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动因进行探讨,结果认为:军国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外部动因是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启示以及西方军国主义国家的榜样作用;军国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内部动因是近代中国振衰祛弊、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以及政界要员与社会名流人士的积极倡导.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思想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清末民初时期,军国民教育思想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军国民教育思想的形成,克服了中国传统的"文弱"教育弊端,同时也促进了武术在学校教育的发展。当武术进入现代教育的范畴后,加速了武术体育化的进程,也促进了竞技武术的发展。军国民教育思想带动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改变,加强了武术的社会普及。  相似文献   

3.
林儒  袁海军 《体育与科学》2012,33(1):115-117,1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回顾近代中国身体教育受军国民教育思想影响而滋生的主张和实践,归纳了军国民教育思想重要代表人物有关身体教育的观点,并梳理了这一时期近代中国身体教育的主要实践。  相似文献   

4.
军国民教育思潮对武术发展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国民教育思想的形成 ,克服了中国传统的“文弱”教育弊端 ,同时也促进了武术在学校教育的发展。当武术走入现代教育的范畴后 ,加速了武术体育化的进程 ,也促进了竞技武术的发展。军国民教育思潮促进了武术的社会化 ,带动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较为详尽地论证了民国时期军国民教育思想对武术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认为军国民教育思想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而且还促进了武术进入正规学校教育,加速了武术的竞技化、社会化、科学化进程,为民国武术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6.
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实质,就是对国民培养尚武精神和军事素养,旨在反抗外来的军事侵略和国内的武力压迫,以后发展为学校军事训练、学校体育。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肆意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广大民众自动组织起来,武装反抗侵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注重军事教育,维新派则提出“以民为兵”的观点,获得广泛响应,形成军国民教育思潮。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教育思想受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制约。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我国近现代各个时期的社会特征对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总结研究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规律 ,探讨新世纪符合社会发展及体育自身特征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一、我国近现代社会各阶段特征对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发展的影响(一)辛亥革命前后军国民主义的体育教育思想辛亥革命前后军国民教育占据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主导地位。军国民教育是清末从日本传进来的 ,清朝政府用它对国民进行军事强制训练 ,把兵式体操列为学校必修课 ,以巩固自己…  相似文献   

8.
军国民教育与中国近代体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军国民教育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在振奋民族精神、抵御外侮中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孕育和促进了近代体育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和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早期的军国民教育的体育思想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不断入侵中国。清朝统治者向帝国主义屈膝投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后,中国更处于被瓜分灭亡的危机。为了挽救国家,各界人士以至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人,都提出要富国强兵、雪耻救国的口号。富国是提倡实业,兴办工矿;强兵是提倡尚武精神,全民皆兵。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学校兵操兴衰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式体操在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兴起与发展、衰落与废止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军国民教育思想和中国留日学生对兵式体操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兵式体操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弱点以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入是导致学校兵操衰落和最后废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的文化和人文精神角度的比较,分析了它们对篮球运动发展的作用。提出了中国篮球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必须探寻适合中国篮球发展的文化和人文精神。提出了竞争、尚武的发展观念是中国篮球发展的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谢雪峰  胡娟 《体育科学》2004,24(6):72-73,77
通过对体育高等教育的整体性和层次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识教育目前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但通识教育的理念不应在高等教育的所有层次中成为主流,而应根据不同教育层次,将通识教育和专识教育很好地统一起来。典型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的理念应加以融合,从而在高等教育整体性框架内,分层次、分阶段地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中高校体育的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意 《体育科技》2005,26(2):73-76
素质教育是一项整体的、长远的教育思想。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本文从几方面对高校体育运行模式进行了论证:首先,应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其次,改革高校体育中的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弊端;第三,研究现代高校体育目标的实施措施,从而充实素质教育的手段、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与美国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学校体育是健康教育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提出了在高校实施健康的设想,探讨我国高校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促使我国高校健康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体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共同构成高等学校全面发展的教育整体。在四育中体育与美育更有着密切的关系。章重点论述了体育和美育的关系以及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即寓美育于教学之中,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指导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现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存在的缺陷,通过文献梳理、历史借鉴、综合考量与逻辑推理,重新构建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为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认为:(1)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要求,是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为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指明了方向;(2)重构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体育修习、健康促进、思政品德领域目标,突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科特征,凸显了新时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3)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上承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下接学校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及活动,符合学习层级理论并同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有效对接;(4)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落实,在学校体育各项活动中切实贯彻,具有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体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体育师资培养出现了高学历化、在职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新形势,但我国未能赶上时代步伐.以体育教师培养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体育师资培养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3阶段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体育师资培养存在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相分离,体育教师入职教育形式化,体育教师培养偏离重心,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不健全、内容不科学等问题.解决现有体育师资培养存在问题的对策包括体系、模式、内容、手段、制度、管理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论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普通高校成人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以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成人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成人教育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切入点,论述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发展成人教育的重大意义,并深入剖析了普通高校发展成人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以新理念改革和加强大学体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钧 《体育学刊》2001,8(3):83-85
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改革是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先导,进入新世纪,大学体育教育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主体教育、化教育的理念;并在这些理念作用下,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发挥体育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解析当前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实践困境并围绕现存问题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认为:1)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具体指涉的是体育品德教育,体育品德教育是学校场域中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手段。2)实践困境表现在体育教学德育价值和功能的泛化导致体育品德教育目标的模糊,体育教师对运动技能教学的狭隘理解限制品德教育内容的生成,体育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缺失固化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的方式,传统技能教学过程未重视师生交往关系对学生品德塑造的价值,体育品德的内隐性使教师难以把握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客观评价。提出优化策略:发展学生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中德育的目标,强调技能教学项目完整性与突破体育教学德育时空界限,用多种品德教育方式调适学生参与运动项目学习的体验,学生体育品德教育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与交往,提取情境中学生情意品质的表现是体育品德评价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