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近些年来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发展速度异乎寻常,基本处于超常规的发展阶段,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一是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体系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设计;二是对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点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三是加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四是加大新闻传播类专业教材的建设力度;五是加强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李静 《今传媒》2013,(2):140-141
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是中国新闻教育培养国际化新闻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闻传播学教学模式的大胆改革与创新。我国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在教学观念、师资力量、教材使用、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根据各高校办学层次、培养目标、师资力量等具体情况,分层次进行,循序渐进,提高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链接式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环境连接与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实现跨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新闻传播学是20世纪以后产生的新兴学科,与文学、美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以及社会各行各业都存在紧密联系,推广实施"链接式教学"是新闻传播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当下有关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讨论,其基木问题有三:其一,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理念冲突,其中尤以关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的出路的歧见为甚.木文反对"取代论",也不完全赞同"融合论",而主张"区隔-扩展论".其二,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本位与教育本位的纠葛.木文认为,无法应对社会的需求与挑战,当代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新闻传播学作为应用型学科,其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的导向必须回归教育本位.其三,新闻传播教学的模式问题.本文论述了在当前制度缺陷、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在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大力推行通识教育、实践化教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认为只有缩减规模、提高人才培养深度,才能摆脱目前低端化、低效率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问题与成绩同行:1978-2008中国新闻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有关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讨论.其基本问题有三:其一,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理念冲突,其中尤以关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的出路的歧见为甚.本文反对"取代论",也不完全赞同"融合论",而主张"区隔-扩展论".其二,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本位与教育本位的纠葛.本文认为,无法应对社会的需求与挑战,当代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新闻传播学作为应用型学科,其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的导向必须回归教育本位.其三,新闻传播教学的模式问题.本文论述了在当前制度缺陷、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在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大力推行通识教育、实践化教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认为只有缩减规模、提高人才培养深度,才能摆脱目前低端化、低效率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是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的中心话题,对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性和指向性意义。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体系构建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新时代的使命召唤。回顾新闻传播学百年发展历程,从时代、文化和功能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内涵,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体系的构建逻辑,进而探讨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拓展学科边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雨楠 《东南传播》2021,(11):55-57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与思政教学的融合,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创新注入新的助力.坚持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的课程思政秉持着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同时,在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等实践路径探索新方向,由此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力促进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教育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新闻传播学教学中专业报道课程的教学新模式,提出以提高学生业务技能训练为目的,探索建立专业报道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蒙之 《新闻世界》2011,(9):254-255
实现新闻传播学课程与传媒业的开放式对接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对接教学可以提高传媒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缩短人才成才的时间。新闻传播学课程与业界的开放式对接教学是解决当前新闻与传播学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刘毅菲 《新闻知识》2007,(10):81-82
一、来自新闻教育的传播学教学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潘忠党副教授前不久发表了题为《解读凯利·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之别》的论文,[1]其中谈到了关于传播学教学的问题,这些问题颇受教育界的注意。传播学引入中国是从教育界开始的,其时间无论  相似文献   

11.
张德胜 《青年记者》2016,(9):103-104
新闻传播学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对于任何一个新闻传播院系来说,“顶天立地”是主要工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谓之“顶天”,人才培养、实习实训谓之“立地”.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是湖北省首批高校改革试点学院,其新闻传播学专业是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该院连续三年每年获立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在全国体育学院同类院系是唯一一家,立项数与全国一流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持平.在重视科研的同时,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特别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通过几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三双式”实践教学的路子,即“双融式”“双主式”“双联式”实践教学模式,立体构筑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难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新闻传播学教学也遇到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解决以下难题:从“信息传播”角度重建新闻理论模式;在科学分工和必要融合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专业;学科基础由文学转向社会学;确立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基础;确立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特点;在教材建设方面寻找新的权威;教学形式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科建设注重技术和艺术完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胡翼青 《新闻大学》2007,(4):120-122
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新闻传播前沿课题研讨会"于2007年5月19日-20日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等地40多家新闻传播院系与新闻单位的9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对"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构建关系"、"新闻传媒与媒介生态"、"新闻业务改革创新"、"当代西方传播学前沿理论"、"新媒体及其管理"、"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4.
蔡斐  张波 《中国编辑》2023,(4):11-16
中国式现代化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创新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概念体系、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理论体系、夯实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实践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学科体系。要坚持胸怀天下,注重议题设置,满足全球共同价值诉求;更新话语表达,增强故事叙事情感共鸣,着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要与时俱进,在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方面发力,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相似文献   

15.
罗兵 《传媒观察》2010,(3):37-38
1982年在北京举办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被视为传播学正式引入中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西方传播学研究成果被大量急速地引进,中国本土传播学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等新闻传媒类专业中,传播学(或称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导论)课程成为必修课,传播学的科研与教学成为新闻传播类专业重点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将新闻传播学提升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2001年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学科门类调整的征求意见稿,又将新闻学和传播学并列为两个一级学科,放在社会科学门类。这一升格,一方面反映了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对新闻与传播学的重视,另一方面折射出新闻与传播学迅猛发展的态势。据统计,至2001年底,新闻与传播类的专业点已达250多个,专业教育体系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等多层次并存的局面。但是还应对新闻与传播学通才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学科发展历史、新闻传播生态等差异,大陆和台湾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与特点.21世纪以来台湾新闻传播学研究呈现新的态势,梳理其发展脉络与演变特点,有助于及时了解台湾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及全面把握两岸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整体面貌.《新闻学研究》是台湾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之一.基于该刊2001-2019年间所刊论文的统计,采用内容分析法,管窥21世纪以来台湾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样貌.研究显示,新闻学与媒体研究、传播学研究、广告学研究、广播电视与电影研究、文化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新闻业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等9个领域受到学术界重视,成果丰硕,但存在显著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记者》2013,(8):45-45
由全国15家主要新闻与传播学期刊经过充分酝酿形成的《武汉共识》,提议建立一个科学的新闻与传播学期刊的评价体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新闻传播学无疑是中国人文社科学界中颇为热闹的学科领域。这种热闹一方面是因为新闻传播学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活实践紧密关联、同步繁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精彩纷呈的新闻业界既为学界提供了丰富的讨论话题,也与学界搭构了知行互补的交流体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林的著作《当代军事新闻传播论要》,就是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0.
《新闻爱好者》2011,(5):83-83
林如鹏,暨南大学副校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传播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青年社科联副主席、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综合组副组长、广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州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成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