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问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做些什么?恐怕都会这样回答: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要积极参加课程改革的实践。这样的回答无疑是正确的。可是,如果仅有这样笼统的认识而无具体的目标和切实的措施,特别是如果不清楚自己有无“改变难”的症结,“改变”就很容易落空。曾听某教师谈关于学习方式的新理念,什么主体性啦,个性化啦,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教育研究常满足于文献分析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拼凑成“鸿篇巨著” ,令人尴尬的是 ,生活在教育实践中的中小学教师对这种说三道四的教育研究却不当一回事。也有不少人意识到这种教育研究的危机 ,于是开始有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研究者纷纷进入中小学教育实践做“实验研究”。遗憾的是 ,这种实地研究由于充满了过于浓重的“专家话语” ,中小学教师并不理解专家的“苦衷” ,生活在教育实践中的中小学教师对这种教育研究还是不当一回事。教育研究究竟怎么了 ?问题可能出在以往的教育研究抱定了一个虚幻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志向 ,却忘记了“…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发展的一大滞障是只“说”(教育)不“做”(研究)的偏向,典型表现在教育研究中充斥着大量以命令口吻发布的“上帝句式”:即“要如何如何”。这种实践指令形同“上帝创世”,是论者随心所欲的“原创”;其危险在于,作者企图用这种“原创”来指导实践的心态和做法,酿成了一种“学究谬误”:即将自己用来说明实践所建构的模型倒置为各种实践的根由。即便依循学术规程而得出的研究结论,其作用也是有边界的;而这种“学究谬误”与“上帝句式”理当予以批判和摒弃。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争是一个“劳而无功”的虚假性命题。教育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之争只是重复了哲学的工作,而没有真正意识到这场讨论的根本意义所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讨论,其本质是一种基于理论与实践承担主体的价值诉求和价值期望的辩护方式。因而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其关系究竟如何,而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究竟应该“何为”。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展开的,并且以自己的功能影响着社会环境。搞好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要研究这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教育发展史上,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我们在处理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上问题上,往往出现“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各执一端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教育领域虽然克服了上述现象,但却普遍存在着强调社会因素对教育作用的同时,却又忽略了自然因素对教育的作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然因素的作用。因此,本文就教育生态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张性"辩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双方内在都有“摆脱”对方的需要。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既亲密又疏远的关系保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呼应和反思、批判。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合法的脱离”。企图克服、否定、抛弃这种“脱离”是科学理性僭越在教育中的表现。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保持一种批判性的距离有助于解决教育理论和实践间的经院式的纷争。  相似文献   

7.
谈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型”,首先要认识现有的教育是什么“型”。自近代史的序幕拉开,中国教育一直是在“近代事件”、西方“形”、和中国“神”的抵牾中生成和发展的;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型”,要在“近代型”的基础上,在中国“现代事件”和教育“现代精神”的耦合中发生。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概念直接与卢梭的教育理论联系了起来。人们常常认为,是卢梭“创立”了现代教育,或至少是其最具影响力的前辈。本文认为,“现代学术”或“实验教育”是在17世纪晚期的“古今之争”中加以讨论的。这场历史性的重要争论过后, 教育和学术便与现代科学的开放经验联系了起来。与这种传统相对照,卢梭并不是一位现代作家。将他的教育概念作为19世纪末所谓“现代教育”或“进步教育”的基础, 这实在是太矛盾了。进步教育的意象被儿童心理学、尤其是被认知发展理论所强化。卢梭克己自制的“消极教育”概念在很多方面与这些观点相对立。  相似文献   

9.
该文认为,当代影视艺术本科教育应当定位于培养善于创新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必须贯彻“四个并重”。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传授、自我拓展、实践转化”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落点在实践转化,要大力优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0.
归结为对受教育质量与规格规定的“教育目的”只是多种教育目的概念中的一种,它的缺陷是忽视了教育的生活特性,排斥了儿童当前的幸福。这种忽视与排斥是隐性的,接受了这种教育目的概念就接受了它的缺陷。要消除这种隐性缺陷,唯一的办法是重建教育目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考察数学教育的本质,可以很容易地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数学教育是关于思维的教育.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改善学生思维的品质。下面结合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中的几个片段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产业化"论争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中国,“教育产业化”颇有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教育产业化”的理论背景、实际现状等的分析,就中国“教育产业化”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惩罚,可以有多种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不当惩罚产生的消极效应使很多教师以否定的心理偏执看待惩罚,贬低惩罚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认定它是不道德的教育形式,因而谈“罚”色变。于是,惩罚成了人们飞短流长的是非话题和教育管理难以通过的“瓶颈”,教育工作走上了“赏识教育”的“独木桥”。这种失去一翼的残缺的教育难以凝聚整体教育的强大合力,必然影响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育,带来诸多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对“生活即教育”与“教学做合一”关系的两种看法,源于两种不同的假设,一种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全部来自教育实践,一种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这两种看法各有其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一种新的看法是,“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德育理论,这种看法要求对“做”的内涵做出全新的解释,即做事与做人相统一。本文从分析陶行知在真伪知识以及真理问题上的看法入手,阐释“追求真理做真人”中,“真”与“真人”的内涵。认为陶行知有自己的德育理论,他的道德境界蕴含在知识与行为相统一的教育理想中,蕴含在通过做事学会做人的德育理想中。  相似文献   

15.
论"新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个开放、互动的复杂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关涉高等教育中的教师教育改革。当下,基础教育改革初步完成了“理念更新”、“课程重构”,正在向“教学改革”推进,这为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基础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不仅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现实依据,也是教育理论教学和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动力。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但实践教育不能只是对技能技艺的学习。更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品德能力等内在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内力”是实践教育的基础。要实现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必须研究培养学生“内力”的实践教育方法,以及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南海 《职教论坛》2008,(5):44-45
目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与“中职硕士”的使用均比较混乱。这种情况不利于“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一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的专业学位教育形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是一个特称命题,“中职硕士”也是指一个特定的在职攻读某种特定学位的学员群体。  相似文献   

18.
顾烨 《考试周刊》2011,(64):204-205
作者结合“播音与主持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三个方面谈了“自我体验式教育”理念在社团活动中渗透的一些感悟,并就“自我体验式教育”对社团活动有效开展的价值与意义作了陈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从来都是科学理论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也鲜明地体现了这种统一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要切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出现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科学与理想相脱节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朱红春 《课外阅读》2011,(12):346-347
语文教学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育目标,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讲”与“练”上下了很大T夫,力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课堂中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加上文言文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遏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僵局,许多学生谈“文”色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