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韦力琴 《科幻画报》2022,(2):149-150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思政课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在立足当前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基础上,结合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特点与目标,探讨了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
技工院校为社会及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及行业发展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随着社会经济及行业的发展,社会与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技能与综合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很多技工院校在创新人才技能培养的同时,疏忽了人才的素质教育工作,严重制约了技工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塑造。本文首先分析了技工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目标,并着重探讨了技工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为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技能强国”与“产业强国”深度融合,新时代技工教育进入了“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英语能力的培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热门话题。对于技工院校这个培养生产一线的技工人才的摇篮来说,外语教育十分必要,而社会的调整发展对技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所以英语教学要创新,英语实践也要创新,努力构建技校英语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世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也开始注重德育教育的发展。而德育教育的关键是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品质、素质,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本文就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培养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时代诉求,也是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的使命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二十大报告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遵循,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已成为各学校的主要工作,尤其是技工院校的专业技术教学,通过短期的教学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技术性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在技工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增强,一部分原因是语文教学方法的不得当,另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缺乏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等,使得技工院校语文教学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创新人才是民族兴旺、国力提升的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势必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大批高技能创新人才。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通过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课外实践活动等全方面培养创新人才。此外。高职院校要高质量地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还需要学校回归“育人为本”的理念,并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以就业为主要导向,这就说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础,根据社会岗位需要,设置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做到及时就业,也要具备很强的社会适应性。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不以学科化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以就业为主要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结合学生质量和市场的具体需求,学生和社会岗位的联系要逐渐密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高职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就要针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进行创新,其创新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主体,其创新目标就是社会市场的具体需求,促进企业和学校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与时俱进和跨跃式发展,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改革型人才,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改革型、创新人才为导向目标,开展创新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梁健 《中国培训》2012,(5):41-44
技工院校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为社会建设提供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结合我校开展技能创新教育的情况,对技工院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机制和途径进行了探讨,对科技创新教育在技工院校的困境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人才进行了一次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技工学校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应教育的快速发展。一体化教学是整理教学环节,将人才的培养过程整体考虑,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本文对技工院校电力拖动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做了分析,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技工院校应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创设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平台,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石,企业教育为支撑,社区教育为延伸的"学校—企业—社区"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为有效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杨宝莹 《科幻画报》2023,(4):102-103
中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是为了给社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中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严格地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进行。从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知识丰富、技能突出,更主要是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此,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文章以中职财会专业为例分析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以及培养现状,进而具体探讨了在中职财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要培养一流的技术工人,就必须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重点是大力培养"双师型"教育人才。建设"双师型"队伍需要解放思想,更新技工院校发展模式;需要建设一支稳定的兼职队伍,促进专兼职教师共同发展;需要完善技工院校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需要深挖内部潜力,创新技工院校培训机制;需要加强日常管理,完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德育教育是技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学校应把德育教育当成头等大事来抓。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技校德育教育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时代要求技校的德育教育必须创新,以适应新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首先,教师应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师  相似文献   

17.
姚斌 《考试周刊》2009,(45):158-158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夜增加,国家对现行的职业教育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投入更多资金来发展职业教育。技工院校担负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任,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技工院校的根本,而专业技能的培养则是通过实训教学实现的。我院近年来对普通车床实行分层次实训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和课堂教学一样,这一做法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全面性”、“主动性”和“差异性”。我们相信分层次实训是面向全体学生掌握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以就业为导向一直以来就是技工院校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面临新的变化、新的机遇以及新的挑战,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技工人才,当前教学改革中关于英语教学的改革不可忽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文章结合当前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对如何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以求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一、正确认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一)理论价值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研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是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技工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技工院校教育成败的标志。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质,输入到社会、企业,就会受欢迎,就会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资本,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技工院校出现招生难的现象。深层次原因是生源下降,技工社会待遇低,社会偏见以及与高职同质化等。各级政府和技工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宣传、提高技能人才社会经济待遇、出台职业教育公平化政策、加大技工院校投入、强化技工院校建设等方面切实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