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剑啸庐诗存》所录《寄题丁稼民小书巢》一诗中云:“容滕图史发三箧,冷眼王侯傲百城。世事沧桑心事定,便拟简册了吾生。”据《剑啸庐诗存·弁言》:“此册起民国四年秋至六年春。”此时的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尚不足二十岁。此诗乃是青年诗人王统照受民国潍县知名学者丁锡田(1893-1941)之请,  相似文献   

2.
潘之恒(1556—1622),字景升,明代南直隶徽州府歙县岩镇(今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人,万历年间著名的戏曲表演评论家,也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和地史学家,他的主要作品如《亘史》、《鸾啸小品》、《黄海》等已经成为研究明代戏曲演出以及研究徽州地区风土人情和黄山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潘之恒生于一个"贾而好儒"的徽商家庭,年轻时过着衣马轻裘、优游散漫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15日既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61周年,同时也是抗日时期著名文艺家金剑啸烈士英勇就义70周年。本世纪30年代,在被日伪反动当局严密禁锢的东北文坛上,曾有一颗耀眼的明星,用他永不熄灭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啸之新考     
"啸",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诗经·召南·江有汜》即有"江有汜,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的记载;《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楚辞》中也有关于啸的记载,如《招魂》:"秦篝齐缕,郑帛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说吴王"登台向南风而啸,有顷而叹,群臣莫有晓王意者,子胥深知王之不定,乃荐孙子于王。"自东汉开始,名士多好长啸。《后汉书·向栩传》说向栩"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著绛绡头。……不好  相似文献   

5.
刘基的《松风阁记》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散文。题为《松风阁记》,却不同惯例,并不着力写"阁",而是处处不离"松"、不离"风",不离松和风之间的种种联系。我们不妨将此文视为是对"松风阁"命名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六年前,《档案工作》(现名《中国档案》)第七期刊登了郑州大学王金玉教授与人合写的《"千文架阁法"非"千丈架阁法"》.文章从多个角度详细考证了出自南宋人吴曾的笔记《能改斋漫录》的"千丈架阁法"系"千文架阁法"之讹误,解开了困扰档案界多年的"千丈架阁法"之谜,在档案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7.
付义琴  赵家栋 《兰台世界》2013,(19):128-129
<正>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北极阁山上的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建于2010年3月,是国内第一个气象专业性博物馆。北极阁气象历史悠久,早在421年,当时的统治者就在此建立了司天台,从此以后,北极阁就与气象结下了不解之缘。气象博物馆室外部分的展区有一面《相风赋》水景墙,题为"东汉郑玄"撰,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宣传画册上亦载  相似文献   

8.
刊中刊     
《视听界》1997,(5)
夏日迷人的黄昏,武进市剑湖乡勤建村村民许栋林坐在家门口,双目微闭,陶醉在从家中新装的一只立体声动圈音箱里飘出的清晰悦耳、韵味无穷的戏曲唱段中,这是他最喜欢听的武进电台的《地方戏曲台》节目。而楼上,他正在上职高的女儿正津津有味地收看电视里精  相似文献   

9.
"异声同啸" (heteroglossia)源自俄罗斯语言学家和文论家巴赫金,译自俄语"异质话语",是其对话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巴赫金在其论文<小说的话语>中,引入了该术语.巴赫金认为:小说的力量源自小说中人物话语、叙述者话语和作者话语的共存和冲突,他把"异声同啸"定义为"一个人的话语包含在另一个人的语言中,从而作者可以通过曲折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意图"[1].  相似文献   

10.
谢智勇 《兰台世界》2012,(21):92-93
黄绍箕是晚清温州知识群体中的佼佼者,是一位广博精深的学问家,也是著名藏书家。本文以"蔘绥阁"藏书形成为线索,介绍了黄氏藏书楼"蔘绥阁"的馆藏特色,以及捐献给温州图书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要闻     
《中国传媒科技》2013,(11):12-15
2013年"剑网行动"启动6月25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公安部联合召开了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自今年6月开始,四部门将利用4个月的时间,开展"2013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通报了2013年"剑网行动"部署的三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审音鉴古录》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第一部专门的导演著作",在戏曲批评领域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从"戏'的戏曲观与文人对戏曲研究领域的拓展"、"文人的雅正思想与昆曲的规范"、"精妙的昆曲舞台艺术演出论"、"重视演艺成就的进步的演员价值观"四个方面,论述作者戏曲审美思想及该书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钟楚 《中国出版》2015,(2):25-26
本刊讯2015年1月14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在京召开"剑网2014"专项行动总结会暨新闻通气会。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出席会议。阎晓宏充分肯定了"剑网2014"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自2014年6月"剑网2014"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地版权行政执法部门、互联网信息主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全面深入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各项工作。"剑网2014"专项行动具有六个显著特点:一是部署周密,各部门高度重视,对开展版权法制宣传、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发动群众投诉  相似文献   

14.
龙泉宝剑     
剑在古代为兵器。春秋战国时期,制剑术以吴越地最著。《越绝书》有:"吴越之剑,迁乎其地弗能为良,地气使然"之说。据传,铸剑大师欧冶子奉越王铸造名剑之命,足迹遍东南,终于在今浙江龙泉的秦溪山下发现有"铁  相似文献   

15.
沙伟 《档案时空》2014,(3):44-47
正2014年是天心阁重建30周年。天心阁横亘于湖南省会长沙古城东南角的龙伏山山脊之巅,矗立在雄伟高大的古城墙之上,大有"古阁入天心"之势。其初为一座角楼,亦称谯楼、望楼,担负着军事防御、消防瞭望和上观星相祭天神、下镇风水的四大功能。既是一座登高望远的瞭望塔,又是祭天的灵台,还是一镇风水的风水楼。  相似文献   

16.
新闻画报用"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的模式,将新闻事件迅速传播到社会各个层面。1890年创办的《飞影阁画报》,内容偏于闾巷传闻和上海女性生活,使得《飞影阁画报》成为研究旧上海风俗民情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从1905年第一部戏曲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关于戏曲电影应该"写实"还是"写意"的问题学界和业界一直争论不休,如何把握好两者的尺度,使得戏曲本身的魅力不被削弱,又能赢得良好的票房,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电影的写实性"和"戏曲的写意性"二者的优势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戏曲电影"写实"和"写意"结合状况上的不足,再依据受众调查的结果,在电影剧本的设计和演员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彻底清除戏曲体制遗留下的封建社会杂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开始了对新中国戏曲指导思想体制、戏曲团体组织体制和戏曲团体管理体制的改造与重塑.为此,相继召开了第一次文代会、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组建戏曲改进局和戏曲改进委员会,并颁布戏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五五指示".最终确立了"文艺为人民...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乃至十八世纪中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初缮七份,分庋七阁。其命运多戕,未及百年,已毁其半。书成后有四阁相继惨遭兵火,至今完整保存者仅三阁而已,经此事变,四库研究遂大受影响。今人之于《四库全书》,以国宝待之,有诸多学者进行研究,并形成"四库学"。然在"四库学"研究之诸问题中,尚有许多未有定论。种数问题,其一也。其始,《四库全书》编纂  相似文献   

20.
《文化遗产》2010,(2):18-25
戏曲是以方言为基础的,但戏曲在传播的过程中却经历了"官语化"和"错用乡语"的过程,这是戏曲不同发展阶段的两种传播方式,"官语化"和"错用乡语"不是某个声腔剧种的特有现象,而是戏曲传播的共性。在语言上,戏曲由方言指向官话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官话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对官语化的研究越发显得重要。由于汉语言文长期不一致以及韵书的历史语音传承,使得历史上的官话不能形成标准音,也使得戏曲的"官语化"和"错用乡语"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过于强调方言的重要性容易混淆戏曲学和语言学的学科界线。大剧种的丰富内涵和悠久历史,使得它有更多的内容可供研究,相比之下戏曲遗产保护研究的重点是大剧种,而不是那些尚未走出家门的小剧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