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类已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下中国学的座标,是在中国学的历史的历史发展纵座标轴与中国学的外向移植横座标轴不同象限区的交叉点上,我们在21世纪一要着重发展网络学;二是着重发展以业余作为创作骨干的群体学;三是着重发展翻译学;四要着重发展面对市场的需要的学,五要着重发展审美,娱乐,审泄,认识,教育五大功能相统一的学,六要着重发展具有现代意识的学,七要发展有助于确立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明辨民族大义,民族气节的学。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材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是制约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改革教材,势在必行。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束缚,重新确定编写原则;其次,要降低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目标;第三,要调整教材系统和知识结构;第四,要改变由国家包揽编写的局面,鼓励地区或个人编写教材。  相似文献   

3.
人的因素在先秦历史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一个发展过程,其学因素显现出溢增过程。  相似文献   

4.
重视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要把历史上的人和事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同时要求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历史学科能力,学生才能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做到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才能以史为鉴,指导自己的行为达到.教和学的目的。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笔者以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新旧知识联系学,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  相似文献   

5.
名家在其谈辨实践中所运用的辨名方法主要涉及;名的确定性分析,名的流动性考察,名所包含的矛盾分析,名之间异同关系的辨析以及名的内涵与外延透视。这些内容,既奠定了名家诸子显于当世的思想方法论基础,又构成先秦名辨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为后期墨家乃至荀子推进中国古代名辨学的探索,把先秦逻辑的研究引向深入,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小说史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解决重视规律轻现象的问题,要善于发展有意味的现象、提炼典型现象,以现象来复现历史原生态与呈示规律;必须在现代小说内部新旧之间的关系、现代小说与包括民间学在内的传统学的联系、现代小说与外国学的比较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7.
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国产生产力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本质表现;苏联、东欧剧变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挫折,但最终改变不了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总趋势;要科学地比较分析,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左传词汇研究》是先秦汉语词汇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的价值在于:填补了先秦词汇研究的空白,对汉语词汇史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创造了一种值得借鉴的词汇研究方法,这就是将专书词语的断代研究放到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加以比较的方法;成功地运用义位理论和语义场理论来分析词义的演变与聚合,使传统的词汇研究中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探究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课程改革所推出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更适合于科学学科的学习,而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受到了四种因素的局限,其一、历史学本身的特点带来的局限;其二、学生研究历史思维的局限;三、政治需要对探究命题的束缚;四、客观学习条件的约束。课程改革更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博物馆学研究应积极进行创新研究。创新是中国博物馆学发展的灵魂与动力;创新才能使中国博物馆学走上科学化发展道路;创新才能加速中国博物馆学与国际博物馆学的接轨;创新才能使博物馆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创新是中国博物馆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左联研究中存在着几个重要问题,主张应当有严格意义上的左联学的学术概念,认为重要学史料的搜集整理,现代学及左翼的史料建设应当得到学术性的认可,在左联研究中要注意学评价与学史评价的区分与联系。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可分为长篇自传、微型自传、一般他传、合传、评传五种类型,它们各具特色。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的勃兴,是个性主义等思潮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表现。初步的理论准备和一定的现实动机亦是其相对繁荣的原因。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从实践到理论较之以前都有明显的进步,处于现代传记史的上升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写作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性意识与时代规范之间的冲突;历史属性与文学期待之间的摇摆。三十年中国现代传记是现代传记走向高峰的津梁,对它展开独立深入的研究可以理顺现代传记的发展脉络,廓清其整体面貌,对全面认识现代文学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重写文学史"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向上展开:其一,将该思潮置于学科史层面予以探讨和学术定位;其二是将之置于80年代"思想解放"和"新启蒙"的历史语境中作考察,并与80年代现代化文学叙事和现代化意识形态建构的社会文化思潮相参照。这样的视角对个案的复杂性有所忽略。对"重写文学史"研究,应以深度影响当下文学史写作的"观念"为单元,考证一系列新时期文学学术思潮个案,探索各个文本之间的相应或对照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批评标准、理论导向和价值关怀作出评判。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ngage in an histor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 about two concepts: social justice leadership and leadership for inclusion. Recent experiences have caused me to wonder about our interpretations of justice, equity, and inclusion.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vealed a lack of consensus among scholars as to a clear,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both social justice leadership and inclusion. I use a Foucauldian genealogical method to examine texts and uncover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ocial justice leadership and leadership for inclu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Uncovering past meanings and contexts should help illuminate current meanings and uses of these concept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leaders engage in critical reflection to uncover the common sense language of equity-oriented leadership practices and that researchers take a more critical, historical, open stance of social justice leadership, and inclusion.  相似文献   

15.
古代文献阅读最大的障碍是词义问题,"落英"是指落下的花儿还是初开的花儿,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公案,训诂学以古汉语词汇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研究核心,通过运用训诂学原理分析"落"的义项,可以推断"落英"是指落下的花儿,这个例子说明训诂学有助于培养古典文学研究者的字词考释能力,解决古代文献中历来歧义纷争的语言问题,提高研究者的文献阅读水平,应重视训诂学在古典文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秀明从事历史文学研究已经三十余年,经过了文衣解读、理论建构、文化阐释等不同的研究历程,他总结并建构了历史文学的创作原则和严密完整富有创新的理论体系.中国历史文学研究终于超越了此前那种感悟评点式的评介和研究.有了属于自己宏富而严谨的理论体系。他这种超越自我、不断精进的学术研究理路,不但对历史文学研究作出了独特的学术贡献.也为当下的研究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十多年来,我国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历史虚无主义的热潮,其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六个方面: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基本特点、理论实质、理论危害、扼制对策。相关研究存在四点不足:一是重复劳动大量存在;二是"破"多"立"少;三是侧重宏观研究,微观研究不足;四是比较研究、系统研究少。放眼未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要善于创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加强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notion of historical thinking has in recent years become popular in research on history education, particularly so in North America, the UK and Australia.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cognitive competencies related to historical thinking, as expressed by some influential Canadian researchers, as an history educational notion from two aspects: what is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what does it mean in an educational context, and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historical thinking for history education? Our discussion will focus on possible implications of this approach to history education regarding what should be taught in history classrooms and why. By focusing on the notion of historicity, we want to argue that while a focus on a more 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history education is welcome, we think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what could qualify as a disciplinary approach. We further argue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the history educational challenge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wider and more complex than what history education informed by historical thinking entails.  相似文献   

19.
口述历史既是收集传播史料的方法,又是全部或部分以这种史料为依据的文献,也是一种阐述历史的方式。口述历史方法论的研究主要从采访者、受访者及研究者三个角度进行,在具体的开展上较多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有着跨学科的特点。回顾与总结我国口述历史实践中方法论、具体应用方法,提出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的完善,重视跨学科合作,加强法律意识及法律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国恩先生的新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在探讨异域文化和民族传统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双重影响,以及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与文学流变、文学思潮与作家创作、宗教意识与艺术精神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前人没有涉及或挖掘不够深入的论题上,见解新颖独到,结论令人信服,研究扎实,论证充分。既具有强烈鲜明的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又保持了他一贯的平实通达的学术风格,应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