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作家论     
古代作家论包括作家精神修养论,艺术修养论和生理条件论三个理论层面,生理条件是创作的基础,精神,艺术修养是创作的关键。古代作家论具有理论深刻、系统全面、民族特色鲜明特点,对于现代作家理论的完善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气”论主要包括思想精神之气、个性气质之气及生理生命之元气三个层面。道德精神之气关系到作家品格及作品的思想价值;个性气质之气关系到作家的艺术个性及创作风格;生理生命之元气关系到作家生命的存在及创作如何才能顺利展开。古代“文气”论所涉及的这些理论在当代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章以“气”为例,阐释了古代论中“气”的现代转换,提出了从三个方面加快古论的现代转换之步伐,使之最大限度地为现当代论服务,研究开发古代论;寻找古代论的现实生产生长点,在发掘古代论价值的基础上创造出当代论。  相似文献   

4.
文学批评有广义、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文学批评 ,涉及到各种文学现象 ,包括文学理论 ,文学思潮 ,文学运动 ,文学风格流派等等 ,而文学理论中 ,又包括有文学创作论 ,文体流变论 ,作家作品论等等。近几年来 ,文论家们大多用文学理论一词取代了广义的文学批评 ,涵盖了广义文学批评的所有内容。狭义的文学批评 ,只是作家作品论 ,也即指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分析、评价。本书名为中国古代狭义文学批评论稿 ,其内容即是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对中国古代作家作品进行的研究、分析、评价 ,即狭义文学批评。书中所言批评 ,意即若此。文学批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上古到当代的整个历史时期,楚歌贯穿于中国文学史的始终。楚歌有着强烈的文学震撼力和悲剧色彩,这是由楚歌的作家悲剧命运和作家所处时代的悲剧以及楚歌悲剧传统所致。也正是因为如此,楚歌才能不绝如缕地从古代走到当代。  相似文献   

6.
在毛泽东艺思想与中国当代学的发生之间。毛泽东艺思想为当代学提供了理论方向和实践依据.影响并生成了以学工具论和作家改造论为中心的学意识形态观,强调学批评的“思想倾向”和学斗争,借助中国当代学体制而成为学政策。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论中的创作迟速与作家才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作迟速与作家才性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创作论和作家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刘勰开始,古代文化就把作家才性看作一个由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整体,决定、影响着创作过程和作家作品的质量、成就;创作迟速又与感兴现象关系密切。但是,创作的迟速并不等同于作家创作质量和成就的高或下与大或小;作为作家才性独特性的表现之一,创作迟速应以作品优劣为衡量标准;能兼取迟速二者之长是更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兴、观、群、怨”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一个古老命题。王夫之对此作出不同于前人的独到见解:首先强调“兴、观、群、怨”说中读者的主体地位,实现作品论、作家论向读者论的跨越;探讨审美鉴赏特殊性,找到诗之为诗之根本;寻求其价值取向,沿审美化发展,还原孔子这一命题的本真,对整个中国古典诗学有重大突破,并对当代文艺美学的建设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教化论是贯穿于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的一条主线,它以“诗言志”、“美刺”说、“文以明道”为核心范畴,形成具有教化特色的文学本质论,功能论,作家论,创伤论及风格论,从而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文学教化论体现出中国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其实质上蕴着强烈的古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论有其独特的概念、范畴和命题,有其独特的运思和表达方式并自成理论形态,还保有现代价值和影响西方文论的东西,是孕育当代文论在更高水平上突破和发展的母体。中国古代文论要以自己的优势进入当代文论要以自己的优势进入当代文论须要进行现代转换,须要融入世界,此中至为关键的是对西方文论既要取其精华,又要摆脱其支配,另立新论,中国文论的现代化存在于中国文论家的持续创造之中。  相似文献   

11.
由于20世纪中国论多使用苏联和西方的话语和体系,致使中国论存在失语现象。要想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论,我们必须继承中国古代论传统,因为它包含着独具特色的话语和潜在理论体系,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古代士子一直神往的审美追求.意境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要加强当代文论建设,必须关注古代传统理论的现代性问题.因此,梳理意境论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意境论的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以及古代意境论的集大成阶段,以期更好地了解意境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作家论”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中常见的一种批评文体和批评方式。文章选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表的关于“作家论”的研究论文,作一大致扫描,力求梳理当代“作家论”研究的路径,总结取得的成果,揭示其存在的不足,进而找到这一研究领域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乙鸣 《中学文科》2000,(1):13-14
首先要搞清这一考点一般情况下包括哪些内容:中国古代作家所处的时代,外国作家的国籍;作家的代表作品及艺术风格;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名作品的体例、命名;某些作家的字、号、别名、笔名;诗歌、小说、戏剧、散的分类;古代诗、词、曲、史传、小说、论、杂记的特点及分类;在学史上有影响的学流派、学社团和学运动等等。  相似文献   

15.
秦东为古代关中要地,周秦汉唐属京畿之地,文化繁荣,底蕴深厚,涌现了许多古代著名作家,具有很好的旅游开发资源和价值。开发秦东古代作家旅游.当今之务是,加大对秦东古代作家研究和宣传的力度,建立秦东古代作家博物馆,兴建并修复秦东古代作家纪念性建筑,增设有关秦东古代作家的旅游内容或项目,开发有关秦东古代作家的旅游产品等。  相似文献   

16.
“文气”论以气之阴阳刚柔论作家的生命形态,深入探求作家伟大的生命价值和强健的生命活力,积极倡导作家的生命形态与其艺术风格的统一,充分展示了天、人、文同气相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的生命境界,这对当代文学创作、当代文论及美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7.
是非论     
本文通过对是非理论的墨子的三表法、庄子的是非论、韩非的参验说、《淮南子》的是非无定论、王充的效验论等中国古代真理观的论述,阐明了当代中国是非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继承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是非观。  相似文献   

18.
所谓论体文是指以“论”作为标题、以明辨事理为主要内容的议论性散文,它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散文的创作中,是古代散文的一种重要文体。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大量使用“论”,它是孕育论体文的土壤。庄子、荀子等作家以“论”题篇的文章出现,标志着论体文的成熟。“论生于易”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它的提出只是出于儒家的宗经观念,论体文的源头应该是先秦诸子散文。‘  相似文献   

19.
祝尧《古赋辨体》对于汉赋的认识,包括赋之体及渊源论、汉赋价值论、汉赋艺术结构论、汉赋作家作品论凡四个方面。这些观点都贯穿于该书的汉赋序论和赋作解题之中,论述时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呼应,观点鲜明而又论证细密,纵横开阔,声情并茂,极富思辩色彩与逻辑力量。《古赋辨体》标志着我国古代的汉赋研究已从长期的低落萎靡走向了复兴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论对艺术想象有精辟的论述。本文以我国古近代想象论的发展为线索,以西方文论,当代心理学为参照,探讨人们对艺术想象的思维运动方式,情感与语言在想象中的地位、艺术虚构在想象中的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并着重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和观点,如陆机《文赋》,刘勰《神思》,刘熙载“构象”论,幔亭过客“幻与真”论,梁启超“设身处地”论等等。作者认为,我国古代想象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超过了西方古典想象论,其精辟深邃处,亦可为当代文艺理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