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娅丹 《考试周刊》2015,(10):148-149
现代社会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剧,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设置正是在国际化的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其就业方向主要是对外教授汉语课程。而英国文学作为英国人民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这就要求学生在习得英语语言的同时学习并了解英国文学及文化,这也是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之所在。非英语专业如何使学生对英国文学课程感兴趣并学有所成,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下工夫。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课程国际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课程国际化是一重要领域。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在大学课程国际化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提高课程的国际性、促进课程的国际化是许多大学实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主要措施。近年来中国大学的课程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双语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外语能力训练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分析了课程国际化与外语课程设置,其次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的发展、公众教育观念的更新等方面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外语课程设置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并且从语言技能课与专业知识课比例、授课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面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外语课程设置国际化的挑战,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外语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规律的专业。临沂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的调研.确定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创新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架为外语工具课程、网络工具课程、基础综合素质课程、专业方向骨干课程和职业生涯设计课程五个部分,体现出创新性、实用性和国际化等方面的鲜明特色。经过从方案到实施的推进、从形式到内容的推进、从教师到学生的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初步显示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历史的必然性要求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创新人才。本文着重分析了新课程设置的思路及方法,指出学生要在打好扎实语言基本功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注意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文化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受外语语言的"工具性"的冲击及"有用乃大"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而被"边缘化"的现象,从英美文学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学养、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论述文学"之用",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方法,重点是以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凸显文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美、法、英大学课程管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课程国际化的进程迫切要求我国大学的课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课程管理体制、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是大学课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美、法、英三国的大学课程管理的发展改革,对我国大学课程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以专业设置改革为契机,促进课程管理改革;课程设置强调基础性、实践性、交叉性和国际性;课程实施以学生为本,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8.
临沂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服务地方建设的区域高校,应该如何在国际化语境中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随着对境外大学相同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同类课程建设和先进教学方式的考察与学习,应该反思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及考核评价方式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理清创新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发展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从综合型大学基本特点出发,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国外先进思想与成熟经验,结合专业特色,广泛开展合作。以学生利益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标准,从内部机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文化活动四个方面营造国际化氛围。同时深入挖掘中华文化核心内涵,建设本土国际化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课程国际化的进程迫切要求我国大学的课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课程管理体制、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是大学课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美、法、英三国的大学课程管理的发展改革,对我国大学课程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以专业设置改革为契机,促进课程管理改革;课程设置强调基础性、实践性、交叉性和国际性;课程实施以学生为本,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这一点已是学界共识。大学语文转机的出现,使得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具体问题——显现出来。让母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既需要有精品的教材还要有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而在具体教学中学生对母语的领悟力、感受力直接关系到他们表达水平的提升,因此人文性应融注在知识性之中,让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淀,从而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相似文献   

12.
外语专业学生研究外国文学具有双语双向交流的特征,这是他们的优势.但他们母语和文学基础的薄弱使他们陷入困境,因此,在外语系或外语院校增加文学课时,加强文学和文学理论与批判的学习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宏观政策对新型大学的应用型定位和技能型转变的背景下,传统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充分发挥累积优势,积极谋求转变,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理论学养和实践能力倶佳、感性敏悟与理性思辨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历史意识和开放意识,另一方面,则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努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母语、目的语对外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即尽量用目的语,适当使用母语进行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结论有助于促进外语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5.
"外语+职业能力"、"外语+专业技能"、"外语+专业知识"凸显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外语不再是单一的技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复合型外语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的主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着眼于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这个自我建构的体系是英语和专业技术的结合体,英语教学是英语和专业知识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英美文学教学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程之一,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培养非常关键。本文从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方面分析英美文学知识的重要性,并提出贵州高校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时应结合贵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能写会说"定位为专业的核心能力,各措并举强化写作训练。为了进一步推进写作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写作实践教学新模式,我们率先在黟县屏山村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在特定环境中深入生活,参与劳动、采访、调查等多种写作实践活动,让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底层、贴近心灵、贴近应用进行写作,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写作能力,作品的真实度、艺术性、感染力、说服力和文本的规范意识都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是训练语言和思维技能的载体,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哲学观念和艺术传统。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学阅读与欣赏,可以改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拘泥于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形式的被动式学习,促使他们主动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来加深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并借助内隐认知的自发性成效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内在规则,增强语言学习的自信,体会语言世界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According to research findings, most students who experienc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roblems are thought to have overt or subtle native language learning difficulties, primarily with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A recent study by the authors showed that when a multisensory structured language approach to teaching Spanish was used with a group of at-risk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group’s pre- and posttest scores on native language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verbal memory and vocabulary, and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measure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is replication and follow-up study, the authors compared pre- and posttest scores of a second group of students (Cohort 2) who received MSL instruction in Spanish on native language and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measures. They also followed students from the first study (Cohort 1) over a second year of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second cohort made significant gains on three native language phonological measures and a test of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Follow-up testing on the first cohort showed that the group maintained its initial gains on all native language and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measures. Implications for the authors’ Linguistic Coding Deficit Hypothesis are discussed and linked with current reading research, in particular the concepts of the assumption of specificity and modularity.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examined how students in foundation English classes perceive their Thai and native‐speaking teachers. The researchers surveyed students at five universities and compared a group of 600 students studying with native‐speaking teachers with another group of 600 students studying with Thai teacher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ree areas: (1) students’ previous background in English‐language learning, (2) students’ general opinions and preferences for studying English with Thai or native‐speaking teachers, and (3) student perceptions of studying with their current English teachers. Overall, most students had similar backgrounds and thought positively about their classroom teachers. However,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teacher preferences for studying English; students more commonly preferred the type of teacher that was presently teaching them. This suggests that the type of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 does have some effect on students’ preferences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a factor when analysing research related to native‐speaking and non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