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德育开始,在德育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尽管中国和美国在管理体制、历史文化传统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但将中美德育进行比较非常有意义。通过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的比较,以期吸收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的有益之处,弥补我国高校德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它受到社会环境、家庭、学校、集体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必须采取多样的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才能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4.
目前,职业学校德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种种问题,导致了德育的实效性不佳.这些包括:对德育地位的认识不足,德育目标的混乱多变、层次不清,德育过程的肤浅僵化等等,因此,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是改变德育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德育方法探究,以切实提高职业学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医学研究生德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医学研究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明确德育的目标和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途径,为使研究生德育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由于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实现教育道德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重重困境,比如:个人尤其是教师道德目标意识的淡薄;教育变革过程的复杂性;道德目标本身的复杂性等。本文通过对变革动力的分析,提出了实现教育道德目标的途径——建设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浅析管理育人的目标及内容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管理者既要发挥管理作用,又要发挥育人作用。本文就高校管理育人的目标、内容和途径进行了论述,明确管理过程和育人过程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8.
9.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一个谁也不能忽视的国家。日本学校德育的发展也经历了纷争与融合,几经重视、不重视与重视的多次反复,最终确立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它的发展与变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对今天中国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通过对日本道德教育的嬗变、德育方法及内容和目标的变化等的探讨,指出:研究日本的道德教育并非是说日本的学校德育是无可挑剔的,而中国的道德教育是一无是处的,但学人之长,补已之短,这对于提高国人的道德教育的效果总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强化德育的地位是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德育的育人功能,增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需要从树立尊重学生个性的健全人格教育理念、建立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建构重视实践认知的德育教育模式、实现德育途径在学校、家庭、社会、自然上的"四位一体"等四大方面入手,进行学校德育的改革,在实现社会合力的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的基础上,使学校德育真正实现培养健全人格、净化心灵、强化意志力和行动力、陶冶情操、升华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科尔伯格的道德讨论策略的概述,介绍道德讨论策略的形成、实施及实践价值,并探讨道德讨论策略对我国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道德发展规律,分阶段开展道德教育;强调道德认知冲突,改进学校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些成熟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分析英国学校德育的几个基本内容,介绍英国学校道德教育中值得借鉴的经验,论述英国学校德育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儒家传统道德教育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仁智统一"的贤人、君子,并且在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纵观我国学校德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很多弊端,而且只关注学生的在校表现而忽视了家庭、社会的影响,致使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吸收儒家传统道德教育学说的合理成分,对于解决学校德育低效问题,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多处提到了道德教育,并从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内容、方法、教师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夸美纽斯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挖掘以启示当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大教学论>中的德育思想,并联系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试图从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层面引发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以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东方传统道德观念与西方价值观的冲突,产生了马来西亚独特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我国与马来西亚都是多民族、文化多元的国家,探讨马来西亚的学校道德教育特色,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道德修养思想标准虽然具有时代的阶级局限性,但又有很多在中国历史上哺育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超越时代和阶级可继承的内容。该文就忧惠修养思想标准、谦恭修养思想标准、知耻修养思想标准进行了论述,使中学德育植根于儒家道德修养思想的沃土,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和优势,使中学道德教育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反思当前中小学德育内容构建中存在的诸如缺乏针对性、逻辑性、序列性等问题,以道德教育为例,构建一种明晰纵向序列、厘定横向关系的德育内容新体系,并在德育的其他领域及各领域之间建构一种创新性的内容体系,是学校德育内容创新的一种新范式。  相似文献   

18.
非遵从行为是指向规范的合法性提出挑战,以改变规范为目的的公开违反规范的行为。非遵从行为具有鲜明的道德性,对社会规范的变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中,非遵从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学校德育应尊重学生的非遵从行为,建立民主的道德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19.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学校德育特别是道德认识教育提供了理论根据.本文简要阐释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当前学校德育改革中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一理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外的德育模式多种多样,而体谅模式以道德感染力为核心,以关心学生为主题,提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关心和体谅他人的道德能力,从而颇受学者关注。体谅模式提倡的广泛道德教育、注重道德感染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学校德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