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谈微波     
微波是指频率为30 MHz~300 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波长在10 m(不含10 m)到1 mm之间.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由于具有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微波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微波是指频率为 300MHz-300kMHz的电磁波,即波长在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来说,它们会吸收微波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2011,(1):20-22
话说,有一伙儿间谍想传递一些秘密信息,但使用无线电波的话会很容易被监听。因为无线电波可以传递较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针对需设置限高交通标志的路段,限高交通标志缺失、不显眼、被遮挡以及地面沉降等造成限高交通标志失效,导致车辆卡在限高交通设施内,引发道路设施毁损甚至人员伤亡等重大交通事故的现状,研发了一种基于车载的限高预警系统,综合运用了激光距离扫描技术、单片机原理和无线电波。用户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检测自身车辆真实高度,实时了解自身车体状况,通过单片机对接收到的无线电波传输的数据和自身车高数据进行对比,通过语音提醒车主,保证安全通过。  相似文献   

5.
一、电磁波 无线电波可分为微波、短波、中波和长波.不同的电磁波有不同的用途,要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6.
现代通讯主要靠电磁波,无线电波就是其中的一种电磁波。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与光速一样。用30万千米除以波长就是  相似文献   

7.
首先讨论了电离层中动力学过程和电磁学过程,然后分析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为运用无线电波探测电离层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混沌现象及通过两个经典的混沌实例,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展示混沌行为,从而让学生对混沌现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电视塔是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大家族的主要成员。无线电波可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与微波六大类。通过电视塔发射的,是载有声音和图像的超短波。超短波的特点是沿直线方向运行,受天气变化影响小,抗干扰能力强,使得“搭乘”超短波的声音和图像,能够顺利地进入千家万户,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清晰的图像,播放出悦耳的伴音。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就激光的特点作了全面介绍。激光能象无线电波那样被调制而被用于传输声音和图像,在通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学生对激光的了解也仅限于课本,没有真实感受。也无法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要求,那么能否利  相似文献   

11.
李维兵 《新高考》2010,(1):17-17
天文科学学家们不仅用眼睛“看”宇宙,也在用耳朵“听”宇宙.这个“耳朵”就是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radio telescope)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与接收可见光的传统光学望远镜不同,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天体射出的无线电波.射电望远镜既没有高高竖起的望远镜镜筒,也没有物镜、目镜,而是由天线和接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接收机把从天线传来的无线电波放大,并转变成能用仪器记录的信号或对无线电波进行拍照.从外观上看,射电望远镜都有金属制的抛物面形的天线,该天线能够把来自遥远天体的无线电波会聚起来,从而捕捉来自太空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滑动变阻器是初中物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升学考试乃至高中都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初学者,打好这一章的基础、学好滑动变阻器的功能与应用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不管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教学能够让学生将这一章的基础夯实、理解记忆滑动变阻器原理,了解其应用对每位老师都是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闪电是地球上最大的电能,全世界每天发生一千多万次闪电。闪电不仅轰击着地面,同时也将产生的无线电波和伽马射线扫荡着地球的外层空间。无线电波有些散逸到外太空,从而为在地球外层范艾伦辐射带运行的人造卫星清扫出一条安全地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电路应用与实践>课程的性质和定位,对课程进行了能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了项目化的教学设计.通过选择合适的项目,使学生不仅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而且了解电子专业的发展方向.在总结我校教学特点与不足的同时,讨论了电路应用与实践的教学方案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迫切性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物理“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一课教学中,电谐振实验的做法是用莱顿瓶和导线框组成“LC”振荡电路来演示的。但许多学校目前还不具备莱顿瓶,致使这个实验不能进行,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莱顿瓶在实验电路中起到电容器的作用。由于它要在上千伏电压下工作,所以不能用市售电容器来代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用自制的平行板电容器代替莱顿瓶,在演示实验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 清晨,人们打开收音机,立即会听列电台的广播节目;夜晚,人们拧开电视机,屏幕上又会出现精彩的画面。那么,究竟是谁把电台和电视台的信号送到千家万户的?原来,担负传递任务的“通信员”名叫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波浪,它是电场和磁场的交替,因此人们又叫它电磁波。最早发现无线电波的人,是德国科学家赫芝。公元一八八八年,赫芝做了一个简单的试验。当他给振荡器加以高电压时,用来发射信号的两个黄铜球间,立刻就会发生电火花。瞬间,在收信机中,也会同样出现电火花。由于收发之间不用导线就能产生传输,所以赫芝把此传输媒介称为无线电波。  相似文献   

17.
宋东钢 《成才之路》2009,(28):31-31
提高技校生掌握电气线路图的识图能力,首先要熟悉各元器件的作用,从总体上了解其工作机理,对照线路图逐级分析,针对电子线路对每个单元电路了解其工作性能,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并遵循先主电路后控制电路等读图规律,反复实践,方可提高读图能力。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讲授高二物理课无线电波发送时演示的需要,我们试制了这台教具,使用效果较好,并具有制作容易、花钱不多和一物多用的优点.现介绍给同志们参考.一、用途这一教具的主要用途是演示无线电波的发送和开放电路,但还可兼有下面的多种用途:利用发射电磁波的基波和高次谐波检修高频和中频电路;若配合一台普通收音机,就可成为一台小型扩音机;利用仪器的音频输出可检修低放电路及农村有线广播,或作为讲三极管放大的讯号源;略加改制,就可成一台高频讯号发生器.  相似文献   

19.
许飞 《华章》2008,(17)
如何读电子电路图,应以所处理的信号流向为主线,沿信号的主要通路,以基本单元电路为依据,将整个电路分成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部分,并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可归纳为:了解用途、找出通路、化整为零、分析功能、统观整体.  相似文献   

20.
浅谈广播新闻的传播优势及其语言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播在现代传媒中仍然拥有它的一席之地,广播新闻的传播仍然是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以电子技术为传输手段来传递声音、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决定了广播新闻具有快、广、短、真等特点和长处,这也就决定了广播新闻在写作中也具有不同于其他新闻文体写作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