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一个平台,也是获取知识和提高道德的平台,在课堂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更多的是利用语言交流来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不仅能够传授文化知识,还能够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德育功能,因此探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在突破传统的教学课堂的基础上渗透德育.新的教学理念开始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来促进学生个体和谐发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堂上巧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课程难上这是很多高校德育教师的共识,师范院校的德育课堂也处境尴尬.在小学教育专业《德育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讲授道德小故事、集体讨论学习、加强案例教学等一系列尝试,促进师范院校德育课程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实现职业学校德育课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实施途径等方面如何实现转变和创新?自2008年我国开启第三轮德育课程改革以来,德育课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模式建构、资源重组、课程开发、课堂重构、课题研究等竞相亮相,拓展德育教学视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涌现出一批实践典型案例。"任务驱动—案例引导—活动探究"模式契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职校生实际,将德育课程改革聚焦在课堂,落实在人才培养上,凸显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进发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学生而言,习惯、道德发展与人格养成才是久远的。——这亦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所追求的核心教育价值,是德育课程的魅力所在!在数十载的教学实践中破译了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密码——"生动",即:品德课堂教学应以生为本,"为生而动"设计教学、"依生而动"组织课堂教学、"促生而动"提升课堂实效。因为,只有学生心动了、行动了,品德课堂才真正的"生动"了,只有"生动"了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品德课堂。唯此,才能实现德育课程美好的育人理想。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标改革之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育,是当代教育相关学者与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对于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承担学生德育的重要使命。在教学之中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实现的基本教学目标。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语文课程在小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修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探究在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并对目前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作了充分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程教学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微课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探究出来的产物,为教师所需要,为教师所使用,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所面对的棘手问题,同时其还在德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就技师学院的德育教学而言,许多人都会认为其"办得大张旗鼓,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改变德育教学的这一不足、创新德育教学途径,教师就要切实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营造富有育人氛围的教学环境,充分将微课程和技师学院的德育教学结合在一起。在此,本文就将以如何更好地在运用微课程的技术上创新淮海技师学院德育教学途径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8.
中职德育课程宏观上是国家精神塑造的主阵地、中观上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主渠道、微观上是合格公民培育的主战线,但现实中存在学校层面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师层面教改动力不足、学生层面入脑入心不完全等实然困境。以"Y理论""项目化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为例探索并实施基于Y理论的中职德育课程项目化教学。在信任中职学生本性要求学习、在兴趣驱动下能主动承担责任、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将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学生的身份是项目的完成者、展示者,教师的身份是项目的设计者、引导者,生师通过平等对话、协作,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为大学、职业及公民生活做准备的社会科州立标准框架:提高K-12年级公民、经济、地理和历史学科严谨性的指导》(C3框架)中提出了推动探究在课程实施中落地的指导框架——"探究弧"。该框架围绕问题、概念、证据和行动四个维度对社会科课程的实施进行指导,意在通过探究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相关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为更好地参与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我国德育课程可以考虑借鉴"探究弧"将学生发展作为核心的理念及其在课程方案设计、跨学科教学实施和教学过程中多种能力融合培养等方面的经验,提升德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认识课程的价值小学思想品德课包括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个阶段的课程。该课程标准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它具有非常强的德育功能。立足于这个课程标准,教师要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生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教学的目标。在这个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多少不应该作为衡量教学的主要标准,而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程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高中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就应该充分发挥德育功能,要整体加大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改革力度,营造可以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条件,实现对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借此来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对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就要结合所教学内容,挖掘可以实施德育教育的基准点,随后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优化课程教学模式,让德育功能切实得到发挥,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有效教育。文章基于此点,对如何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德育功能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91):11-13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愈加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初中阶段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体育课程因其更易于开展德育渗透而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点关注。初中体育课堂被赋予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全学生人格的双重使命。但是当前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课程的渗透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因此文章在分析德育渗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上,从加大对体育教师培训力度、创新德育渗透教学方法和完善德育渗透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出发探究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德育渗透策略,为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课堂离不开教师课堂上的精心引导和学生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教师通过互动要达到让学生主动探究的目的。师生的互动,特别是学生的在课堂上的表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科学课堂的关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到主导作用。"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全体科学教师的认同。如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这就离不开学生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和教师课堂上的精心引导。我们的教学应该从学生参与的角度进行设计和思考,也就是说教师设计教学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什么时候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4.
童坤荣 《中国教师》2014,(14):82-83
<正>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始终和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目前小学德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小学德育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虽然排在前面,但在小学的课程安排上,常常用思想品德课涵盖德育教育的全部,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教师往往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智育方面,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常常敷衍了事、不认真备课,课堂上不与学生互动,课下不布置作业。由于小学德育课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校立德树人最基本的路径和形式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但重知识传授、轻德育渗透的课堂还是相当普遍。本文立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践,以教学情境有效性探究为抓手,通过多样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感受责任担当家国情,使德育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自然而然地渗透。  相似文献   

16.
小学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基础阶段,数学这门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不仅锻炼学生的智力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升学以及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尤其是数学教学课堂对于学生的德育素质有了更高的关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将德育知识有效地渗透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意识。本文就基于五育并举的背景,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发培养学生较高的德育素质能力,进一步探究小学数学德育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A1):8-9
通过教学实例来探究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是如何应用的。从创设情境、体验活动、感悟分享、总结提升这四个环节,让学生在德育课堂中"动"起来,"笑"起来,"活"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德育实效性真正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德育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现代社会不断增加德育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学校德育不可仅限于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立。在基础教学课堂中将德育无形地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容易发生各种教师预设之外的教学问题,对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德育的契机,变"意料之外的教学问题"为"德育教学资源",有效开展课堂德育.使课堂教学中生成事件成为德育工作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0.
李宏强 《学周刊C版》2023,(20):103-105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不再单纯重视学生的成绩,也开始重视学生的个人德育发展,希望他们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为此,各个学校开始倡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规范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行为习惯。高中政治课堂也不例外,教师要深入分析政治课程内容,挖掘其中与德育有关的内容,积极探索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生活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开展教学,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推动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