利用北京天文台1996年4月-10月间的CCD测光资料,对海尔-波普彗星的彗核的光变、大小、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探测到彗核活动引起的亮度的增加。彗星质量约1013t,半径约104m。  相似文献   

5.
彗星解惑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极少数在近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形状不规则的小天体,由冰冻着的各种杂质、尘埃组成。彗星在远离太阳时,只是个云雾状的小斑点,靠近太阳时,因凝固体的蒸发、气化、膨胀、喷发,它就产生了彗尾。彗尾体积极大,可长达上亿公里,其形状各异,一般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延伸,越靠近太阳彗尾就越长。彗星是太阳系最古老、最原始的天体,它们保存了原始星云物质最早的记录;彗星将挥发性轻元素  相似文献   

6.
公元1994年7月17日3时40分——7月22日16时06分,“苏梅克一列维9号”彗星的22颗分裂彗核连续撞击木星。世界观测彗木相撞两大中心之一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成了万众嘱目的新闻中心,而频频发布新闻的王思潮也成了大家关注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7.
雪泥鸿爪     
【说文解字】雪是一个形声字,《说文》:"■:凝雨,说物者。从雨彗声。""彗"是扫帚的象形,故彗星俗称扫帚星。"彗"字后写作"慧"。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一号彗星,正式上演了“炮轰”彗星的大片。“深度撞击”号自今年1月12日升空后,在太空中走过了4.31亿千米,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一号彗星“亲密接触”的时刻:飞行器最后一次调整轨道后把撞击器“弹”了出去→飞行器调整和彗星的距离(距彗核约8600千米)→撞击器自主飞行24小时、经3次发动机点火调整→撞击器和彗星以每秒10.3千米的相对速度相撞(相当于4500千克炸药爆炸)→14分钟后,飞行器来到距彗核500千米处观测撞击的结果。宇航专家认为,这次碰撞发生…  相似文献   

9.
大观园     
彗星上有冰美国科学家发现“坦普尔1号”的彗核表面存在冰块的证据,这是科学家首次直接证明彗星上有冰。握手交换信息日本发明一种仅通过握手就可交换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彗星回归时,由于太阳辐射作用引起彗核内冰物质升华,使核内一些固体颗粒被夹带抛出到彗星周围,这些颗粒,起初以差不多与彗星相同的速度,聚在彗星周围,随同彗星运行。但由于被抛离彗核时的初速度有微小差异,以及各自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受行星际空间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不相同,这些颗粒在继续运行的长时间过程中,逐渐离开彗星,扩散开来,分布到彗星轨道的越来越长的弧段上,乃至分布到全轨道上,形成一股循环不断的颗粒流。当地球在绕日运行穿过这股颗粒流时,其中一部分颗粒会撞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发光烧毁,成为流星。  相似文献   

11.
彗星来了     
《红领巾》2007,(4)
这里是“巴夏彗星”,彗核是一团圆形的冰云,找到出口,就能够搜集到足够的冰晶做能量!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2时20分左右,在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之后,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终于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3.
1.泰坦之旅泰坦是土星行星中最的国面宇纱航。局据所科发学射家的推卡测西,为在尼神号泰秘坦太莫橙空色测船大的揭气一开颗下了存,其美在神河秘流甚至海洋,此外还富含液态的甲烷和氮气。2.关于彗核美国宇航局为了此次撞击彗核项目做了6年的准备工作。7月3日晚,“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的飞行器已经向地面传回不同频谱拍摄的高清晰度照片。实验表明,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是一层很松散的物质,而其内部还有一层较坚硬的物质。3.海洋酸性加剧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英国皇家科学院2005年的春季统计报告表明,世界范围内海洋的酸性在加剧,随着全球环境…  相似文献   

14.
雪泥鸿瓜     
[说文解字]   雪是一个形声字,<说文>:"雪:凝雨,说物者.从雨彗声.""彗"是扫帚的象形,故彗星俗称扫帚星."彗"字后写作"慧".   按<说文>可知,雪是高空云中的水蒸气成雨前遇冷凝结而成,降落到地面的白色冰晶体状自然物.……  相似文献   

15.
小资料     
美国宇航员(NASA)2005年1月12日发射的重约650kg的“深度撞击”探测器在历时172天、4.31亿km的太空飞行后,提前24小时将一个“铜弹”送入“坦普尔一号”彗星轨道,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北京时间13时52分)撞向“坦普尔一号”彗星的彗核,在碰撞前拍下距彗核最近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1.宇航事业的盛事——深度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2005年7月4日,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准时于13时52分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整个过程历时3.7秒,撞击能量相当于5吨炸药爆炸的威力。深度撞击彗星是宇航事业的新课题,人类首次撞击成功是这一事业又一里程碑。撞击彗星的计划于1999年11月起实施,2005年1月12日,“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历时近半年的太空之旅,行程4.31亿千米,到达距“坦普尔1号”80万千米处释放撞击器,并以每秒10.2千米的速度撞击。击中彗核后,“弹坑”内的物质爆发出来,彗核表面的冰雪…  相似文献   

17.
7月4日,美国“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将用一个铜质锥体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的彗核,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空间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8.
彗星大撞击     
2005年1月12日,美国在肯尼迪空间中心把"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送上了太空。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类航天史上虽多次用航天器对5颗各具特色的彗星进行探测后,第一次直接登陆彗核收集彗星物质进行的研究,也可说是人类上演一场前所未有而又惊心动魄的太空大撞击试验。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海尔-波普彗星是一颗 非常壮观的彗星,当它掠过太阳系 时,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以及天文爱 好者都想一睹它的风采,这不仅因为 它的运行周期为3000多年,而且因为 它有着一条特别巨大的尾巴。太阳系 里的哈雷彗星也以漂亮的尾巴令人 着迷。 彗尾的形成与太阳有着密切的 关系。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太阳风将 彗星外层的尘埃向背离太阳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奖励》2002,(2):66-66
据美联社15日报道,美国宇航局称,今年7月3日发射升空的美国“彗核旅行”号彗星探测器当天清晨与地面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