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大运河嘉兴段的2个遗产点分别是长安闸与长虹桥;6段河道是苏嘉运河、嘉兴环城河、杭州塘、崇长港、上塘河、桐乡崇福—余杭塘栖段。目前嘉兴的运河申遗点、段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本文作者为嘉兴日报记者。他于2009至2011年孤身行走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出发,沿大运河北上,分别采访记录了浙江段、苏南段、苏北段、山东段、河北段、京津段的京杭大运河现状和  相似文献   

2.
韩笙 《文化交流》2013,(11):2-5
2013年9月27日,在扬州召开的2013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上,大运河申遗力唁员透露,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国际专家,近日正式完成对中国大运河全线132个遗产点和43段河道的现场考察评估。  相似文献   

3.
西湖:包容文化与展示美丽 2011年6月24日,随着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执行主席戴维森·赫本敲响手中的小槌,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杭州西湖申遗成功. 申遗成功一年多来,生活在西湖边的我们,比别人更能感受到其中变化:以前向外国游客推介杭州,常常会说"上海以南150公里左右的一个城市";如今走出国门推介杭州,首个关键词便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所在地"."世界遗产"的前缀,让西湖的国际定位变得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4.
徐继宏 《文化交流》2017,(12):29-32
正《遇见大运河》的世界巡演是用世界文化遗产这样共通的语言,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力量,展示中国形象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过,地球上有两条人造的长线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是中国人的骄傲。一条是万里长城,一条是京杭大运河,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京杭大运河从北京跨越6省2市,止于杭州。而大运河对于崔巍,则是生命的载体和职业的主线。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两周年、西湖申遗成功五周年,杭州成为拥有"双世遗"的城市。作为一条哺育杭州成长的"母亲河",大运河申遗成功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底蕴,也让很多杭州人的人生有了新的意义和追求。  相似文献   

6.
黄寓 《文化交流》2014,(10):38-41
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大都从物质形态来看待,其实,审视它还可以从非物质性质的多方面出发。粢毛肉圆最具农耕风味从杭州坐船北行至余杭古镇塘栖,可以感受京杭大运河人家的水岸生活。百姓逐水而居,市镇因水而兴。而今,因为申遗成功,由大运河串起的沿岸美食也备受关注。从秀丽的风景到平淡的生活,最后落于暖心的美食——如果说一个地方想要与众不同地彰显自己,  相似文献   

7.
肖婷 《文化交流》2010,(11):69-72
北京时间8月1日上午.正在巴西举办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本次中国唯一一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登封“天地之中”嵩山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次申遗终获成功的嵩山建筑群也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国世界历史遗产的数量增加到39个,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8.
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两种分类方法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种是按文化遗产和运河的关系亲疏,将遗产分为核心遗产、关联遗产和连带遗产。第二种分法是按照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工程性进行分类,笔者在此基础上略加修正,将大运河文化遗产分为大运河工程遗产、大运河工程相关性遗产及大运河衍生性遗产。根据工程性来确定大运河文化遗产类型对申遗的实际操作有利,也有利于向世遗委员会整体连贯阐释大运河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具有全球性文化价值,通过国际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大运河文化,促进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也可以推动大运河沿线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为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益借鉴。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助力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后,其联结世界其他运河城市及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性活动。该文以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为例,通过对该组织的梳理和剖析,探讨国际性社会组织在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方面的路径、作用与意义,对提高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历史文化景观概念规划的编制方法和规划内容,强调对京杭大运河这类线性、区域性的文化遗产应该从遗产廊道的角度编制保护规划。在介绍该规划对现状历史文化遗存和文化内涵进行摸底、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整体的角度对运河全线提出整体性保护和开发策略的过程,希望达到既能保护京杭大运河、为申遗做准备,又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和旅游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尾声,今年的世界遗产大会将最终作出决定。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杭州,正举行着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我们走读运河,体验已融入杭州人生活的运河文化。  相似文献   

12.
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邀请,杭州歌剧舞剧院开启《遇见大运河》世界巡演之旅,走进法国、英国、埃及、美国、巴拿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文化遗产这一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6月底至7月初的法德巡演为世界巡演的第一阶段,受到观众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3.
2017年7月8日,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厦门鼓浪屿,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这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众多委员的认可与支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处世界遗产。鼓浪屿文化特色的对外传播在申遗成功之前,更多侧重于对外报道景区历史文化及其现代传承,而在申遗成功之后,则需要加强对鼓浪屿人文底蕴的当代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关注,并着重展示其国际性。  相似文献   

14.
刘慧 《文化交流》2017,(9):22-25
受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邀请,杭州歌剧舞剧院开启《遇见大运河》世界巡演之旅,走进法国、英国、埃及、美国、巴拿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文化遗产这一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6月底至7月初的法德巡演为世界巡演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夏天,中国大运河申遗即将经受联合国专家组的"预考",明年就将进入大运河申遗的"角逐"之年。因此,社会各界对大运河的关注度骤然升温。运河申遗的价值有哪些、难点有哪些?运河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保护状况、运河城市的发展等问题研究现状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采访了见证申遗过程的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  相似文献   

16.
现有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运河均为工业革命时期的水工技术典范,中国大运河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水利技术巅峰杰作来申遗,开创了首例。大运河"申遗"不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全部,它蕴含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与想象力。这说明文化是发展的意义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运河纵贯数千里,跨越上千年,至今仍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处名副其实的人类遗产。随着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的推进,对其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透过大运河的历史探讨世界遗产相关框架下大运河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流淌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大运河,见证着杭州的成长与变迁,奠定了城市格局,繁荣了都市经济,丰富了城市文化。京杭大运河,是杭州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一张珍贵的世界名片,它不仅是"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河底挖出一个博物馆2004年夏,杭州大关桥北附近的运河清淤,在水底挖出一个大水缸,里面藏着满满一缸锈迹斑斑的古铜钱。经过清  相似文献   

19.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是中国大运河中重要的一段,其沿线衍生出的一些重要的大运河乡土文化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沧州段传统技艺类非遗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分析了京杭大运河沧州段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价值,沧州段京杭大运河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0.
沈娴 《文化交流》2014,(8):16-20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欢欣之余,回想这项遗产,除却一些基本数据,我们对大运河的历史似乎知之甚少,对大运河的感性认识很难具象化。大运河的历史出乎意料但又合乎情理地成了城市记忆的盲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