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墙》是萨特的成名之作,也是受到我国文学界最早关注的萨特的一部文学作品。在我国学术刊物上见到的关于《墙》的评论文章约20篇,这些文章基本上是采用从作品到作者的文学批评方法,即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来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不过,它们在推测萨特创作《墙》的意图时,却又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一种认为,《墙》是萨特创作的一部反抗西班牙法西斯政权的写实之作;另一种则认为,《墙》是一部萨特用来阐述他的存在主义理论的哲理小说。而且在如何理解"墙"的象征意蕴上,它们的解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12岁的姑娘家,应该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应该是过着“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日子;应该是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整天嘻嘻哈哈,无忧无虑;应该是……但她不是,不是。  相似文献   

3.
跑酷青春     
1一何志鹏叼着刚买好的油条站在一堵断墙上,弯下身子,猛地向下一跳,向前跑去,攀上另一道墙,跳下墙,继续跑,转墙,再跑,一个侧翻翻上了一道墙。他在墙上慢慢走着思考着自己的跑酷俱乐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老墙     
老墙,在缄默与沉寂中,窥视着整个世界。——题记一堵老旧而斑驳的墙静静地立在这个繁华城市的一隅,显得那么突兀。老墙上爬满了杂乱的涂鸦,还有新印上的几个脚印。它们或许是几对深陷情网的小情侣为表示爱意而刻下的誓言,或许是无聊调皮的小孩所绘上的图画,抑或只是几个即将出行的游子对老墙所作的深深诀别……沧海桑田,物是人非,老墙在这飞快流逝的时光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周围的一切。  相似文献   

5.
日本幼儿园非常重视布置活动室的墙饰,且有自己的几个特点。一、季节化幼儿园的墙饰十分注意与季节特征相结合。如春天的墙饰有一个个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在鸭妈妈的带领下到池塘边嬉水;有春风带着大气球飘上天空,气球上乘坐着许多小动物。夏天的墙饰有雨季来临,许多小动物友爱地共撑一把雨伞;有夏天的星空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的气息。秋天的墙饰有丰收的大地和原野,有彤红的枫叶布满了一面墙等等。二、情趣化注重儿童化,使之情趣盎然是又一个特点。墙饰  相似文献   

6.
何炳松,在《我国教育的墙和我的拆墙主义》一文中主张拆掉旧教育的三道墙:一要拆除学校的墙。而应从学校扩展到校外的社会教育;二要拆除教室的墙。而应提倡学生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有独立思考工作实践的能力;三要拆除讲台的墙,倡导应由教师启发式的教授,指导学生思想探讨问题。他的拆墙主义,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和价值,一直启发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探索型主题活动"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而主题墙饰不仅是作为进行"探索型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还是促进幼儿全面发  相似文献   

8.
天快黑的时候,栅门换上板门。小园的宽度正好等于屋子正面的长度。园子两旁,一边是临街的墙,一边是和邻居分界的墙;大片的长春藤把那座界墙统统遮盖了,在巴黎城中格外显得清幽,引人注目。各处墙上都钉着果树和葡萄藤,瘦小而灰土密布的果  相似文献   

9.
<正>那堵墙,是阳光最多的地方。就像一湾被截流的河,时光暗涌,阳光波光粼粼。墙很老了。爷爷靠过,早已老去;父母靠着靠着,也老了。人老后,身体会出毛病,墙也是。墙基是土夯的,中间的青砖、红砖,是时光的补丁和创膏贴。与老人一样,墙的腰挺不直了,斜拄着一根"拐杖",背着寒风,颤巍巍地晒着太阳。  相似文献   

10.
墙的哲理     
我是一堵墙。一堵深灰色并非古老却被人们所遗弃的墙。我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沉思与缄默……一群孩子在我身上大肆涂鸦,乱写乱画,我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厌恶的情感。因为他们还小,还不懂事,因为当他们长大了就会明辨是非对错,因为在他们充满稚气的可爱的小脸上充盈着一种快乐、一种纯真。我喜欢这份纯真与笑靥。一棵槐树依附着我向上不停地生长,由我承受着它的绝大部分重力,树根深深扎入墙基侵犯着我的领地,一副根深蒂固要横空出世的模样。我没有拒绝它的依靠,更没有为它的侵占而争吵。因为我还是比较怜爱那一片翠绿、一片鲜亮、一片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墙饰的创作设计,是幼儿园环境创作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墙饰的丰富多彩、变化多样对幼儿的培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一、墙饰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的墙饰创作,多功能、多形式的创设手段,对幼儿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安吉县有一座“两弹一星”主题文化园,里面有“两弹一星”事迹馆、大事记墙、亲历者手印墙等主题场馆。“两弹一星”事迹馆入口处,镌刻着中国氢弹研究先驱、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亲笔书写的“科技兴国”四个大字。“两弹一星”大事记墙前,有一尊青铜塑像,塑像主人公的简介里写着: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相似文献   

13.
一念之间     
“念”是一道小小的墙。墙的左边也许是血雨腥风,而墙的右边也许就是满园春色;墙的左边也许是万丈深渊,而墙的右边也许就是一马平川;墙的左边也许是虚假,是狰狞,而墙的右边也许就是真诚,就是静美。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的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的创设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创设。本文将从幼儿园主题墙创设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主题墙饰缺少统筹,随意性强;主题墙饰缺少持续,阶段性设计;主题墙饰设计单一,教师主导性过强。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幼儿园整体上的环境创设的提供可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话题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原该吻合的心灵。有些人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解、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 ——梅苑《墙》  相似文献   

16.
在记忆里,有这样一面墙。那是县政府的围墙,形状和材质与一般的墙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爬满了茂密的青藤。春天来了,仿佛是一夜之间,干枯的藤蔓上爆出一个个柔绿的新芽,在温暖透明的阳光里吹响了报春的号角,在人们的心里蓬勃起美好的憧憬;然后绿叶渐放,颜色渐浓,绿阴满覆,柔条丝丝缕缕地垂着,微风吹来,摇曳成满墙的诗情画意;秋天的时候,它又悄然变化为满墙绚烂的红叶,唤起人们对金色丰收的联想。在这三个季节里,人们从墙边走过,总是带着舒畅的微笑欣赏着,甚至忘了它是戒备和拒绝的象征,它围住的,是一个多么庄严的所在。在这里,墙的保护、防御作…  相似文献   

17.
这儿是一个不算富裕的小镇子,到处都是平房,房子的周围被树围绕着,一棵一棵地紧挨着,好像关系很亲密似的。在一个很大的院子的墙里墙外,分别种着一棵树。本来是互不认识的,直到两棵树都长到比墙还要高的时候,才互相认识。也许是因为年龄要大一些,也许是因为他经受更多的风吹雨打的缘故吧,墙外的更粗壮一些,墙内的亲切地叫他“哥哥”。墙内的一棵则俊秀一些,墙外的总习惯地管她叫“妹妹”,渐渐地,两人熟悉了起来,成了一对兄妹。夏天到了,暴风雨来得很频繁,每当狂风暴雨袭来的时候,妹妹的心便疼痛起来,此时,哥哥正独自经历磨难,风一阵比一阵肆…  相似文献   

18.
岁月流逝,时过境迁,自己,还有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着。只是我始终忘不了,始终怀念并寻找着那一份遗失的美好,那一面遗失的墙。那一面墙在那时那地似乎并不特殊,但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一面无可取代的墙。小时候我和奶奶一起生活,那面墙染绿了我的心。到现在,我仍喜欢那种绿色,那种充满生机而又稚嫩可爱的绿色。  相似文献   

19.
童眸·剪影     
当我独自翻阅这本久未翻阅的相册时,油然而生,一种熟悉却又遥远的感觉。儿时的都市,悠然的星辰,低沉的鸣笛声,父母牵着我的手,在外滩防汛墙的墙沿,跳着不成舞的舞,唱着不成歌的歌。江风轻轻,灯火融融。  相似文献   

20.
作为首批命名的20所“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之一的北京四中去年12月6日举行了揭牌仪式.与“示范校”牌相互辉映的是学校那块“申奥墙”。墙上的签名,清楚地记录着师生们期盼北京奥运的心声。这一牌一墙见证着北京四中与北京奥运会深深地联结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