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每个人不仅是自然人,同时也是社会人。我们在适应社会、接受社会道德评价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去评价社会及其他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评价能力的具备与否是衡量一个人真正社会化的一个标志。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基础阶段。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评价方法,对他们的一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它是运用道德概念,进行道德推理,作出道德判断的道德思维过程。它既是道德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又是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道德评价能力的高低,主要是通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的正确分辨而表现出来的,因此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3.
品德不良学生是指经常违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或犯有较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其中包括后进生和部分失足者。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需要教师分析其表现及成因,依据他们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矫正。只要教师坚定信心,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教育方法,学生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矫正的。一、传递正确的道德信息,培养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一个人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否则,就不能  相似文献   

4.
师德约束的对象是教育行为,受益主体是与教育行为相关的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评价一位教师讲不讲师德,学生应最具有发言权。他们与教师朝夕相处,天天受教师耳提面命,天天观察着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学生给老师评价几句应是不难的。但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正确的道德是非感(后习俗水平)是要到一定年龄阶段才能形成(一般要到高中阶段)。易言之,让一个道德判断力还未成熟的孩子来对教师进行师德评价是较为偏颇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素养的关键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呵护他们的纯真心灵,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心智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相似文献   

6.
所谓道德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以及对自身道德行为等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思维活动能力。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能力就是引导学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正确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道德领域问题,使学校道德教育建立在对道德思维内在规律的特点和正确把握之上,  相似文献   

7.
教书育人是人们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面对大量的信息冲击,对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有正确的辨别意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把育人摆在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语文学科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逐渐重视,对学科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的政治学科,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正确观念的引导以及学习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家国情怀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家国情怀,对于国家发展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了解国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爱国情怀,使初中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每当看到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新闻,我心里就感慨万分。细细分析那些出问题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对社会、家庭产生误会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绝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要采取可行的方法,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身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教育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人与人本就不同,不要总是仰望着别人生活,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否则,自己的内心永远不会强大起来。幸福是用来感受的,不是用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因此,算法多样化首先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就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思维习惯自主建构解决某个数学问题的过程,形成个性化的一种方法。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可能不是教师寻求的或教材体现的最终方法或最优方法,也许仅仅是一种假设甚至不正确的。这时需要教师的尊重和引导。其次,算法多样化还是一个群体行为。通过众多的个体行为的碰撞与对话,每个个体把自己的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调控,重新批判革新而形成第二次建构。这里就有一个优化的过程。当然,这种个体的优化可能不是最优化,达到最优化,学生个体还要经历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这时需要教师的指导与等待。优化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解决某一数学问题的最佳方案,它的价值还体现在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提取、批判、接受等行为在儿童心理发展、个体发展、社会交流等方面的弥补和完善。这一点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是相吻合的。综上所述,在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大致要经历以下一个基本过程:产生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自己的算法→师生、生生交流→感悟其他算法→自我反思→修...  相似文献   

11.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要求了解自己,并能够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该时期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先学会评价别人,以后才逐步学会评价自己,也就是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渐渐学会以别人为“镜子”来评论自己,懂得用正确观点来看待自己。学生评价自己只能在同他人对照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所以  相似文献   

12.
<正> 正确评价自己是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掌握了一定的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识基础上发展的又一个较高的阶段。因为道德认识的形成是由道德概念和道德评价组成的。 婴儿期的道德评价水平还只是处于一个萌芽阶段。开始只是知道自己的名字,而后才开始掌握了“我”这个代名词。在掌握了这个“我”字概念以后,儿童的自我意识也就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逐渐学会了评价别人和自己。首先是跟成年人学习对其他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然后是儿童自我评价。 到了幼儿时期,儿童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逐渐增强,自我意识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生活中逐步学会了按成人的要求调节自己的行为。凡是成年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他们也认为是正确的行为,反之便认为是“不好”的行为。这种初步的“好”与“不好”的道德评价水平,儿童在幼儿期开始具备了。但这种评价往往只是对别人,很少对自己能够做出对与错的评价,这也反映了幼儿期的儿童道德评价的特点。总的说,幼儿的道德评价的特点是,从最初的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在整个幼儿期间,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很差的,需要成人的积极帮助和引导。 儿童的道德评价能力,到了  相似文献   

13.
所谓自我道德评价是学生应用已有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自我判断、自我分析、自我批评、自我调节的过程。它是青少年个体性格的形成、发展或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学生处于少年期与青年初期,正好是从儿童幼稚期向青年成熟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中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他们的心理发展一样,处于过渡发展阶段。这种过渡发展的轨迹分四个过程:①从轻信他人的评价到自我独立评价;②从评价他人到评价自己;③从评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学生明理深刻,导行落实,应注意“五化”:一、感化感化,是指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使人的思想、认识、行为逐渐向好的方向变化。思想品德教师传授道德知识,就是善意劝导。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传授道德知识的正确,必须有情感的介入。二、深化深化,是指人的道德认识向更深的层次(或阶段)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师传授的道德知识,学生只有认识得深,明理才能透彻,才能得到升华。为了深化道德认识,教师必须占有充足的资料并且进行筛选,在教学时用有说服力的本例、图片、数据佐证,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道德…  相似文献   

15.
一 问题的提出 道德评价是指运用已有的或正在掌握的道德准则或道德概念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人对自己行为的好坏进行评价叫做自我道德评价。一个人经常去进行道德评价,不仅可以巩固与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行为与辨别善恶的能力,而且会增强自己的道德体会和支配行为的精神力量。可见道德评价在促使人们形成道德信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信息技术有了发展的空间,促使人们对信息技术进行了设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生存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应用信息技术.初中生正处在叛逆阶段,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容易因为学习的枯燥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影响自己的后续发展,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让学生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为学生打开幻灯片课件的窗口,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教师为学生打开思维导图的窗口,帮助学生构建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思维,使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为学生打开社交软件的窗口,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学生的表现来调整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7.
<正>道德认识的发展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一、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观念由于学生道德观念的模糊性,会影响其道德认识和评价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掌握某些道德观念。教育中要做到具体形象,从实例分析中让学生辨别是非,切忌空洞的理论说教。例如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朋友"这个道德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下面两个事例。  相似文献   

18.
教师每天都在用一定的观点观察、认识、评价学生,这就形成了教师的学生观。所谓教师的学生观,就是教师观察、认识、评价学生观点的总和。教师的学生观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着自己对学生的认识、评价,进而影响自己施教方式和结果。 人民教师的学生观,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施教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们为着改造世界,首先要认识世界。人民教师是以学生为工作对象的教育工作者,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人。为把年幼无知的少年群体培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就必须对自己所要教育的学生有个正确的认识,就是对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55):21-22
品德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根本,是个人发展必不可少的品质。良好的品德有助于个体对自身的约束和克制,也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看待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尤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其进行培养的核心不只是教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其培养成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因此,在品德教育全面开展的今天,将品德教育引入小学作文写作教学之中,通过教学生写作让学生体悟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都大有益处。文章将通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品德教育在作文写作中的实践途径进行分析,力求找寻到将品德教育渗透其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理念】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不仅身体各方面急速变化,这个阶段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开始对自己有所思考,包括体貌、个性、智力、人际关系等,常常对"我是谁"进行探索。"认识自我"是学生成长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全面正确的自我认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唯有认清自己、接纳自己,学会爱自己,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概念,他才有能力去认识别人、肯定别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