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传媒作为一种新兴强势文化样式,不能不影响到现代文学的发展,并促使当代文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顺应现代传媒,改变创作路向。现代传媒对文学的最明显的影响之一是在传媒与文学的交叉之中产生了新的文化样式,这种文化样式就是传媒的文学化。报刊杂志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境下大众传媒极大地影响着当代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学出现传媒化、商业化、大众化的趋势,通过分析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和当代文学的互动关系,阐明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自中国进入现代社会起,新型传播媒介就极大地影响着文学表达,并改变着文学的审美品质。现代文学就是一种传媒文化场上的审美现象,当代文学也被传媒所牢牢控制。1990年代以后,新兴电子传媒的出现,再次让文学这种古老的审美形式面临着新的激变。对于这种传媒语境下的文学的本体变化,以及它与周边文化场的关系,学界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刘文辉教授的新著《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人民出版社2013年)就系统  相似文献   

4.
《集宁师专学报》2020,(4):17-22
西藏当代文学史经历了四个依次发展的时期,分别为和谐共谋期、对立冲突期、和谐共谋与对立冲突交织期、更新超越期。不同的时期显现出现代、前现代、后现代交集纠结的杂糅状态,不同时期的作家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展现出了西藏当代文学在跨越式停顿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调节、自我超越的可能,也建构出了具有地域性、多样性的民族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5.
<正><正>孔刘辉(1975—),男,安徽南陵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先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十、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国现代作家个案、抗战历史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学传播与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渤海大学、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于2006年9月8日至9月11日在辽宁锦州联合举办了“文学传媒与文学教育学术研讨会”。我们从提交会议的论文中选发一组,以飨读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传媒对于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的影响力不断强化。当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一直偏重对思潮演变的审视和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忽略了文学的功能吏与传播接受史。通过考察文学传媒与文学教育对当代文学的深层影响,探寻文学的传播接受对文学的外部环境的重塑以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的渗透。能够拓展当代文学的研究视野。修正文学史研究中的偏失,摆脱一些历史盲点和思维惯性的负面影响。使文学史研究变得更加健全和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文论界有学者把西方现代派文学反现代性、反理性、反意识形态性的审美现代性视为普适性的标准 ,用以规范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本文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应当根据文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所形成的特有的审美关系 ,赋予中国当代文学以审美现代性的新内涵。就批判性的审美精神而言 ,中国当代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虽有共通性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无视这种异质性 ,势必导致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方向的误导  相似文献   

8.
文学制度是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场域,它是文学现代文学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本朝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将"文学制度"作为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出发点,阐明了文学制度的现代性意义,描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点,影响和局限等,给予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1980年代的文学,在四个方面对整个新时期文学作了奠基:价值观上,经历了从人道主义大写的人到存在主义小写的人的探索,颠覆了"当代文学"的"政治文学"体系;方法论上,经历了从本质的人到现象的人、从古典思维到现代思维的革命,建立了新的艺术叙事体系;体制论上,经历了从体制的人到市民的人的嬗变,实现了作家队伍的非体制化与文学形象市民人格重建;传播论上,实现了从文学的人与传媒的人的变异,实现了从文学选择到传媒选择,勃起新的文学-传媒体系。在此意义上理解,80年代文学是异于前此"政治文学"的新时期、新世纪文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也逐步由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全球化战略的提出,对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对当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学创作和文学批判呈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文学发展到今天,其传播方式正在发生着重要而显著的变化,新媒体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日益扩增的影响力业已使那种传统的纸质文学传播方式被大大突破,也从而使文学成为语言与图像相结合的现代文化产品。本文以著名作家马识途先生的长篇小说《没有硝烟的战线》为分析个案,探究其文学创作在当前社会文化境遇下的些许变化,揭橥其文学作品利用新媒体形式而富有的新颖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不同路径和方式继承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其中本雅明技术决定的艺术生产论改变了文学艺术的构成方式及其与大众的关系,为现代艺术发展指明了一个目标,即如何处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论体现出对文化现实和政治处境的关注,预示着有界的文学向无边的文化推进。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生产"到文化的"政治实践"变迁所引起的文学媒介化与文学边界的移动反映了传统文学的惯例、规则遭遇的解构。  相似文献   

13.
从沈从文的文学发展道路看现代传媒对作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存在就是现代传媒的发生与存在,没有现代报纸期刊就没有现代的文学。现代传媒对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沈从文的文学起步、发展、成熟、辉煌以及最后放弃写作都离不开报纸期刊。一定程度上说,报纸期刊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沈从文文学创作的成败。他所走过的文学道路,真实地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报纸期刊对作家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198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开始,关于"重写文学史"的研究日渐高涨,在这一潮流的冲击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得到了刺激性的发展,而以鲁迅研究最为突出。本文旨在通过"重写文学史"潮流中鲁迅研究的实例,来反思现代文学学科发展方向,为"重写"这一永不终结的命题做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日本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对中日两国文学界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深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中日两国在对外来文学的消化、吸收和创造的过程中,踏上了不同的文学发展道路。本文通过文学比较的方法,研究中日近代文学发展史上两个国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以及在该背景下翻译小说的取向性和方向性的异同,阐述了其对两国近代文学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东北文坛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通俗文学变体发展,承载了创生新文体的文学精神;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逼仄空间中的新文学,寻求自身独立发展的各种可能;附逆作品充斥文坛.这些文学经验的形成,有政治上妥协于伪满洲国"文艺政策"的原因,也有商业上迎合市民趣味的原因,还有艰难时世中不甘堕落的个体心灵的坚韧与挣扎.这些文学经验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的一部分,对其描述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和创新认识,涉及到重新评定日本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由此将出现对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有进化论文学史观、启蒙主义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现代性文学史观、通俗文学史观、女性文学史观等多种文学史观。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人的文学"是其发展中或隐或显的整体线索,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因此,以"人的文学"文学史观来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既符合文学史的史实,又能体现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兴起的现代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诗学(亦即纯文学理论)的复兴,构成了现代文艺学创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从更为阔大一些的背景上看,文艺学作为一个现代学术研究学科的形成,又是建立在以知识的学科化和专门化为标志的现代学术体制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基础之上的。与西方现代文艺学一样,中国现代文艺学也是现代知识分化和体制规约的产物,但其流变轨迹却又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藏传佛教文学史是西藏僧人在佛教实践活动中创造文学的历史。藏族文学从一开始就与佛教紧密联系。在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方面,几乎都涂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藏传佛教文学历史上,许多著作兼具历史、哲学和文学特征于一身,而且作者本人亦是僧人兼文学家、诗人、思想家,这种共生现象比比皆是。这是藏传佛教文学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文艺学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不少学者对这30年文艺学建设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在这样一个大的学术背景下,怎样评价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的成就与局限,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有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术传统,当代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困局与思路是什么等成为本年度讨论的话题。从研究领域看,媒介与文学的关系受到重视,关于文学理论教材编写和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讨论走向深化,关于文学的形式、叙事方面的讨论趋于热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