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体系逻辑、学生学习心理逻辑和教材编写逻辑是中学教材必须体现的逻辑。本文探讨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应该如何理顺这三种逻辑关系,并以此为视角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及相关教材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材编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落实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以大量理论作为支撑。为了使科学教材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实现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与学生学习认知逻辑的统一,科学教材编写要“回到原点”,即回到学生的生活,回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回到人类的认识过程,回到事物的本来状态。这些回到原点的努力,必然能够丰富科学教材编写理论,提升科学教材编写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教材体系建设应扩展为一种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和不同类型教材的整体架构。推进教材体系整体架构的关键在于遵循价值、理论和实践三重逻辑。在价值逻辑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材体系建设的根本逻辑,打造高质量教材体系是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逻辑,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是教材体系建设的具体逻辑。在理论逻辑上,要从价值与知识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沿着纵向衔接与横向关联的逻辑主轴展开,最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逻辑旨归。在实践逻辑上,要健全教材体系建设的治理体系,组建专业化的教材体系建设队伍,开展教材体系建设的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材的编写和学生的认知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只有建构与之相匹配的教学逻辑,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逻辑是教师"耳熟"却"不易详"甚至"不能详"的课堂教学要素。鉴于此,教学中,教师可以贯通教材的知识逻辑,遵循学生的认知逻辑,遵从英语的学科逻辑,从而为学生的言语生命生长奠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体系有这样的逻辑结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教材体系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教材体系的逻辑主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教材体系的逻辑重点,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是教材体系的逻辑归宿。根据这样的教材体系所建立的教学体系应该包括充分体现课程特性的课堂理论教学体系、强化观念的教师推荐阅读体系、知情意行融合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以“分子与细胞”模块内容为例,从体例结构、文字系统逻辑、图像系统逻辑、练习系统逻辑4方面,对中美高中生物学主流教材的编写逻辑进行比较。在总结两国教材编写逻辑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与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逻辑和教学逻辑之间存在冲突。冲突主要表现在教材逻辑具有稳定性而教学逻辑是动态生成的;教材逻辑具有普遍性而教学逻辑要应对不同学生,具有特殊性。为了消解这种冲突,首先要澄清教材逻辑和教学逻辑的理论意涵,洞察造成冲突的深层原因。由此,通过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评价方式消解冲突,回归道德与法治课的严肃性和崇高性,助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是按照“文选型”的模式来进行的,造成了教材及教学的逻辑缺失。其间虽然也有几种实验教材改变体例,试图打破旧有格局,但影响有限。这次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和课程结构上有了比较大的推进,但遗憾的是逻辑缺失的痼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9.
教材伦理学既是伦理学原理在教材领域的应用,又是教材研究向伦理学的升华.古今中外,教材伦理思想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学生发展作为教材伦理体系内最为基础的范畴,是教材实践的决定因素及教材发展的根本遵循,因而成为教材研究的逻辑起点.作为兼有应用伦理学和教材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教材伦理学是研究"教材是否以道德上可行的方式传递了有价值的东西"的一门学问.教材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从一般伦理学的视角或教材研究的取向两种逻辑思路进行探究.构建教材伦理学的体系,应从教材主体的活动特点出发,领悟时代发展和教材改革的现实,对教材主体提出的伦理责任、对教材内容的伦理诉求、对教材制度的伦理规约,并从政治伦理、制度伦理、知识伦理、技术伦理等多个视角作出实践应答.  相似文献   

10.
高校有的逻辑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不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不适合教学;有的知识大家没有形成共识,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各自为阵,而且或多或少还出现一些逻辑问题,使逻辑教材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材在知识传播上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1.
任小贝 《生物学教学》2004,29(11):11-12
人教版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内容编写体系上,改变旧教材从部分到整体的编写思路,构建总述-分述-再总述(归纳)的编写框架,编写方式力求体现由宏观到微观、由共性到个性、由具体到抽象的编写体系,力求体现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的认识逻辑的统一,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变陈述式为探究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2.
国家课程标准是数字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教材编写应彰显国家意识形态,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编写方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秉持促进人的发展的编写立场;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强调开放创新的编写理念。基于数字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技术特性,新课标下数字教材编写的结构体系包含“素养本位”的编写目标、“纸质—数字式”的资源体系、“主题—单元式”的组织编排和“立体—融合式”的呈现方式。基于此,数字教材编写应立足鲜明的编写立场,组建专业的编写团队,制定系统的编写标准,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使之立足育人育才立场,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组织编排和呈现样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采取“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的路径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问题意识是转化的基本出发点,问题导向是转化的关键环节,问题逻辑是转化的重要步骤.按照这一路径来实施教学,需要激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把握并明确问题导向,形成并展开问题逻辑.按照这一路径实现转化,既是有效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切合教学实际的需要,也是教材体系顺利转化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4.
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创新性转化,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就必要性而言,思政课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两者在逻辑、形式等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体系要实现对教材体系的总体化、问题化、具体化、个性化建构。为顺利实现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还需准确把握“转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及要求。具体来说,对思政课教材的研究是转化的基础,对学生的研究是转化的前提,提高教师的主体素质是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简介 北京市教育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先后组编了小学《信息技术》教材1~4册,初中《信息技术》教材1~4册。第1、2册配有教学参考书和教学配套光盘;第3、4册在网上提供配套资源。 本套教材是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及特点有深刻理解的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为核心力量编写而成的。 教材编写的目标:把教学理念和教研成果体现到教材中,以教材的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电脑和网络,领略现代科技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原有的教学大纲在指导教材编写时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忽略了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过去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教学大纲,紧扣课本”,正所谓“教教材”,教师能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原有的教学大纲在指导教材编写时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忽略了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过去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教学大纲,紧扣课本”,正所谓“教教材”,教师能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18.
数字教材建设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数字教材建设更多依循传统纸质教材建设的标准、思路和方法,难以适应新课标和课程方案对数字教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需要从根源上重新思考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教材建设应遵循的逻辑与策略。整体而言,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教材建设应遵循四重逻辑:一是遵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引领导向作用的政策逻辑,二是恪守彰显立德树人和育人为本的价值逻辑,三是遵从强调教学属性和渗透学科思维的教育逻辑,四是依循注重智能技术赋能教材的工具逻辑。在四重逻辑的观照下,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字教材建设应包含三大体系,分别是强调“素养为轴”的设计体系、完善“选用—编排—呈现”的开发体系、凸显“实践效果”的应用体系。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字教材建设,需采取强化制度供给、组建协同联动共同体、选取适切智能技术、完善评价体系等多元策略,保障数字教材建设不断规范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论中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中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原则的确定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展示数学的内在本质,应用学习心理学成果,集中优秀的教学经验,选择精、典、新、思素材,吸收国内外教材精华.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载体,是学科发展程度、深度的呈现,更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无言导师。现通行的大学写作教材有很多,学界也还在用心地探讨写作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编写体例问题。本文绕开这些普遍为学界关心的话题,重拾写作教材编写态度一题,通过分析现有写作教材存在的弊端:禁不起推敲的科学性、过于集中的单调性、力求简洁的肤浅性等三方面,来展现写作教材编写时呈现的不够谨严,时有疏略的编写态度。真诚的呼吁学界对写作教材的编写给予重视,呼吁对一个学者评定时,将其编写的教材计数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