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同情—作为个体心灵体验的人类本能,被亚当·斯密所设想的公正旁观者推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层面,并外化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得以和谐稳定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同情"—社会秩序形成的情感基础这一独具特色的人性论假设出发,探索通过怎样的内心机制对同情合宜性进行恰当地道德评判而引导出的社会赞同的行为,从而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2.
雷桂敏 《文教资料》2021,(3):126-128
《道德情操论》作为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情观贯穿始终,对今天进行道德建设仍具有启发性。“同情观”启示我们: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建立公正的奖惩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亚当·斯密的道德同感说是在休谟道德同情说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不仅是道德发生的基础也是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同感"是通过"公正旁观者"的想像,在经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同感"的作用是对他人行为和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4.
同情心是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一书的出发点。以同情心为起点,通过阐述同情与合宜性的概念、同情情感产生的原因及过程,从而导出道德品质的确立。在抛弃亚当·斯密主观主义色彩和历史局限性的前提下审视其同情理论,对遏制我国目前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现象,改善道德状况,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同为经济学家以及伦理学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人类天赋人性的基础.在“利己”与“利他”两者博弈的过程中提出同情产生的两种方式,并以“公正的旁观者”作为“利己”与“利他”两者之间的调解.他的人性论观点启示我们在看待教师专业伦理时要从教师个体的利益出发进而上升到社会道德层面,且教师深层次的伦理关照来源于对教育对象情绪和情境的观察.相应地,教师要以“公正旁观”的视角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6.
火花     
温家宝 《学习之友》2006,(10):14-14
大家都知道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但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却很少有人读过。他在这本书里写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是发展,第二是协调发展。我们要特别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对“公正的旁观者”的讨论贯穿于《道德情操论》的始终。如同他经济学理论中“看不见的手”的一样,“公正的旁观者”是其伦理学理论的一个具有奠基性质的核心概念。本文拟对其进行论述,并试图探究其对高校德育工作中大学生自我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的良心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心是居于行为者内心的"公正的旁观者",他根据合宜性法则对自我行为进行道德评判,而且这种评判的影响和权威是巨大的,它促使人们追求行为和品质的合宜性,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从而成为配享美德的人。  相似文献   

9.
性、道、教及其相互关系,构成治道亦即政治经济哲学的基础。韩愈用《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纲维《原道》全篇:以"仁义"为天命之性,"正心诚意将以有为"为率性之道,"礼乐刑政"为修道之教,构建出一套性、道、教三位一体,内圣外王的国家治理学说。无独有偶,千年以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同情、合宜、仁慈、正义的理论体系与韩愈的学说高度近似,印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共通规律。  相似文献   

10.
这次的汶川地震,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去过那片土地,也不见得有亲戚朋友受到灾害影响。但是几乎所有看着电视、报纸的人,都会立即从内心升起一股同情,是和那些受到伤害、失去亲人的受难者一般无二的痛楚。这种痛楚让我们坐立不安,寝食不宁。捐款、献血、直接奔赴灾区救灾,那几乎全都是人的本能。在这种灾害面前,大家抛弃"他者"和"自我"的两分,也几乎不需要"公正的旁观者"就能让自己的内心和灾区人民的内心相沟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出发,阐述了道德的起源——同情心的产生过程和成为一个公正"旁观者"的必要条件,强调了制度保障对于激发社会同情心的必要性,并指出在激发社会同情心和进行道德建设中制度设定的方向、依据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亚当·斯密的自私(利己)与同情(利他)两种人性观的辩证统一,其实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一种在自然和社会领域自发的力量,是蕴藏在人的自然本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内在的自然伦理秩序。在社会道德领域,它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社会经济领域,它诱导到全社会利益秩序,自发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分配。自私(利己)与同情(利他)两种人性观的辩证统一是亚当·斯密哲学的精髓,也是市场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美德的产生需要行为合宜、同情得宜、激情适宜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则没有对上述内容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应依据美德产生的三个条件展开。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运气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人类的道德生活?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诠释了"结果运气"对人类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评价产生的影响。运气影响行为结果而产生的某种情感不规则性,使人们在功过判断中存在一定的偏见,也与抽象反思的"公正准则"之间产生了裂缝,而这种不规则性却具有自然所赋予的目的和效用。斯密对运气与道德关系的论述,加深了对人类道德本性的理解,也丰富了道德运气问题的当代论争。  相似文献   

15.
温旭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2):54-57
"斯密悖论"指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利己心为核心的经济人和《道德情操论》中以同情心为核心的道德人之间的矛盾。一个半世纪以来,国内外学界围绕着这一"悖论"的研究持续不断。借助古诺模型的方法对"斯密悖论"中的经济人与道德人进行博弈分析,试图提出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统一体——经济道德人。  相似文献   

16.
关耳 《教育艺术》2006,(4):60-61
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大师,他的《国富论》尽人皆知,但作为一个伦理学家,他的《道德情操论》,却很少受到关注。关于“谨慎”的论述,就是其中脍炙人口、充满智慧的一个精彩论断。亚当·斯密认为:“个人的身体状况、财富、地位和名  相似文献   

17.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斯密以其《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部巨著奠定了他在伦理学和经济学上的历史地位,也正是源于这两部著作中对人性的论述所呈现出的不一致,才构成了“斯密问题”。通过“斯密问题”的诠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人”与“道德人”二者的统一,阐明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合道德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道德的支撑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爱的教育     
爱是人性的基石,道德的根基,是一个人的修身之本、立业之基,是“人之为人”的起点。爱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共通的情感。爱心是这种情感的载体。心中有爱的人仁和宽厚,充满同情,乐善好施,扶贫帮困,见义勇为,他们爱自己、爱他人、爱身边的一切,爱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只有懂得爱的人,才可能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爱。爱是人类共同共通的情感,是推动社会进步、世界和谐与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因。《论语》中多处讲到  相似文献   

19.
亚当·斯密是英国杰出的古典经济学家,《国富论》是他留给人类的不朽名著。这部著作富含教育经济思想。文章从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教育与就业的关系以及教育成本分担四个方面分析了斯密的教育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20.
"对教育要做完整的理解,不能回避、抽离情感层面。离开情感层面,教育就不可能铸造个人的精神、个人的经验世界,不能发挥大脑完整的功能,不能保持道德的追求,也不能反映人类的人文文化世界。只有情感才能充当人的内在尺度,才是教育走向创造、实现价值理性的根据。"这是朱小曼老师在《情感道德论》专著中的基本思想。一个完整的人,他的内心必须是健康的,情感必须是丰富的,否则,将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虚脱,甚至被社会所抛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