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代高中语文教材中除了常见的散文、诗歌、小说等形式,又融入了戏剧作品的教学。戏剧本身就是中国古典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戏剧能够生动的刻画人物形象,同时准确的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引发人们的思考。所以说戏剧文学作品对于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戏剧历史和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是有重大意义的。然而在高考形势的压迫下,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戏剧作品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大多数只是作为了解的内容来教学,所以学生对于  相似文献   

2.
杨胜敏 《现代语文》2008,(6):126-126
高考,作为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考试,它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综观07年全国19套试题不难发现,第四板块的大散文阅读秉承前几年的命题思路,大多选取了意蕴丰富、文辞华美、富含哲理的散文,这对引导中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多看美文有着不可估量的导向性的影响。然而也正是这种影响,使得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得狭窄起来,成了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带着功利的阅读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呢?究其原因是高考试题的导向性决定了一切。统览07高考和最近几年的大散文阅读试卷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能给人以心智启发的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外国文学作品以及小说和戏剧类作品基本被摒弃到了高考试卷的视野之外,这就无形中给学生和老师造成了一个错觉:外国文学作品以及小说和戏剧类作品的阅读不重要,  相似文献   

3.
杨宏 《林区教学》2023,(3):104-107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得到了强化,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可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郭沫若戏剧作品作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并融注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展思维训练的空间、培养学生质疑探究能力。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郭沫若戏剧作品专题研讨的教学策略,可以使作为选修课程的郭沫若戏剧作品教学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戏剧作为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艺术营养,这种营养不仅在文艺作品以外难以获得,也是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可替代的.学生不但可以在高中阶段从戏剧等作品中获取语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毕业后还能继续从戏剧等文学作品中汲取思想艺术营养,从而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总之戏剧教学可以立体化多方位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有关调查显示,高中语文中的戏剧教学处于极端受冷落的位置,可谓学校"不疼",师生"不爱"!首先表现在课程安排上,许多学校只在必修课中安排少量戏剧教学课程,很少开设"中外戏剧名著选读"这样的选修课程.这是因为学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更多的是从高考的角度来选择.高考语文卷上考什么样的题目,就设置什么样的选修课程.而从若干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看,戏剧基本处于不考状态.事实上,高考语文试卷考查的是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看似独立考查的知识点实际上是有机地统一于大语文素养之下.而考什么题就做什么题的语文学习方式是永远也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也自然谈不上提高高考语文分数.  相似文献   

5.
高考考查古代诗歌表现手法,无须讨论要不要考,但必须讨论怎么样考。因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6.
邹金平 《读写月报》2022,(16):36-39
<正>高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魏丽 《现代语文》2009,(10):51-53
一、课程介绍 语文版选修教科书《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读》与《〈红楼梦〉选读》《中外戏剧名作鉴赏》《优秀电影作品欣赏》同属小说与戏剧系列,一个模块24学时,可在6至7周内完成课程的学习与检测。小说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8.
戏剧是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很多优秀的中外戏剧作品感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了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初高中的语文课本中,选入了一些优秀的中外戏剧篇目,其目的是让中学生在此阶段感受戏剧的魅力,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莹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2):107-109
宋之的集戏剧、散文、小说创作于一身,作品颇丰,在他短暂的一生里给我们留下40部剧本、1部小说集、2部散文、报告文学集,其中戏剧作品特别是喜剧作品在中国戏剧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在研究宋之的的剧作时通常都是从喜剧、革命文学等角度切入,文章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其戏剧作品,即以其剧作中凸现的人生之忧、人性之痛及抗争之苦来论述其剧作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0.
俞英 《语文天地》2015,(10):69-70
戏剧是一种经典的艺术形式,是对社会现象、历史史实或者是人生感悟的一种反映。但是戏剧作品并不是很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在高中教材中一般也都是作为欣赏阅读的内容,所以说,对于戏剧作品的讲解,教师和学生也只是抱着了解的态度进行认识,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戏剧的魅力。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戏剧学习兴趣学生之所以没有对戏剧进行深入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这种文学形式不够了解,学生对戏剧作品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在学习  相似文献   

11.
谢里丹作为英国的戏剧大师在其短短的五年创作时间里留下六部作品,其作品至今还在上演,令观众回味无穷。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谢里丹的成名作《情人》来探究剧作家戏剧经久不衰的魅力和他独特的戏剧语言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具体的古希腊戏剧作品研究入手,分析其戏剧语言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古希腊戏剧语言艺术个性化和动作化艺术功用的研讨,探析了古希腊戏剧个性化和动作化语言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古希腊戏剧作品中产生的巨大艺术魅力,同时对这种语言艺术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中小学英语日常教学中,学生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的问题一直存在,避学、厌学、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等问题普遍发生。为改变这种现状,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我们尝试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戏剧比赛三条路径,进行主题戏剧课程的探索和实践,改变英语教与学的方式,开发出三学段四大主题戏剧课程,构建起"133X"主题戏剧课程实施模式,形成了丰富的戏剧学习与教学资源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曹禺的作品《雷雨》对我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我国的戏剧创作引向了高潮。曹禺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塑造人物的独特手法,为其在中国的戏剧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本文主要以曹禺的作品《雷雨》为案例,对曹禺的艺术世界进行剖析,从而对曹禺的作品进行更加深入地解读。  相似文献   

15.
戏剧具有美育作用,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播现代文化,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文化品格,增强团队意识.但戏剧表演在高校中存在大学生对戏剧认知有限,原创作品少;校园戏剧协同推进不够;校园戏剧影响力不大等问题.根据立体管理原则,通过创新传播内容、扩散式人际传播、引入课程体系、运用现代媒体介质等八个策略优化高校戏剧表演作品传...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课本无论新教材还是旧教材,戏剧的分量都不轻。但因为戏剧本身的特殊性,高考很少涉及到戏剧鉴赏,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对戏剧教学不重视且教学方法欠妥,戏剧教学仅限于了解情节、主要人物,或看看教学片之类,  相似文献   

17.
《穿上戏装》对于戏剧男高音来说是一首具有强烈戏剧冲突,考验演唱者功力的一个咏叹调作品,甚至可以说是戏剧男高音演唱实力的"试金石"之一。本文从作品的演唱特点,演唱情绪及演唱技巧进行全面的探析,希望笔者的看法能为演唱者在演唱本作品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曹禺的作品《雷雨》对我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我国的戏剧创作引向了高潮。曹禺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塑造人物的独特手法,为其在中国的戏剧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本文主要以曹禺的作品《雷雨》为案例,对曹禺的艺术世界进行剖析,从而对曹禺的作品进行更加深入地解读。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中学语文教材中.曹禺的作品只剩下了一篇——《雷雨》第二幕的节选,而且放在第六册。即高三下学期。由于高考不考戏剧,有些学校便干脆不教这一课.即便教了.又由于学生乃至教师对话剧已经颇为陌生.很难抓住曹禺剧作的特征和神韵.给学生们留下了遗憾。  相似文献   

20.
丁媛 《考试周刊》2009,(51):31-32
双关是王尔德戏剧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翻译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戏剧表演的舞台效果。余光中在翻译《不可儿戏》中的双关语时,运用了各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解决了跨文化理解的困难,使之成为能被中国观众接受的舞台戏剧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