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冯友兰用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法,对程朱理学进行了改造,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理学.程朱理学中的理和气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具有一定物质性的理和气,而冯友兰的理气观比程朱的更抽象、更彻底,因而也更具有哲学思辨性.他的新理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素有“道南理窟”、“闽邦邹鲁”之称,是朱子学的发祥地和宋明理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遍布干碧水丹山之间的哲理刻词,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了朱子理学深厚的文化内涵。结合武夷山的摩崖石刻,对假座武夷山的武夷学院的校园石刻予以诠释,揭示其深刻的理学意蕴。  相似文献   

3.
李侗作为朱熹继承道统的最重要老师,在教导朱熹的过程中,以满腹的义理之见和极富魅力的人格感召,传授下一脉相承的理学之源,为朱熹集成理学的伟大事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桥梁作用。同时,他那独特鲜有、澄心默坐的授受方法,还为朱熹及其后学的义理研求,另辟了全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4.
朱子理学由来华传教士这一文化载体传入欧洲后,受到启蒙思想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欧洲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在德国,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沃尔夫从朱子理学中汲取养料,印证、充实和丰富其思想理论。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为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广泛普及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冯友兰新理学美学思想的研究是"冯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就现有的研究成果而言,可以大致概括为整体观照、方法论研究、本体论研究、艺术论研究、诗学研究和境界论研究六个方面。新理学美学思想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拓宽美学研究的新视域,而且对提升人的精神空间有一定启示,更对本土化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理学美学对传统美学的吸收集中于传统人生美学方面。原始儒家、宋明儒家和原始道家美学是其直接思想来源。人生境界达成之条件如觉解、心性与传统美学有莫大关系。新理学美学对人的自然欲望的承认开启了理学美学通向现代的闸门,符合审美启蒙和审美现代性的发展需要。冯友兰通过比较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和阐释曾点气象与仁的美学意蕴将人生境界建构为严整体系并指出向上一路。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先生对逻辑学有着浓厚兴趣,他把逻辑学作为“手指头”,成就了“新理学”,体现出逻辑学的工具价值。中国近代学正是借用逻辑学这一工具,建构起中国近代学术,针对当今社会忽视逻辑学现象,我们呼吁必须重视逻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境界说是冯友兰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学形上学,是他的哲学体系的灵魂和归宿。同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一样,境界说也是中西哲学融合的产物,既脱胎于中国传统哲学,又对中国传统哲学作了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理学"体系中,冯友兰虽自称是接着程朱理学讲,但对陆王心学还是有所汲取。具体来说,在心性论与工夫论方面,"新理学"对陆王心学的汲取带有较多的批评意味,这反映出冯友兰在哲学建构上的开放心胸与批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朱熹集宋代理学和宋代经学之大成,以说经的形式,论证并发展了理学之天理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既创新发展了理学,又创新发展了经学。朱熹理学的特色集中体现了其经学思想的特色,而与陆王心学有别。  相似文献   

12.
儒学作为中国的传统哲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这个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二程、朱熹、现代的冯友兰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不断探讨传统的理学、经学、心学等,使中国的文化更加系统、大众化。因为有他们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有充沛的活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只有对他们的思想深入研究才能对中国文化有真正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朱子思想与孔子思想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朱熹集》中朱子对孔子进行了多方面论述 ,如论述了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仁”、“克己复礼”、“忠、孝、信、义”等有关内容 ,诠析了孔子与《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密切关系 ,强调了孔子学说中严格等级制度的正名主义 ,进一步宣传了“三纲”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朱子论诚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朱子“诚敬”思想:朱子对“诚意”的诠释;朱子用理学观念对“诚”的阐发;朱子关于“诚”与“敬”、“信”关系的论述;朱子有关“诚意”和“致知”关系的发挥。朱子的上述思想对21世纪人们深刻的遍。  相似文献   

15.
朱熹早年仕宦泉州与晚年出知漳州,均涉摩尼教(明教)。通过新资料,揭示朱熹仕泉时与草庵(摩尼教址)之关涉,提出前贤寻觅未果的呼禄法师墓的新线索。学界前辈认为朱熹知漳《劝谕榜》所禁为佛教。通过勾勒摩尼教在中国的流播及其对赵宋王朝的影响,征诸同时代陆游、真德秀遗留献,辨析朱熹知漳所禁即摩尼教。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朱熹的题诗为切入角度,考察朱熹与佛教之关系历时性的变化。从对朱熹不同时期题诗的分析可以看出:朱熹一生始终与寺院及热衷佛老的人相关联,朱熹的儒家性格与气质决定了他不甘心做一个超世隐居的晦士,因而也永远不可能达到禅师逸士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他一生都在这混沌的世间寻求一个平衡,儒的入世与佛的出世。  相似文献   

17.
朱熹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著述立说,其中亦有委托士友修书之举。选择四位参与修书者为说,目的是考察朱子学形成过程中,领袖人物是如何组织与带领士友参与图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朱熹在《诗集传》中将《郑风》的情诗视为“淫奔之诗” ,但从内容上看 ,这部份诗并无“淫奔”迹象。朱熹的主要依据是孔子的“郑声淫” ,但孔子的原意不是指“郑声”的淫荡 ,而是指郑国音乐细而高的特点 ,“淫”字不是内容上的淫秽 ,而是就音乐形式不合传统“雅乐”的标准而言。“郑诗淫”之说实质上表现了身为理学家、文学家的朱熹在研究《诗经》时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19.
张载唯心主义的二元论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朱熹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思想,具体包括:从"太虚"到"理"的发展、"一"与"两"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读书之法、性说、"理一分殊"和"天人合一"等。朱熹成就的取得与张载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分不开。  相似文献   

20.
朱熹的历史地位在元明时期至高无上,成为统治阶级思想的宣传工具.事实上,他在徽州本土的形象和地位并不崇高.考察清代徽州民间文书和宗祠记载,以及徽州学者对于朱熹的批判,反映出徽州人对于朱子及其思想的怀疑甚至排斥的情绪.由此为进一步探讨清代朱子学衰落的原因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