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总是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配合,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补充,家庭教育是基础.加强学校同家庭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家访作为沟通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对教师和家长有的放矢地教育和辅导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往往有部分教师总是习惯于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把家访作为向家长告状的手段,使家长和学生谈虎色变,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师请家长,家长打孩子,孩子恨教师"的教育恶性循环,不仅起不到家访应有的作用,相反还造成了学校与家庭的对立.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班主任家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只满足于子女"有学上",更要求"上好学"。家长眼中的"好学校",要求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学校管理过硬、教育教学质量高。条件稍好的家庭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入城里的"好学校",城中村学校被严重边缘化,生源流失严重,教育功能被弱化。探索城中村学校走出办学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双转型"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亦水涨船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亦发生着明显变化。同时,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需要学校与家庭加强联系,改善共育模式,提高共育力度,增强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4.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一位家长的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入学以后,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重教育下.作为家长,你意识到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中应与学校的教育保持一致了吗?  相似文献   

5.
张萍 《成才之路》2013,(30):9-9
长期以来,教育似乎存在一个误区,很多家长往往把孩子的成长成才只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认为教育的好坏取决于学校教育的成效。于是,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成了很多家长的的首选。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学校、家长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待事物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从教育子女这个角度讲,家长同学校一样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单纯依靠学校或单纯依靠家长,是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因此,只有开展家校合作,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为此,我们在"家校合作教育"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季春艳 《教育》2015,(5):67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但近年来的现实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自己就认为没有什么该做的了。于是,就形成了教育做无用功的状况。为此,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把引导家长学会教育孩子放在重要位置,并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下面谈一谈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让家长发现自己不可替代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如果没有家长  相似文献   

8.
正"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起点,学校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都是残缺的。然而,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加,家长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教育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长表示根本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交流。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9.
施忠明 《上海教育》2016,(Z1):68-6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如果与学校教育相左,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辛辛苦苦的教育成果将会前功尽弃。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学校、社会、家庭必须连成一线,达成相同的共识,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发展方向,有共同的人生构想。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不会走弯路,我们才不会误人子弟。基于以上现状,我们把"家校有效互动"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心点、着力点,通过系列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力求达到"三共":"共识",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齐头并进;"共享",即收获孩子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学校的教育首先是家长的教育。任何国家和地区教育的三大介体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在我国往往把教育的介体单一片面为"学校教育"。忽略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对家庭教育的忽略,导致家长个人责任的淡化,把教育的责任直接推到了学校,发生问题一味的追究学校、老师的责任,绝大部分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体会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重要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生活中,很多良好的品质培养,良好的习惯的形成,良好性格的形成都和家长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家庭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长要为孩子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家长要把好家庭教育这一关,对待有问题的孩子,要分析原因,有的放矢,对诊下药,使其真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薛伟东 《甘肃教育》2014,(24):22-22
正有好多家长,谈及孩子上网就怒气冲天,怨声载道。抱怨孩子不听话、管不了、管不住,抱怨学校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其实,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一、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1.家长认识偏颇,孩子精神空虚。好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责任,至于家长,只要把孩子照顾好,身体健康就足够了。很多家长只顾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然而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他们或只重养不重教,娇惯溺爱,或方法简单粗暴。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学校教育学生互相谦让,却经常听家长教育孩子:"有人打你,你就打他";学校教育学生爱劳动,家长却担心自己孩子吃苦受累;……这样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相协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与社会最早的接触点,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都与家庭息息相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以独有的方式给孩子以最早和最持久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就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家庭教育的成败,对优化孩子的道德修养、精神风貌、文明程度、性格特点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子女的教育已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但是许多家长由于自己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上的不足,以致在子女教育中遇到了许多困惑,有的甚至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5.
<正>自从有了学校教育以来,如何有效进行"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家校合作"至今仍是个难点。不少家长误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学校应该保证把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而学校、教师则埋怨家长不配合导致学校教育的作用被削弱,甚至被抵消了。因此,面对家校共育出现的问题,我们唯有积极应对,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将"家校合作"高效地开展好,才不辱培育下一代的共同使命。一、营造合作氛围,欢迎家长共育假设你是一位学生家长,当你步入孩子  相似文献   

16.
杨勇 《中国教师》2009,(Z1):500-501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育人的摇篮。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就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核心,具有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在教育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作为孩子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  相似文献   

17.
家长朋友:这封信,我想和家长朋友们探讨"家长怎样主动和老师配合"的问题。教育孩子特别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近些年,学校从关门办学发展为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大量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然后又进一步认识到家长也是教育的主人、教育的生力军,开始走向学校和家长的合作。在家校合作中,我为什么强调家长要"主动"和老师配合呢?  相似文献   

18.
李阳 《辽宁教育》2004,(4):34-37
三、学校老师:家长把孩子的语文学习交给你 多数家长将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寄希望于学校老师 毫无疑问,学校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渠道,特别对于专业性较强、分工明确的学科教育而言,学校及其教师更是孩子们系统获取知识的主要依靠。不能说孩子们上学单纯是为了接受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但这应该是孩子们来到学校的主要目的,也是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学校,国家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随着素质的发展,学校教育抓得很紧,学校的"三关"工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在学校中占了相当的分量。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为了生计,长期在外打工,对孩子的交流太少,家庭教育十分缺乏。一些留守儿童家长把对子女的教育只寄希望于学校,自己却成了教育孩子的"远方看客"。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有义务和责任。因此,家长们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倾心培养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在此,我对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20.
错误:“孩子,什么都不用你管,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这是很多家长常说的一句话。很多家长只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家庭和学校沟通的惟一目的就是配合学校抓好孩子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