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婉  郑义海 《高教论坛》2023,(8):80-83+97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双一流”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研究通过对全国36所“双一流”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双一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根本遵循、以多元化培养模式为运行方式、以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目标、以提升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的逻辑构架,形成了以集成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融合式的课程教育体系、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主的全方位地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深入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江苏行业高校发展规模大、基础好、质量优,是最有条件建设"双一流"取得成功的省域之一。通过分析江苏行业高校学科建设的现实基础,概括其发展特点,总结先进经验,凝练江苏行业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兼具普遍适用性和区域特征性的方向、标准和路径,为江苏实施高教强省战略、完善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教育与高校国际化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学生教育是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必然产物。近几年来,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发展留学生教育,必须扩大国际知名度,提高教学质量,扩大留学生生源,建立高素质的留学生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同时,重视留学生教育发展战略、国际留学生市场、国际人才培养、国际教育资源开发的研究,鼓励地方政府、企业资助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设立奖学金,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学习。  相似文献   

4.
教育国际化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国际化是2l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它对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世界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表现在:突出培养目标的国际化,重视外语教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全球顶级大学计划”的背景下,相关日本高校正逐步实现“全面的国际化”。以奈特和德怀特的“国际化过程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对入选“全球顶级大学计划”、排名世界前100的五所日本高校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这五所日本高校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理论理性,在国际化意识塑造与承诺表述、国际化规划布局、国际化工作的执行、反馈与评价、加强措施等五个方面,形成了有效的逻辑关联与行动呼应,能够较大程度地确保国际化发展的效度与可持续性。我国“双一流”高校可适度借鉴日本高校的相关经验,在建构适合自身校情和学情的国际化方法论体系、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范式、重塑以学生为中心的国际化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探索,不断完善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化能力的方法与路径,为真正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可持续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捉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实践中,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仍有提升空间,主要是惠及范围有限、运行模式简单、资源配置不均衡,师生主体地位不强,教育效果有待提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以"一流"标准和更全面的视角看待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加快建立供给侧和需求侧间的沟通对话机制,搭建高校间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平台,突破"两线分立"思维,协同推进师生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陈旭  谢斯烨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4(1):118-121,123-124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化的发展在新时期下具有重要的使命,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既是顺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理念,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桥梁,更是深入实施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力,为着力推动“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构建现代化新湖南提供高质量人才。通过对湖南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可以从以稳带促、以量提质、资源协调等方面推动来华留学规模壮大、中外合作纵深发展以及激发国际化师资队伍潜能,并以多角度为切入点优化培养模式,为提升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校国际交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确立国际意识,变内向型思维为外向型思维、国际型思维,加强大学间的“强强合作”,同世界一流大学接轨。  相似文献   

9.
在地国际化深度拓展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外延。无论是基于价值意义还是工具意义,在地国际化与中国的“双一流”建设具有较高的“耦合性”。推动在地国际化实践理应成为深化“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议题。“双一流”高校应以“全面的国际化”为实践目标,既要基于传统范式寻求更高质量的资源积累与能力提升,又要从理念和实践形式上强化创新与变革意识,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学习体验与加强国际化发展的治理能力为根本依归,推动在地国际化实践的体系化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相似文献   

10.
"双一流"建设给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理念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新要求。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全面促进,成为支撑"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要通过推动研究生海外留学纵深发展、课程体系"在地国际化"、校际合作"溢出效应"、导师队伍国际化和质量控制强化,形成支撑"双一流"建设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发优秀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吸收海外留学生至关重要,世界各国高校都在努力开发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课程。英国利物浦霍普大学用跨模块的方式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模块化模式,并通过创造国际化氛围、给学生和教师营造开放的互动空间、合理安排课程评价、重视学生的同伴反馈等方式来应用国际化课程模块化模式。英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模块化模式能够在对课程国际化的理解、高校教师的培养、学生经验的注重以及国际化课程的评价等方面为我国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追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冷战结束为界点,分为两个阶段,且两个阶段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兴起与发展阶段,政治意识形态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因,发达国家处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位置,师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要素;在新阶段,经济利益等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动因,发展中国家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增长点,信息互通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要素。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人才流失严重;文化殖民倾向和商业化倾向严重;国际化和本土化存在冲突。中国要充分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特征,因势利导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化的深化,其变化的标志在于澳大利亚大学的不断国际化、私有化和多样化,其变化的活力在于独特的商务、学术、服务的三位一体模式,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在于"布里斯班宣言"的扩展.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首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进行了讨论;然后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最后提出在国际化进程中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十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背景、内容、标准、动力、策略、目的与意义、主体与客体、国际化与民族化以及实践性课题等十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文章探讨了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动因和推进措施,并论述了在无边界高等职业教育市场条件下,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种种表现。  相似文献   

17.
唐艳  杜祥培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1):26-27,76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教育全球化的挑战。而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此,我国高职教育要加强与国外高职教育的合作办学,加强高职教师自身的素质建设,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大力发展与完善高职教育的留学生服务体系,完善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法律法规等,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文化因素无处不在。必须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特性的前提下,加强文化了解及认同,整合不同文化,促进文化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的高素质的高级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从创新办学理念、办学机制、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和管理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加入WTO以后,不仅大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了一个很好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虽然在短期内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从长远看,积极影响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当前,在“入世”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注意几个问题:灵活运用WTO条款、积极出口教育服务和大力提高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