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飞机洋狗事件”是1941年底至1942年初轰动大后方的一起政治事件。但是,有关这一事件披露过程,目前流行的却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传说。一个讹传的故事1981年秋,《新闻战线》第10期刊出杨晓霞的文章《女记者彭子冈》,其中有这么一节文字:“(1941)12月9日,由港飞渝的最后一班飞机降落在重庆的珊瑚坝,机门打开,下来的是几条洋狗、一个老妈子和大批箱笼。穿着男装的孔二小姐接运了扬长而去。子冈和浦熙修了解到这个情况,不畏开罪孔祥熙之类的权贵,著文披露于大公报和新民报……”这是第一次把子冈与“飞机洋狗事件”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张京 《出版参考》2004,(11):32-32
据当年重庆《新民报》总编辑陈理源先生回忆:1941年12月11日,采访部主任浦熙修发给他一则“孔夫人爱犬飞渝”的新闻。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危在旦夕,居留香港的许多著名文化工作者和其它人士都因交通工具缺乏不能尽快撤离,而孔祥熙夫人的洋狗却从香港飞到了重庆!  相似文献   

3.
俞凡 《国际新闻界》2012,(6):103-107
1941年12月22日,王芸生在《大公报》发表社评《拥护修明政治案》,引发了大后方学潮。次年1月22日,王又在《大公报》发表社评《青年与政治》,话锋全转,引起各方质疑。长期以来,人们皆以为此文是王在陈布雷压力下的违心之作,但经笔者对台北"国史馆"所藏"蒋介石档案"中有关材料的研究发现,此说似系不确,此文应系王与《大公报》对此"飞机洋狗事件"误报进行纠正的正常步骤之一,而王的表现,则似应是他与蒋、孔等之间复杂的关系及其对当时政府的态度所致。  相似文献   

4.
从网络流行语看社会新闻与民意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芙蓉  王珏 《新闻传播》2009,(8):108-108
去年轰动一时的“贵州瓮安事件”后出现了“俯卧撑”这样一词.即死者的某男同学在死者临死前曾陪伴死者,并在其周围做“俯卧撑”。在贵州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死者李树芬死因时首次提出该词,新闻披露后,舆论一片哗然。而今年2月份著名的云南“躲猫猫”事件,是由《云南信息报》首先将其披露出来,而后公众对这带有戏谑口吻的解释普遍表示不信服,  相似文献   

5.
据当年重庆《新民报》总编辑陈理源先生回忆:1941年12月11日,采访部主任浦熙修发给他一则"孔夫人爱犬飞渝"的新闻。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危在旦夕,居留香港的许多著名文化工作者和其它人士都因交通工具缺乏不能尽快撤离,而孔祥熙夫人的洋狗却从香港飞到了重庆!这条新闻理所当然地被新闻检查机关扣压了。浦熙修并不  相似文献   

6.
许峰 《北京档案》2003,(8):36-38
“九一三”事件发生时,刚刚上任不久的中国驻蒙古大使许文益是最早抵达现场的中国人,成为中共历史上这次重大事件的见证者。本文详述了许大使在处理这一事件中前前后后的工作活动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作为一段历史记忆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7.
1941年12月7日,数百架日本飞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上起飞,向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军海军基地实施突然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被歼,2000多名美国人被炸死。这是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代号“虎!虎!虎!”的军事行动。也是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  相似文献   

8.
董秦 《新闻知识》2001,(10):9-10
从晚报社会新闻演变的历史角度看,晚报社会新闻可分为批评性、歌颂性和生成性三类。历史地看,第一类的社会新闻诞生最早。代表作有40年代重庆新民报晚刊揭露的洋狗事件。此类社会新闻诚如邵飘萍所言,“对于社会中发生之事件加以深刻之观察,而发现其隐秘,以攻破社会之黑暗。……故欲知一国社会程度之高下,观其报纸所载社会新闻之意向,即可洞察其大概。”第二类歌颂性社会新闻大量诞生在建国后,名篇有新民晚报记者吴承惠采写的《他又走上了正路》等。建国后,我们给社会新闻所下的定义无不集中在这第二类。如丁世义:“社会新闻是以…  相似文献   

9.
河北蔚县“封口费”事件中有8家媒体的10名工作人员收受了“封口费”,分别受到了法纪的惩处。这一事件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需要引起新闻界的警醒。但这只是新闻界的个案,不是主流,也不代表新闻界的普遍现象。同时在现场采访蔚县矿难的燕赵都市报记者李文河则是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想方设法调查真相、披露真相,严词拒收百万封口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尊重与赞扬。  相似文献   

10.
火爆一时的央视主持人“间谍门”事件,以当事人方静在荧屏上露面和做客网站的正式回应,以及最初在博客上披露这一消息并引发舆论风暴的阿忆的公开道歉使这一传闻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中国历史上,大批档案的被盗卖,人们所熟悉的,还只是二十年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八千麻袋”事件。然而无独有偶,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又有财政部北平档案保管处盗卖大批档案事件发生,惟至今尚未为世人所共知。特选辑有关这一事件的档案资料一组披露于后。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这一纪念日源自1993年12月20日联合国经社委会的提议。10年来,每年的这一天.一个名为“无国界记组织”的机构都要发布一份“世界新闻自由”年度报告,披露全球性的迫害记事件。尽管在这一年度报告中.我们并未发现关于中国记在采访、报道中受到伤害的任何记录,但是,近年来新闻记遭到暴力对抗的事例却屡屡见诸国内媒体.  相似文献   

13.
劫机这种空中恐怖行为已遭到 世界各国的反对,受到世人 的唾弃。本文集中了70年代以来,前苏联及独联体国家种种触目惊心的劫机事件。 前苏联的第一次劫机事件发生在1958年。雅库特下列斯特机场的两名机械师企图架驶“安—2”飞机逃往国外。最后因飞机未能起动而告失败。1960年,又在“安—24”式飞机上发生了暴徒杀害机组人员,迫使机长改飞土耳其的案件。 “安—24”飞机被劫事件,给各国一个教训:“必须动员国际力量来与空中恐怖行为作斗争。1970年  相似文献   

14.

  2014年3月8日凌晨2时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人的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消息传到国内后,各媒体第一时间进行专题报道,继而展开实时直播。当时我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工作,除了不断从最新动态中感受到国内媒体对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深切关注外,也发现令人惋惜的情况:不少重要资讯当天相继被证明是不实消息。这其中包括“新华社报道称发现失联客机信号”①、“人民日报记者称越南海军确认飞机坠落”②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前48小时最为关键。“第一时间”成为重庆市政府处置出租车罢运的工作准则。而在事发当天上午,新华网以“罢运”的字眼率先披露此事。而以往类似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的通常作法是对新闻单位实行“封口”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马寅初在国民党陪都重庆,抨击政府战时财经政策,提出向发国难财者征收战时财产税,还在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陆军大学将官班,及公众场合揭露孔祥熙、宋子文利用职权操纵和倒卖外汇。大发国难财的行径,鼓动各界迫蒋杀孔宋以谢国人,因此触怒蒋介石而身陷囹圄。这一事件曾轰动全国、震惊中外。马寅初也因此获得“硬骨头学者”的美誉。我的父亲是马寅初二哥的第四子,我管叔公马寅初叫小爷爷。我搜集叔公马寅初的有关资料多年,手上有一些从未披露过的有关马寅初重庆事件的历史资料,特撰文披露此事件中不为人详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17.
喻晓 《军事记者》2014,(6):64-65
珍珠港:最震撼的记忆 来夏威夷,必去珍珠港。因为1941年12月7日清晨,那里发生众所周知的“珍珠港事件”,如果没有那次事件,人类的历史就将改写,而且很难想象,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面貌。  相似文献   

18.
本报4月13日一版刊出《闹剧:假造六个“洋博士”》一文,披露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总公司制造假报道,愚弄广大消费者的行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人们在谴责该公司丧失职业道德,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同时,也对这个虚假报道何以能在《江苏健康报》刊出提出质疑。该报负责人谈到这一事件时话语轻松:“这是我们责任心不强、缺乏严格把关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人说,日本人在1941年突袭珍珠港的事件是可以不发生的,我相信人们准会大为震惊。美国学者约翰·托兰著《日本帝国的衰亡》就提出了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林庚白(1898—1941),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惨死于香港日寇的枪口之下。林庚白何以要离开重庆会港?被害经过如何?过去未有详细披露。林庚白是福建闽侯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其诗蕴藉深厚,富有时代感,凡与柳亚子、陈去病等齐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他携新婚妻子林北丽避难于重庆。时日寇飞机经常轰炸陪都,林庚白估计这种情形不会于短时期内结束,乃与妻避居香港,住进九龙金巴利道月仙楼1号。林庚白之所以飞离重庆而赴香港,据知情人透露,还有一层原因。他兼好命理之说,喜欢给朋友看相。有一次熟人问他,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