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东阜 《兰台世界》2001,(10):40-41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事实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对中国东北的侵略野心早已是路人皆知,它要挑起事端搞侵略也不是什么秘密……  相似文献   

2.
张博 《新闻传播》2015,(3):22-23
近代以来日本逐渐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为了将全体国民改造为战争机器的零件,日本政府不断通过新闻传媒给大众"洗脑"。日本政府甚至发动女性作家,以利用她们温婉的文字来掩饰战争的残酷。在日本政府的威胁利诱之下,日本媒体最终堕落为军国主义的宣传机器。在一定意义上,战时的日本媒体也背负着战争责任。  相似文献   

3.
1868年,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运动,此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发展,日本制定了"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对外侵略政策,它利用与中国地理接近的自然条件,向中国伸出了侵略的魔爪.中国东北资源丰富,"满州森林之广大,令人惊愕"[1],早已使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垂涎三尺.  相似文献   

4.
<正>翻开历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也不是从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开始的,而是从16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时就开始了,那就是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首先侵占了我国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又侵占了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日本强占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日本文部省不顾日本及亚洲各国舆论的强烈谴责,悍然审定通过了右翼学者炮制的歪曲史实、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教科书不仅否认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的性质,对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没有任何反省,反而鼓吹"侵略有功论",歪曲历史事实,极力为军国主义侵略罪行开脱.  相似文献   

6.
裴理 《大观周刊》2012,(31):32-32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尤其是在隋唐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日本都有深远的影响,此后,和平交往不断。到了元朝,忽必烈曾一度侵略日本,两国关系中断;明朝时期,倭寇对中国的东南沿海进行了袭扰,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抗倭英雄戚继光等人受到了世人的敬仰。历史多次证明,谁发动侵略,谁就要遭受失败的可耻下场,和平交往才是两国之间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1950年6月,美国政府悍然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发动全面侵朝战争,并派遣其海军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入侵中国领土台湾。中国政府对美国武装侵略朝鲜、入侵我国领土台湾的侵略行径,多次提出强烈抗议。然而,美国侵略无视我国的严正警告,肆无忌惮地继续扩大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在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作为党中央主要舆论机关的新华通讯社和苏维埃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一起,紧密配合,积极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抗日主张,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决心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梅桑榆 《出版参考》2004,(29):39-39
二战结束后,巢鸭监狱中的战犯,有28人受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起诉. 起诉书共列举了55项罪状,控告这些战犯犯有"破坏和平罪"、"杀人罪"与"战争犯罪和违反人道罪".其中第十八项和第十九项,控告日本1931年9月18日与1937年7月7日,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罪.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87周年。笔者以沈阳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沈阳县公署档案为基础,通过对档案史实的深入研究,揭示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犯中国主权——在奉天等地非法设置警察的侵略史实,以使人们认清日本侵略本性。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迅速侵占了我国东北,随即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东南沿海最富庶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在上海,它故伎重演,挑起新的战争,史称"一二八"事变.期间,日本对上海的烧杀抢掠使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受到严重震撼,人民遭受了沉重的战争创伤."一二八"侵沪战争结束后,日本并未善罢甘休,继续发出了战争的叫嚣.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从此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而后将侵略的枪口直逼上海,不断地频繁挑衅,制造事端,淞沪之战由此爆发.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卢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距北京只有15公里.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就是在这个卢沟桥发动侵略战争,中国驻宛平城军队奋起抵抗,从此卢沟桥不仅是北京著名风景区,而且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它将永远地教育中国人民不要忘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为实现其全面侵略中国的野心,悍然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向中国驻军发动进攻。随后,又于8月13日,向上海发动军事进攻。上海沦陷后,日军便沿沪宁铁路、苏嘉铁路和平湖公路长驱直入,于11月11日,日军侵占吴江地区,疯狂地烧杀抢掠,在烽火连天的八年抗战中,吴江人民受尽日寇烧杀之灾,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现发表的这组史料反映了抗战时期,日军在吴江的侵略罪行。其中第一件系碌碌所撰,发表于吴江爱国进步人士马希仁、共产党员肖心正等创办的《义旗》第一卷上;第二件是当时的基层组织应国民党吴江县党部的要求所作的汇报;第三件、第四件均为国民党吴江县党部所做的调查。这些文件现存于吴江县档案馆,现予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热河以后,进一步发动了对长城要隘的进攻。我二十九军等广大爱国官兵在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援下守土克敌,沉重地打击日寇的侵略凶焰,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将其侵略魔爪,伸向热、察。1月3日,日本海陆空军三千余人攻陷山海关和临榆城,形成了对热河两面包围的形势。2月21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日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迫于日本的压力,同是轴心同盟国的德国对国民政府的援助,不得不中止.1937年8月,中苏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此后不久,苏联就向中国提供了大批军火,并派遣志愿空军人员来华作战.次年6月,27名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抵达中国,以帮助抵御日本的侵略与扩张.应该肯定,在德国军事顾问即将从中国撤出,中国抗战最孤立、最危险的阶段,苏联对华军援真是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6.
一份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时期在台湾出版的日文版报纸——《台湾日日新报》最近在泾县发现,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又一物证。  相似文献   

17.
东方 《中国档案》2005,(8):15-17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个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叫做“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开始在欧亚大陆的上空游荡。尽管在战后短暂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法西斯主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希特勒获得无限“生存空间”的野心,墨索里尼对人类最“高统治权”的追求,以及日本首先征服中国然后征服亚洲并最终争霸世界的目标,都无时无刻地威胁着全人类的安全。特别是1931年日本通过“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的东北,以及1937年通过“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更是拉开了法西斯主义全面瓜分世界的大幕。然而面对魔鬼的利爪,野兽的刺刀,奉…  相似文献   

18.
三、宣传我国的政策、成就和优秀文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为我国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周恩来对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对外新闻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作过一系列的论述.他指出,根据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要向世界人民解释我国的内外政策,介绍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宣传我国的优秀文化、生活风貌和自然景象,增进各国人民对我们的了解和友谊;要团结世界人民,揭露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争取和保卫世界持久和平,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9.
雨欣 《航空档案》2004,(4):61-63
1941年12月7日,日本法西斯突然空袭夏威夷珍珠港美军,随后,在亚太地区四处侵略,大规模发动进攻。其中,在中国领土上.日本法西斯发动了全面的进攻。由于中国军事实力较弱,中国抗战处于艰难的状态。1942年3月.日军攻占缅甸后,封锁了盟军从陆路向中国大陆运送作战物资的途径。这样,日军基本上形成了对中国海上和南部陆路封锁的态势.中国抗战更为艰难。  相似文献   

20.
三、抗日战争阶段(1937—1945年)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开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出版事业也曲折地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出版事业,尽管物质条件十分困难,仍然出版了不少书报杂志,呈现出蓬勃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