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生命之内涵解析中国古典儒道哲学认为生命是从自然中超升出的天地创造精神,天地以生命为本,天地的根本精神就是不断化生生命,这是宇宙最崇高的道德。人的生命及其蕴涵的生命精神是自然长期进化的最高成果。生命哲学认为:“生命是世界的绝对的、无限的本原,它跟物质和意识不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的人们已经能够从朴素的哲学角度出发,认为人类的生命本源于天地自然。当时的主要学术流派如儒、墨、道等诸家都持有这一观念,他们之间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另外,从战国时期流行的“天年”观念亦能看出当时人们对生命源于天地观念的认识。对生命本源的探讨说明战国时期人们的认识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教师生命是教师个体生命和职业生命的结合。教师完整的生命由自然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超越生命四部分组成。教师生命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爱护教师的“自然生命”;指引教师的“价值生命”;启迪教师的“智慧生命”;提升教师的“超越生命”。为此,教师教育哲学的构造应加强师范生的道德陶冶和专业精神培养;重塑在职教师形象,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建立一体化教师教育哲学体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育哲学在促进教师“生命”健康成长中得以不断完善,教师生命在教育哲学阳光普照下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生命哲学,中国书法艺术受其影响包含了丰富的活灵活现的生命精神。本文认为,书法艺术的特质以生命精神为基础;书法创作是生命精神的创生过程;书法鉴赏以生命精神为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感悟是一种思路豁然贯通的思维状态,它在中国古典诗学里受到广泛重视。但本文认为,应该建构一种感悟哲学。感悟不仅是思维的特殊状态,而且是一种哲学认知方式,是一种生命哲学。其认知目的是自我生命的确证,观照方式是主体生命的投入。另外,感悟哲学在人生、文学、学术等方面体现了极强的精神实践哲学的品性。  相似文献   

6.
理学的生命哲学观及其对中国画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理学继承原始儒学的思想,兼融佛道哲学,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哲学观。一、观生意。宋明理学家深入自然,流连万物,研味物理之趣,从而形成了一种到万物中去“观生意”的习惯,反映了理学具有强烈的重视生生不已生命精神的倾向。二、求诸活泼泼地。理学十分推重“鸢飞鱼跃”的生命精神,强调人要以玲珑活络之心去感受万物深层流动无碍的活力。三、寻生理。理学家虽然大谈“活泼泼地”造化生意,追求活泼泼的生命形态的呈现,但是他们更关心的是天机流荡的自然背后的“生理”。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理学的生命哲学观念和中国绘画的关系,指出理学对宋元以来中国画普遍形成重视活泼泼生命精神的倾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道德视域里的生命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学者断言:21世纪是体验哲学的时代。这种体验,在笔者看来即为生命体验。生命是体验依托,而体验伴随着生命的全过程,它规定着特定的生命且被这种成长中的生命规定着。这里所说的生命,是指人的整体性存在,包含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实体生命与精神生命、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各个方面,是一条由生存、实践、超越诸环节组合而成的生命活动之链。德性生成作为这条链上的独特一环,尽管有其特殊的内在生命需要的导向和超越性的精神追求目标,却不能脱离人的现实存在,不能脱离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总是将自己看成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视天地自然则如一大生命,一流动欢畅快活之大全体,影响及中国美学则形成其重生、贵生的特点,认为作为宇宙自然生命本原的"道"既是生命的基础,生命活力的源泉,也是构成美的原初本源.这一特点在老子美学思想中有最为充分的体现.应该说,老子美学就是生命美学.因此从生命美学之维来考察老子关学思想,最能揭示其精髓.  相似文献   

9.
戚彩霞 《文教资料》2007,(26):49-50
中国艺术的独特境界与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哲学对生命的崇拜和对生命精神的追求,自然导致了生命哲学在艺术中的充分体现,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绘画形式和观念。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生命观入手,探讨了中国画生命精神的文化渊源,生命精神对中国画绘画形式的影响,以及生命精神在中国画中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0.
儒家生命哲学虽然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体系,但它具有内在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生命的清晰认识,对道德生命的不懈追求.从孔子的仁学境界,到周敦颐的“孔颜乐处”;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到王阳明的“致良知”.这种前赴后继的追求,蔚为壮观,形成了儒家特有的境界哲学,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重要的影响,激励着许多仁人志士以救国家于危难、拯生民于涂炭为终生志向.儒家这种现象和境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然是生命的物质依托,生命是自然的精神性灵,自然与生命相得益彰。中日重要作家郭沫若和川端康成,在其小说中以日本岛国为艺术天地,专注于自然风物与人物心灵的和谐统一,热衷于花与人、樱花与女人的相互观照,表现了物我如一、物心契合的生命观念。这与二者共同的日本文化印记和东方文化血缘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2.
儒家自然生命观认为生命的本原来源于自然,强调"生生之德";生命过程应该顺应自然,强调"存顺没宁";生命需要养护,强调"乐以忘忧"、"君子三戒"。儒家自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是要教育大学生珍视生命、科学养生,教育大学生乐观面对生活,正视困难挫折。教育途径是将儒家自然生命思想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开设国学课程,加强传统生命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师研究具有生命哲学层面的意义,有利于唤醒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意识,深化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体验,以及创造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价值。以生命哲学来观照幼儿教师研究,更能彰显出幼儿教师研究的应然价值,以唤醒幼儿教师的生命活力,超越自然生命的价值,实现职场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提升人生命的质量与意义,实现人生命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教育。根据人的三重生命即自然领域的自然生命、社会领域的社会生命和文化领域的精神生命.生命教育分为关爱生命存在的教育、培育生命丰富社会属性的教育和生命精神教育。通过培养三重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和世间万物和谐共处;改造人类文化,使人类重新认识自我,找回现代人失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毕淑敏小说有着独特的生命阐释,向我们呈现了具有多重意蕴的生命意象:一、生命的尊严;二、生命的人道主义关怀;三、自然生命的超越。在作品中,作者力图真切地呈现生命内涵,从生命的高度关注人的尊严,书写了人的生命尊严,追求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呼吁社会从人道主义视野珍爱生命、关爱生命,肯定超越人的自然生命而达到的精神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6.
揭示了被人们忽视的朱光潜庞大的美学体系的内核-生命美学思想。同时认为朱先生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他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而他的人生态度却是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是西方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7.
“认识人自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永恒主题,在现实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关于人的各种科学的、宗教的、哲学的生命观,其中哲学中以个体主义生命观和群体主义生命观影响力强大,最具有代表性。但是哲学的这两种生命观都经不起科学认识的反思,是哲学形而上思维一元化、极端化的结果。个体生命观犯了消解群体生命的历史性的错误,把人的生命抽象得仅仅剩下本能;群体生命观犯了消解个体生命的现实性的错误,把人的生命当做了自然之物去理解。新生命观的建立,既要看到个体生命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又要看到群体生命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同时还要看到家庭生命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在对个体、家庭、群体三者基于个体的内在同一性理解的基础上,把人类生命文明看做是个体、家庭、群体的三元互动,人类生命文明的同一性、主体性、无限性才一目了然。全面的生命观对我们真实完整地理解和现实全面地建设人类生命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人的生命的结构和意义看.信仰和自由都在高处。人的生命是从天、地、人那里领受过来的,它由个体生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宇宙生命(精神生命)三部分构成;同时,它又通过人格、人文和人道的三重提升,创造出自我、社会和宇宙的三重生命内涵。生命的最高意义或价值应当是自由。  相似文献   

19.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简单地说,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2.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3.失去生命的教育,即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这三个层面的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的内涵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完善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人和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本文从人性的特征出发,试从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次来阐释生命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