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怎样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怎样评价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意义及其内涵的历史演进?怎样评价五四时期反对封建文化思想的斗争?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历史传统?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于近日采访了北京大学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课题组首席专家、召集人沙健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工作,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现就五四运动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若干问题,作一概括的介绍.一、五四运动发生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问题这个问题史学界有三种看法:(1)五四运动的产生是自发的.(2)五四运动的产生就其本质意义上说,是中国人民自觉运动的开始,这就是说五四运动是自觉的.(3)运动在其最初爆发的形式上,虽然带有相当大的自发性,但整个运动的产生却不是自发的,而是人们有意识地长久活动和准备的结果.二、关于"联省自治"的评论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很多且研究很深入.但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语言文化,却鲜有人从历史的角度论及.事实上语言文化上的革新,对文化的传播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其本身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白话文运动"以及"注音字母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努力.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使汉语走上了"言文一致"的道路,使我国注音字母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扩大了影响,壮大了声势,并造就了我国教育与文化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4.
一九一九年在我国历史上爆发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而五四运动前三年所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则是这场伟大政治运动的先导,它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起着思想启蒙的作用.一九一五年的新文化运动高举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向着封建专制和迷信盲从思想所进行的猛烈冲击,为五四爱国政治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在我国首先揭起民主和科学旗帜,并站在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5.
关于五四运动的性质问题,朱务善先生在《五四革命运动是否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文(见《历史研究》1962年第四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朱务善先生说:“五四革命运动既不同于包括辛亥革命运动在内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又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式”。“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主义运动中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阶段,它揭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为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开辟了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但还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尚未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阶段。”总的来说,五四运动的性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里,朱务善先生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伟大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是人民解放、国家振兴、民族崛起的历史性起点。在五四运动80周年到来之际,怎样纪念五四运动,特别是怎样正确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本质,怎样弘扬五四的民主科学精神,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  相似文献   

7.
"五四"后,随着"新文化运动"一词的产生,出现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热烈讨论。时人在概括身在其中的新文化运动本质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现实政治的关系以及中国的根本出路等重大的问题,并合乎逻辑地引出了关于运动发展趋向的三个不同取向:普及文化、提升学术与转向社会革命。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三者虽不应等量齐观,但无疑都有自己的合理性。新文化运动不仅催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善果;从长时段看,新文化运动依文化发展自身的逻辑,沿着普及与提高两个向度纵深发展,以至成为常态,有力地奠定了现代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基础;从广阔的视野看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可以说,它同样为中国现代文明政治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长期起作用的"非政治的"即文化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车轮转瞬之间将驶入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的鼓角声中正信心百倍地走向未来.然而,人们不会忘记,在即将逝去的二十世纪的初期,千万名热血青年曾肩挑民族大义、心系祖国前途,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五四运动,从而在中国现代史上产生了一个青年人的光辉节日——五四青年节.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庆祝五四青年节这个生机勃勃、充满青春活力的节日.我们应该想一想,当今的青年一代应向五四时期的青年们学习些什么呢?那段辉煌的历史留给了我们哪些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为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回报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的主持下,全国高校纪念“五四”七十周年“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回顾与前瞻”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4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与会的90余名代表就五四运动的历史估价、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以及中国当代的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一)关于“五四”精神与五四运动的历史估价。大多数与会代表认为,五四运动是中  相似文献   

10.
高中历史选择题的解析,很多人都采用文字解析,这种解析的弊端是不直观,有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不易讲透,所以我在讲解高中历史选择题时多采用图式解析,这样就可化难为易,一目了然。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间的关系图式解析请看下面例题例1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是()A.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五四运动的促进C.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D.十月革命的影响例2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的是()①辛亥革命②十月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五四运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④例3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表…  相似文献   

11.
对“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人们往往是这样解答的: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军阀政府的妥协卖国造成的民族危机,这个运动的导火线则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整个答案没有涉及新文化运动。有些党史或革命史教科书,讲到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只把它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联系起来,只讲思想启蒙运动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至于思想启蒙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没有明确交代。上述情况表明,新文化运动同五四运动的关系,在一部分史学工作者的观念上是不够明确的。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之后学潮的频繁和复杂促使部分学人对五四运动的政治和思想文化价值进行区别性重估,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被视为一体,思想文化的革新被置于中国社会改造中的突出地位;他们对五四运动的思想文化意义的解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五四运动的复杂性,而且提出了一个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很具启迪性的问题思想变革与政治变革哪一个更具优先性。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历史性变动的关键。历史上的"五四"包含几个层次的运动:一个是文化革命意义上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它实现了中国同西方文化的接轨;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个文学上的"五四"新文学革命,它诞生了中国新文学;当然还有一个从北京的学生运动开始发展为全国性的"五四"爱国运动,不但迎来了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也诞生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并导致一个政党的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对于这样伟大的运动,是无论如何也否定不了的。但是,如何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是经常用来标识五四运动的性质及特点的重要概念。对“五四”的上述定性进行历史解读,并认识其影响,会发现:五四运动期间,已经有人称之为“爱国运动”了,这个称谓是“五四”的最有实际意义的遗产,影响至今;五四运动时期,尚无人称之为启蒙运动,它是后来才出现的,是以“古为今用”的方式,用来应对现实问题的产物;五四运动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也是运动期间的事,并很快在西方广为人知,可在史实和逻辑上均面临着一定困难。对五四运动的上述定性进行历史解读,展现九十年来国人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评价的发展变迁,有助于加深理解五四运动,也有助于加深理解近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史。  相似文献   

15.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谁手里?”有记者这样采访一群中学生。“不知道哦,我只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还没有开始传递!”这可不是校园幽默。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文化多元时期,有许多壮怀激烈的记忆,正日渐从我们的脑海中消退。红五月到了,是不是该从尘封的记忆中,找出一些片段来重温?是不是该找找那熊熊燃烧了几十年的五四火炬,而今在哪里?在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八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在五四运动中和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宏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如同战败国一样,...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副刊的发生发展自始与文化运动密切相关."五四"时期,为了进行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导致了人们对副刊性质和作用的新的认识,从而带来了副刊的变革.从"五四"时期湖南<大公报>副刊的嬗变,我们可以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它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可以了解它对"五四"新思想、新文化的宣传,从一个侧面窥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湖南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极大丰富和激烈碰撞的一个关键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争社会主义三种教育思潮.民族主义教育思潮因其自身局限和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并未得以实现.但民族主义教育思潮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采取虚心学习的态度,关注人在革命时期的发展问题,这对中国当代国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五四运动都是一次极其伟大、极其深刻的历史运动,而且是一场文化运动,其意义对于中国来说,绝不亚于文艺复兴之于欧洲.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在纪念这个伟大节日的时候,我们特别怀念那些社会主义的文化先驱.  相似文献   

19.
一、本时期文学概说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中国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文学历史阶段是伴随着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而来的.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侵略,内忧外患,中国仍处在黑暗之中.接受了西方新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深深认识到旧文化、旧思想严重阻碍着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新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在福州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其意义十分重大。值此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之际,笔者特写此文以示纪念。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福州,福州青年学生立即响应,并于5月7日举行游行。7日早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