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比较重视复习参考题和一些外来资料,而对于课本上例题的教学往往停留在就题论题、照本宣科的水平上:没有把例题应有的功能充分挖掘出来。其实,教材中例题的编选都是经过专家们的多次筛选精心编制的,它是教材编写者的匠心所在。教好例题,充分发挥例题的  相似文献   

2.
例题是教材的核心内容。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技能的训练、智能的培养,往往要通过例题教学来完成,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例题的教学功能,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总结出的解题的四个步骤中,第四步就是“回顾”。笔者认为:所谓“回顾”,就是在讲解例题后的“反思”。下面结合一道数学例题的教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例,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证法(一):连结AC,∵AH=HD,CG=GD。∴HG∥AC,。同理EF∥AC,;∴EF∥GH,EF=GH…  相似文献   

3.
例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物理课本上的例题一般都不太复杂,而且有分析,有解答。如果让学生自己看,一般也能看懂,这样好像老师没有什么好讲的了,所以有的老师往往另选一些难度较高的题做例题,这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钻研课本上的例题,在例题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补充和扩展,充分发挥课本上例题的使用,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个人的一些做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地、扎实地学习课本的基本概念,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定理的深刻内涵,领悟编者的意图,是学好数学和教好数学的基本前提,尤其是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定理的证明,敢于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5.
马进 《江西教育》2014,(8):44-45
近期,笔者参加了高三数学复习研讨会,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任卫兵老师执教的“一道习题的探究与拓展”一节课,这节课不仅在学生思维的训练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教师的教学机智、专业水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也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从中撷取几个精彩片段赏析并与同行们一道分享. 片段一用好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高考复习的应然选择 师:围绕着课本上的习题和例题进行变式、拓展是高考和模拟考试命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苏教版《数学》必修2第103页的一道探究拓展题: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的内涵,领悟编者的意图,是学好数学和教好数学的基本前提,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重视例题习题中数学思想方法和潜在功能的挖掘和应用,积极开发课本的潜在功能,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讲例题,就是举例的性质,不是只为了讲这个题怎么做,而是通过讲这个题,讲一种算法,一种思路,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过去我对此思想上认识不足,只认为把例题讲清楚了,课本上的习题学生会做了,就完成任务了。对深入钻研教材,在讲解例题上下功夫做得还不够。在市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班学习后,我进一步认识到学好教材,了解知识前后联系,是讲好例题的基础。如数学试用本第六册69页例1“赵桥化肥厂7天生产化肥1575吨,照这样计算,五  相似文献   

8.
<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例题教学,才能对教材中的相关原理、概念以及命题做出实例解释和说明.通过例题教学,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方法.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往往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并且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充分发挥例题的教学功能,全面激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呢?一、深研例题功能,挖掘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例题后面标有“注意”二字。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略了这一块小地方,学生看书时也不留心。使“注意”成为不注意,根本没有发挥“注意”的作用。教材中把它放在例题后面标出,就一定有它的作用。如果利用好“注意”就能够方便我们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数学知识。如何对教材中的“注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呢?  相似文献   

10.
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专家们精心选择的典型训练材料,是学生形成双基、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获得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却忽视对教材习题的研究,常常将教材的习题当作学生的独立作业,就题论题,做对就好,缺少对习题的挖掘以及与其他教学过程的整合,导致在习题使用上随意性较大,使得习题功能弱化,教材意图不能凸显。因此,教师应有效开发习题中蕴藏着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和精彩。  相似文献   

11.
<正>教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重要教学素材.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往往都有一定的典型性,是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材的使用,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习题,提升学生思维,渗透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第19章的复习题中一道几何题为例,谈谈对课本中习题进行多角度变式探究的做法与思考.一、题目和解法题目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为边BC的中点,∠AEF=90°,EF交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数学课本中提供的例题(或几何图),通常大家都是一道一道(或一图一图)地进行教学,即使是在一节课里教学两道相关的例题。但有时我们如果对教材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既分析它们各自每一个细小的部分,又把它们综合起来观察全局,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共同的基础知识。如果把它们化繁为简、糅合为一道题来教学,将会既教得很轻松又更能凸显出教学的重点。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本文仅以《分数的初步认  相似文献   

13.
<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教材中的许多例题和习题往往是各类试题命制的题根,在高三复习时,如果我们能立足教材并对教材中典型例习题进行联想、类比、迁移、拓展,就能充分发挥教材的杠杆作用,使高三复习回归课本不仅仅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本文以人教A版教材中的一道例题为例,做了一些探索,现整理成文与同仁交流,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61):89-90
优化课堂教学关键要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一道题被选为例题,肯定具有代表性。深入挖掘例题功能,利用好例题,不但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题教学能让教师更深刻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准确把握知识传授的时机、准度、难度,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挖掘例题的可变性,是例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知识与技能,可将课本上的例题进行一题多变.这样对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大有裨益.现就苏教版必修4《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中的一道例题来谈谈怎样进行一题多变.原题在半圆形钢板上截取一块矩形原料,怎样截取能使这个矩形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6.
课本上的很多例题和习题都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如果能在做好一个题目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与反思,充分挖掘其内涵,则往往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下面对苏教版教材必修4上的一道例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新课改下的数学教材中的例题是数学知识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缺少这一环节,学生只能获得一大堆零碎、杂乱的数学知识,难以建构知识体系来进行综合运用.例题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知识应用过程.本人现就课堂例题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一、在课堂例题教学时,要突出重难点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无论如何改革课堂教学,都要重视课堂例题的教学.如何提高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效率,是教师当前需要认真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是课本的精髓。浏览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试卷,很多试题来源于课本,"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因此,在中考复习中若能充分发挥课本中例题的潜在功能,适当加以拓展延伸,可以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现以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本上的一道例题为例,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例题的教学,不要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情进行资源优化、改进和整合,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接,使课堂素材"活"起来.本文就课本上的一道例题进行了四个层递式"再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规律,更加有操作性,达到了课堂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每个教学班都有一部分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这些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基本上下太费劲,出现时间和精力上的过剩。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优势,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数学王国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我们除了在平常教学中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原则,对讲授内容加深拓宽外,还开展了数学兴趣课,趣题征解,专题辅导讲座,年级数学竞赛等活动,用于对数学尖子生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几项活动谈谈具体做法: 一、每周上好一节兴趣课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老师,而多数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只侧重于教懂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得乏味,知识面狭窄。针对这一现象,我校规定各班每周一节自习课(上午第四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