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双月观察     
《视听界》2009,(1):14-14
从本期起,我刊每期推出一篇《双月观察》。文章聚焦于广电传媒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和话题,整合多家之说,进行理性的沉淀,以为业界开阔视野,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06,(15):62-62
面对纷繁多变的业界景象,我们再次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一切都是中间物。”我们承认传媒业生存发展中的现实局限性,这是客观存在的。谁都得面对。因此,对矛盾和问题,不用回避。不管是新闻报道还是产业发展,种种问题的存在,恰恰让我们更加接近“是什么”、“应怎样”。  相似文献   

3.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06,(21):38-38
在数字媒体不断发出新的挑战的今天。传媒业下一步的竞争焦点何在?媒体军师喻国明先生为我们指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乍听起来,好像很费解的,但细读之后,我们会发现其所言离我们的实践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4.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05,(7):40-40
这是一个遍地机会的时代。又是一个满眼迷惑的时代;这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又是一个见怪不怪的时代。处于时局中的传媒,自然不能脱俗。甚至,有时还冲在前面烧几把火,让自己也火一把。既树了牌子,又赚了银子,可谓名利双收。  相似文献   

5.
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2007,(11):63-63
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我国报业稳居第一,全球报纸发行量及广告收入显著增长,报业数字化瞄准九方向,香港回归后更有活力美刊为当年预测认错,美传媒网站大奖出炉纽约时报获最佳报纸网站。[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06,(5):54-54
很多事经不起琢磨。见怪不怪,想当然。久了,就容易麻木。  相似文献   

7.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07,(13):43-43
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日子,在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政治生态中.香港媒体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回归十年,香港媒体探索新路》一文对香港的新闻自由现状进行了探讨,并以苹果日报.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为典型样本,分析了它们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和共同经验。  相似文献   

8.
记者是社会观察家。对记者而言,观察不是目的,而是了解客观事物、正确报道客观事物的手段。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敏锐地发现和抓住新闻眼,记者必须具备观察社会的扎实的基本功。这种功夫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刻苦锤炼才能掌握;但也不是莫测高深,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扬弃,是可以掌握其规律的。  相似文献   

9.
观察采访初探张建新在整个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采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观察采访,又是采访中常用的方法。所谓观察采访,就是用眼睛认真观察,搜集材料。穆青说: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是眼睛,十八般武器,眼睛是最锐利的武器。采访对象可以不回答记者的问题,但不能蒙...  相似文献   

10.
新闻观察     
现在的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着娱乐化现象,表面上热闹好看,实际上问题不少。请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何进入癫狂状态》。  相似文献   

11.
新闻观察     
对正在噌噌长大的南方都市报吹吹冷风,或许不是一件坏事。对诸多媒体采编或经营中这样那样的一些不规范说说“闲话”,应该也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记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新闻报道就是要按照事实的客观面貌进行描述,用事实说话,还要给读者提供充分的信息。我认为,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要在真实、客观的报道中对新闻资源进行深度、广度的开拓,才能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颂扬新的精神风貌,揭露社会矛盾,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总结多年来我在北京晚报负责新闻出版方面的采访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作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发现问题。从我负责的新闻出版、文学方…  相似文献   

13.
喜欢或从事新闻写作的人都知道,最优秀的作品往往来自作的细致观察。唐代诗人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宋代诗人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千古传诵的佳章妙句,无一不是作细心观察大自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孙静 《记者摇篮》2004,(9):19-19
报纸,作为大众新闻传媒,不仅有传播新闻事实的功能,而且有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事件或现象、引导舆论导向的功能。广播电视报作为文化娱乐类报纸.虽然与党报、行业大报等有所不同,但其言论创作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导向“武器”。  相似文献   

15.
谢飞 《青年记者》2006,37(7):77-79
1991年底,苏联,这个世界上最大上的社会主义国家解体,整个国家进入了“转型期”。“转型”最初是一个限定很狭窄的概念,指的是经济的转型(transitional economy),后来才逐渐扩展到涵盖经济之外的众多方面,本提到的所谓“转型”,是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继承国并由原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转向西方式的“民主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而这种转变过程仍在持续之中,尚没有完全定型。  相似文献   

16.
倏忽间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涌起已经二十多年了,作为新闻工作,从“拨乱反正”开始,我们见证和书写着行行业业的巨大变迁,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自身也在不断地改造、创新,蓦然回首,当我们把审视的目光投向自身的时候,发觉:挟带着新兴产业的勃勃朝气,媒体本身已站在了现代化的门槛上。本试图用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时代,要适应竞争、制定相应竞争对策以赢得竞争,就必须把握竞争对手的状况,研究竞争对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把握整体竞争态势,把握更能体现这个时代特点的竞争模式。如何应付传媒竞争?人们都知道面对竞争要赢得竞争,都知道面对选择要正确选择,但如何赢得竞争,如何正确选择,却是一个最需要智慧又最考验智慧的问题。在很多时候,更需要选择的是模式,是对一个领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将怎么样的把握。如果是按照一个过时的模式选择,即使选择无可挑剔,结果也不会很乐观。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华学习机走的就是苹果架构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7月16日,中宣部和国家邮政局于上海召开重点党报进报刊亭零售现场会议。会议强调。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推进党报进报刊亭零售工作向纵深发展,真正使报刊亭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成为展示党报形象的窗口。而今年4月下旬起,北京市民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艺术创作如此,新闻工作亦然。可以说,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观察发现。观察发现,是事实现场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没有观察发现就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20.
彭剑 《传媒观察》2005,(3):14-15
2004年,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导引下,成都报业出现一系列新的竞争热点,这些热点昭示地方报业竞争的潮流与方向,从中可以窥见一些带有突破性意义的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