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新 《湖北教育》2007,(6):54-54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教材第六册《画中的线条》一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线条的作用力和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充分地感受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无穷魅力。对此,作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任务: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要想画出一幅漂亮的画是离不开变化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的.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直线和波浪线,让学生说出不同的两条线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觉.(波浪线比直线更具有动感.)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运动,本课将学习有关"a basketball game"的词汇和句子.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结合他们自己喜爱的运动员和比赛场面来学习,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难度,使学生容易掌握. 2.学习者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学分析本课是人美版北京义务教育教材第八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套教材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植物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用线条表现植物间的穿插、遮挡关系,以及不同朝向和不同翻转角度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线造型的能力。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它们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熟悉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设置动画效果》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28课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能制作、浏览、放映静态幻灯片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前几节课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幻灯片切换的设置方法及自定义动画的方法,赠强多媒体作品的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制作演示文稿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材分析线条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线条不仅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描绘物体的明暗和质感,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传达作者的微妙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探索、感受线条的魅力。1.教学内容通过欣赏生活中的线条,初步感受线条的灵活多变,并尝试用适合的线条表现不同的物体。欣赏交流艺术作品,进一步感受线条的魅力。尝试用不同的笔画出不同形状的线条,充分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合理掌握线条的丰  相似文献   

7.
本课是人教版第五册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及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对如何作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本课的学习是对前两课内容的巩固与发展。本课应着重解决进位如何处理,才能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单纯的数字计算,没有学生学习的问题情景,缺乏学生真正活动的机会。如果按教材提供的素材安排教学,既容易使学生失去计算的兴趣,降低学习的效率,也失去了乘法的应用价值。因此,本课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及社会实践,通过一系列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培…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苏教版第十册第15课《线条的魅力》。这是一堂造型表现课,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受线条的魅力。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与工具材料的关系,充分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用线条表达情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运动,本课将学习有关“abasketball game”的词汇和句子。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结合他们自己喜爱的运动员和比赛场面来学习,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难度,使学生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童话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和表演兴趣。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朗读和吸收内化的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好看的线条     
一、教材分析《好看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美术试验教材第二册中的第三课。本课是一节想象创造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条,并且表现它,从而使他们较容易地运用线条去进行画面的创作活动,体验线条造型的乐趣。二、教学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各种  相似文献   

12.
张晓 《江苏教育》2014,(22):33-34
<正>一、教材分析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模块,安排了学生感兴趣的漫画这一内容,并作为其中的一个画种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根据本课的内容,笔者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并确定"用漫画记录我们的生活——肖像漫画"为课题。本课的主要意图是通过观察、记忆分析人物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结合漫画造型夸张、内容有趣的特点,让学生学习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尝试漫画的创作,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说明:《雷雨》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文章。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写景文章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童话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和表演兴趣。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朗读和吸收内化的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 本课是"政权分立"中的一个代表课,通过学习该课,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该课重点是三国鼎立的形成和两大战役,难点是对战争胜负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情趣",词面看是指情感与兴趣的综合。《现代汉语词典》对"情趣"的释义是"性情志趣"或"情调趣味"。当情趣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词时,这里的"情趣"则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情感和趣味,包含学习的兴趣、理趣、志趣,以及与学习内容、过程相关的情感。"情趣课堂"是一种使学生感到,是生动活泼、智慧流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笔者在备课时充分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及这样设置的原因,再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几个步骤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7.
仝春芳 《成才之路》2009,(17):93-93
一、搞好课前预习,培养学习动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连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作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所谓"微阅读",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进行短时、有针对性、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阅读活动。它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启迪思考,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道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微阅读既要简明有效,又要突出重点。一、阅读目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目录,可以让学生了解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本单元和上下单元之间的关系,本课和前后课之间的关系。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权益"共有三课"少年的权利""谁为我们护  相似文献   

19.
教材内容: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四册第四课(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从小就和妈妈在一起,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学生都接触过彩泥塑型的学习,对人物、动物的造型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课在作业的难度上略有提高,既要表现出动物的特点,又要  相似文献   

20.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的种子》一课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种子贴画活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在课上学习的关于种子的知识,收集并认识更多的种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本课重点:指导学生制作种子贴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