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教师教育研究》2016,(2):45-50
上海教师入职教育规范化培训体系要求师范院校或其他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毕业、在中小学首次任教的人员,在职业生涯的第1年,以见习教师的身份在聘任学校与分派的基地学校接受为期一年的规定内容的培训。该体系在组织管理、培训内容、培训机构、带教师资、培养方式、考核评价与考核结果方面均彰显出与以往体系的不同特点。入职教育规划化培训体系在带给见习教师\"脱胎换骨\"般的成长的同时,也使见习教师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与培训带来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在关注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以后,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对新教师开展入职教育。我国开展对新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已经多年但并未形成制度,近年来教师入职教育呈现出以学校为中心的新趋势。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在于中小学校在师资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国外校本入职教育的影响,形成的特点主要是以改善教学行为为主要内容、以"师徒结对"为主要形式、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今后的发展要全面规划校本入职教育的内容,避免片面化;完善校本入职教育的模式,避免单一化;建立多方参与的入职教育体系,促进校本培训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的核心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对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对新入职教师的意义以及新入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并根据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着重探究了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以及提高新入职教师的反思能力,积极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促进其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教师流失率的增加以及从教前几年教学经历对教师专业发展生涯的影响,决定了入职教育是美国教师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新教师的入职教育,现已形成了一个包括定向课程、支持和帮助、培训课程、教师评价等四个方面的较完备的体系,并成为美国教师教育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概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姜娜  许明 《教育科学》2002,18(4):54-58
作为英国师范教育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的建立不仅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渡阶段,即新教师的入职培训阶段,很好地完成了新教师向职业教师的过渡,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本文拟从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建立的背景和原因、具体实施以及积极意义等方面加以叙述,以便从中了解英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彭景 《教师》2019,(17):90-91
加大对新入职教师的教育专业化培训,探索一套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新入职教师教育专业化培训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提高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重点对新入职教师教育专业化培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具体分析了当前新入职教师教育专业化培训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构建新入职教师教育专业化培训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入职教育蓬勃发展,被视为初任教师进入教学专业场域的必经部分,并一致认同入职教育的展开与教师留任、教师效能有关。美国教师入职教育在各州、各学区的施行虽不尽相同,但由各州教育主管部门、以美国新教师发展中心为代表的非营利性机构研究机构所倡导的评价体系大多涉及以下内容:评价初任教师、导师、行政管理人员等参与对象;勾勒评估框架,评价入职教育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结果与成效等整体全貌;评价入职教育政策,对全美各州现行入职教育政策进行回归分析,提炼关键要素,拟定参考标准等。  相似文献   

8.
刘飞 《四川教育》2012,(9):11-13
新教师入职,不仅新教师自身要做好准备工作。学校也要给予相应的培训与教育。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典型而有成效的做法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试论教师入职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教师入职教育是指为初任教师提供的为期至少一年的有计划、有系统而持续的支持和帮助。入职教育是一体化教师教育的第二阶段,是沟通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桥梁。有效开展教师入职教育应遵循本位性原则、时间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经验性原则和协作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初任教师是教师由教学专业学生走向教学实践的起步阶段,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阶段。入职期是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初任教师能否获得顺利的入职教育,直接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如何对初任教师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入职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在分析我国初任教师所接受的入职教育的实际情形的基础上,结合初任教师的实际和入职教育的作用,对我国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师范专科学校作为我国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师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师范专科学校的危机进一步加重,师范专科学校向何处去?是取代原有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还是升格为师范学院继续培养初中师资,还是另觅出路?笔者参照欧美一些先进国家师范教育的发展改革趋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也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当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从中学英语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其实现的问题,旨在帮助中学英语教师迅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挑战。  相似文献   

13.
关于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导师指导行为的现状,结果表明:导师与研究生见面交流的频度和效果有较大缺陷,导师的指导方式和自身素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严格导师遴选,建立导师工作规范,加强导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导师队伍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省属师范大学办学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学办学定位是指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学科性质定位、服务方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等多个方面。办学定位对大学发展与建设具有导向、凝聚和动力作用。省属师范大学属于以专门培养地方基础教育教师为主要任务的地方性高等教育机构,在我国进入教师教育转型期,教师教育呈现开放化、专业化、一体化、终身化等趋势的背景下,省属师范大学办学目标要具有前瞻性,突出自己的特色;其办学类型与层次要符合学科比例和科研规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要体现时代性和区域性。因此,省属师范大学应走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与物理教师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把课程目标定位于满足学生发展和终身学习需要和为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并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新课程认为课程是学生获得体验的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交流和知识建构的活动。我们应根据高中物理新沟程取向,构建物理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新模式的采用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会引起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文章从学生,教师对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适应和对语言活动的不同认识探讨了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指出网络教学新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取向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取向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对认知过程取向的认同度最高,但也不排斥其他四种取向;男教师比女教师更倾向于学术理性取向;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认知过程、科技发展、社会重建、学术理性取向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在科技发展、人文主义、社会重建、学术理性取向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学历的教师在科技发展、人文主义、社会重建、学术理性取向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教师的新课程培训状况对科技发展、认知过程、社会重建取向有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的课程研究与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Teaching has become a very challenging profession with the requirement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individualised instruction in large and diverse classes. Problem behaviours displayed by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exacerbate the difficultie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and intense in physical education, where students are exposed to extreme emotional situations under physical demands. Classwide peer tutoring (CWPT) is an evidence‐based teaching strategy that involves programmed interactions between peers and holds promise for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at risk who display antisocial behaviour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CWPT in third and eighth grades in a K‐12 inner‐city charter school in the USA, directed towards students who have special educational and social needs. First, the two CWPT applications are described. Second, authors share the students’ reactions to the pedagogy. Third, based on students’ responses and the teacher's accumulated experience delivering CWPT,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tailor CWPT better to each of the grade levels.  相似文献   

19.
小学文化课课外补习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小学文化课补习的现状为:课外补习主体低龄化与边缘化,课外补习规模不断扩大,课外补习内容超前、目的单一,课外补习教师队伍复杂,课外补习导致学校教学陷入"怪圈"。家长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攀比是小学文化课课外补习发生的心理诱因;现行教育制度不完善是小学文化课课外补习产生的制度诱因;相关教育政策的误导与冲突是小学文化课课外补习产生的政策诱因。解决小学文化课课外补习问题的对策为:促进学生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建立课外补习的市场准入制度;充分整合公共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0.
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是主体。而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缺乏课程意识,缺乏研究意识,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人际合作的能力。对这些问题只有清楚认识,才能有的放矢,适当解决,才能促使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