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教育》2001,(11):19-21
孩子们都在自己选择的活动区中活动,只有平平坐在一旁撅着小嘴不高兴,老师问他为什么不活动,他说他想玩建构游戏,可建构游戏区的小朋友已经满了。老师建议他选择其他活动区,可他执意不肯。这时,老师犹豫了:如果让平平玩建构游戏,就违反了活动区的规则;如果不让他玩,又似乎违反了“尊重幼儿意愿”的原则,老师不知如何是好。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2.
蒋亚春 《今日教育》2006,(11):18-18
设计意图 在我们活动区角里,有很多孩子们自己收集的废旧纸箱、纸盒,平时大家都很喜欢自己去玩、去摆弄。于是给我一个启示:如何进一步利用这些纸箱、纸盒让孩子们玩得更快乐,而魔力宝贝是孩子们喜欢的角色,所以我将他们糅合在一起,设计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2005,(10):16-17
我们班的孩子对活动区非常感兴趣,为了给孩子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活动区活动都由幼儿自由选择。欣欣是一个活泼、好动、热情、开朗的孩子,每次自由活动时她都不断地更换活动区,有一次竞更换了5个之多,我认为,欣欣玩每个活动都不能长久,这样下去,对她的发展也是没有好处的。我想去干涉但又怕这样做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又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孩子们自行选择了活动区,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我则静静地在一边留心观察着他们。忽然,我看见成成将橡皮泥扔到地上,然后一脚踏上去。我好生气啊!在活动开始前,我就已经提出要求,纸屑、  相似文献   

5.
范育琴 《早期教育》2005,(12):31-31
设计意图 在活动区活动时,幼儿对饼干盒产生了很大兴趣,他们利用饼干盒或敲敲打打,或拼拼搭搭,或滚滚跳跳……可谓是百玩不厌.饼干盒的色彩、图案、形状吸引着孩子,利用其特点,我设计了此活动,目的在于更好地挖掘它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玉苗 《山东教育》2005,(12):38-38
在玩活动区游戏时,孩子们总是显得很兴奋。游戏刚刚开始,活动室里便炸开了锅,到处是一片喧闹的景象,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嘈杂。  相似文献   

7.
新学期开始了,各个活动区也随即开放。但我发现,每天饭后,幼儿到活动区参加游戏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即使参加了某个区的活动,也大多玩不了一会儿就离开。开始,我以为他们可能还不会玩,如果教他们怎么玩可能就会好一些。于是,我就告诉孩子们,这个区有什么材料,你们应该玩什么,怎样玩。有时,我  相似文献   

8.
案例实录:下午,小朋友都在区角内自由活动,有的在玩插塑,有的在玩娃娃家,有的坐在聊天角聊天。这时,孙老师走到离自己最近的结构角对玩插塑的小朋友说:“谁能帮我把这本书送到小四班去?”话音刚落,玩插塑的五个小朋友顾不上放下玩具,一拥而上抢着说:“我!”“我!”“我!”看着拥上来的小朋友,孙老  相似文献   

9.
规则我来定!     
徐苑 《今日教育》2010,(2):34-35
幼儿园活动区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创设的活动环境,它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个别化活动的游戏区角。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长此以往,活动区活动的规则由教师制定,幼儿以标志牌作为进入区角活动的通行证,并按照教师制定的规则选择区角进行活动。但是,一次由活动区规则引发的冲突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10.
汤妍 《早期教育》2001,(9):16-16
我园家长现均拥有两室一厅甚至三室一厅的住房,在家中为孩子设立活动区、角是完全可能也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我园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园内宣传栏、家长园地、录像和书刊等多种渠道,组织家长学习有关理论,参与活动区、角的材料搜集、投放、操作活动,让家长充分了解活动区的教育功能、教育价值,初步懂得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教育要求合理投放各类材料(大多为日常生活中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  相似文献   

11.
幼儿的发展是其个体因素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园活动区的学习活动,其特点之一就是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在各类教育活动区域里,我们强调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优化,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优化物质环境   1.创设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环境。   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声、光、电技术的综合利用,为改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园想方设法为各活动区配置了电脑、 VCD、实物投影仪、幼儿游戏机等,为我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例如,…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许多幼儿园都设有活动区。其实,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许多活动区只是一种摆设,孩子并不感兴趣,经常出现有的区域没人玩,孩子到处乱跑的现象。为改变我园活动区现状,我们首先学习了有关的理论文章,明确了为什么要设活动区、活动区的特点、活动区设置原则及注意事...  相似文献   

13.
陶楠  申毅 《山东教育》2007,(3):10-11
引言:在对活动区活动进行观察记录时,我曾经非常关注孩子们的活动内容、知识经验和操作技能等方面。近段时间,我对孩子们在活动区里的表现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促使我想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态度重新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因果联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又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孩子们自行选择了活动区.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我则静静地在一边留心观察着他们。忽然,我看见成成将橡皮泥扔到地上.然后一脚踏上去。我好生气啊!在活动开始前,我就已经提出要求,纸屑、橡皮泥等操作材料掉在地上要马上捡起来。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怎样才能让活动区不断成为孩子的兴趣所在,从而丰富多彩地开展下去呢?在我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报刊亭”活动后,我找出了影响小班幼儿活动区活动由简单到丰富的相关因素。下面就随着我的镜头,去看一看我们班的“报刊亭诞生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活动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调查了青岛市8所幼儿园在活动区创设及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方面的情况,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开展活动区活动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把素质教育更好、更彻底的贯穿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成为我们每个幼儿教师面临的问题,在近三年的活动区活动开展中,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活动区活动是一种以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活动形式,而素质教育只有在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中得以实现,活动区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赵春萍 《幼儿教育》2001,(11):31-31
目前,在农村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活动区活动变为一种指定性活动,活动区内容长时间不变,活动区创设城市化,活动区材料高消耗等。我园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树立起先进的教育观、资源观,努力挖掘周围环境中的教育资源,把话动区延伸到园外的社会、家庭中,让幼儿在大环境中自主愉悦地发展,真正嫩现了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华卉 《山东教育》2002,(9):38-38
小班的时候,只要问问孩子们你最喜欢什么活动区,绝大多数孩子准会说娃娃家,可自上中班后,孩子们去娃娃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而且玩的兴趣也没有以前那么高涨。是不是娃娃家里的玩具孩子们玩够了?于是,业余时间我用布缝制了一些包子、饺子、烧麦,用海棉做了一些大饼、薯条、香肠等,把它们投放到娃娃家。孩子们新鲜了几天又没了兴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还是问问孩子们吧。午睡起床后,我边给小女孩梳头边和孩子们聊天。“小朋友,你们喜欢娃娃家吗?如果不喜欢咱就把它换成别的区。”“我们喜欢。”“喜欢?”“可…  相似文献   

20.
活动区活动讲评是教师帮助幼儿梳理思路、提升经验的过程,是幼儿之间相互启迪、分享经验的过程。但活动区活动中,幼儿比较分散,教师的观察难免有疏漏,给活动区讲评带来缺憾。为此,我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和认知经验设置相关话题,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进行讲评,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