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晨 《档案学研究》2024,(1):119-125
题本文书是清代地方高官奏报政务的重要官府文书。官府文书用纸规定有着详细的等级制度。研究现存珍贵文书纸张特点能映射文书的多重价值及特性。本研究通过多种科技分析检测手段对所选题本文书进行造纸原料、工艺及老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此件文书以苦竹为造纸原料,纸张厚度、打浆度及抄造竹帘的精细度不及清代宫廷用纸,浸沤及蒸煮工艺不够充分;纸张保存状态较差,出现变色、残缺、脆化、霉变、酸化等病害特征,微观组分发生降解,并以纸张霉斑处降解情况尤为明显。最后对其老化原因进行探究,发现竹纤维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高,造纸工艺使得部分木质素残留,酸性物质和霉菌进一步破坏纸张原有组分结构,加速纸张老化。希望本研究可为此件文书长期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清代初年的《朱景昭批评西厢记》是一部尚未引起学界注意的《西厢》批本。它以未经金圣叹改动的《西厢》作底本,但删掉了草桥梦莺莺之后的文本,其批语则以选录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的批文为主。它通过取汰金批,参合己意,确立了以结构为核心的戏曲创作观,这和它守"礼"重"法"的精神以及追求语言风格的"雅重"结合在一起,反映出《西厢》评点在入清之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关于清代题本的处理程序,一般认为应先交票拟后进呈御览,再发交内阁,由内阁批本处照旨“批红”后经科抄交部执行。若皇帝认为内阁大学士所拟旨意尚需要斟酌考虑,则随手将题本折一角,即为“折本”,俟皇帝御门听政时,各衙门奏事毕,大学士将折本逐件请旨,大学士承旨后,另缮票签,经皇帝核定后批红。关于清代奏折制度的产生的研究也大多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之上,即认为题本先经内阁票拟,不利于皇帝专权,因此清代皇帝才创立了奏折制度,绕过内阁,从而加强专制。这种说法相沿已久,然而笔者在阅读《康熙起居注》的过程中却发现康熙朝的题本处理与上述…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论述清代贴黄制度的种类、具体形式以及发展改革过程,并且通过与唐、宋、明三个朝代贴黄制度的对比,更加深入地揭示清代贴黄制度的特征,以求对清代贴黄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论述清代贴黄制度的种类、具体形式以及发展改革过程,并且通过与唐、宋、明三个朝代贴黄制度的对比,更加深入地揭示清代贴黄制度的特征,以求对清代贴黄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题本制度考     
题本是我国古代明清时期向皇帝报告政务的一种重要的上行文书,它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大价值.文章首先探讨了题本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然后对题本处理和运转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赵彦昌 《兰台世界》2010,(12):54-55
题本是我国古代明清时期向皇帝报告政务的一种重要的上行文书,它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大价值。本文从尺寸、书写格式、字体和字数要求等三个方面对题本的格式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题本是我国古代明清时期向皇帝报告政务的一种重要的上行文书,它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大价值.本文从尺寸、书写格式、字体和字数要求等三个方面对题本的格式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题本文书是明、清两朝特有的文书文种,自产生起,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公文文种之一。其规制格式、适用范围、办理流程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当今秘书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题本是明清特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公务文书之一,自产生到取消,其规制格式、适用范围、办理流程都在逐渐完善,并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明清办文制度及思想,对现今文书及档案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题本文书是明、清两朝特有的文书文种,自产生起,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公文文种之一.其规制格式、适用范围、办理流程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当今秘书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题本是明清特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公务文书之一,自产生到取消,其规制格式、适用范围、办理流程都在逐渐完善,并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明清办文制度及思想,对现今文书及档案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题本"是明清时期一种重要的上行公文,相对于其他公文文种,其研究相对薄弱,文章首次对"题本"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归纳。对"题本"的研究多为以记述的案件为中心来看社会百态,或把题本作为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等研究问题的佐证。《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面世后,以此为中心的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但全面系统的研究体系仍有待建立。  相似文献   

15.
明代隆庆年间两淮盐务题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刊布的有关隆庆年间两淮盐务等方面的题本和奏疏,是从馆藏明代档案中庞尚鹏所著未刊《淮扬杂录》里选出的。庞尚鹏,字少南,广东南海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除授江西乐平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春,明廷议九边屯盐,擢为总理江北等处盐屯右佥都御史,与副都御史邹应龙、唐继禄分理。庞尚鹏辖两淮、长芦、山东三运司,兼理畿辅、河南、山东、江北、辽东屯务。是年秋,召邹应龙还京都,命庞尚鹏兼理九边屯务。河东巡盐部劾其行事乖违,而吏部尚书杨博认为议留。后因太监厌恶杨博,杨博被革职,庞尚鹏亦随之去职,时为三年十二月。庞尚鹏在任职期间,治理盐务有方,鹾利大兴。《淮扬杂录》中的这些题本及奏疏,均无具题时间及批红,从其内容考定,均为隆庆二三年间形成,其标题为编选者所拟。  相似文献   

16.
在档案管理制度领域,清代对中前代的副本制度不断完善和规范,使其成为了一项比较完备的常态性档案管理制度,本文就将对清代副本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奏折是清代专有的一种文书。又称折子、奏贴或折奏。因以折本缮写而得名。其特点是无官印。奏折之称最早是于顺治十三年,最初仅限于皇帝指定的少数亲信官员,后雍正皇帝即位后扩大了使用范围,除了康熙时期有奏事权的地方的将军、督抚、提督和中央的大学士尚书等人外,一些翰林、科道甚至地方上低微之员亦允许上奏折。  相似文献   

18.
武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具有武艺技能人才的重要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到了清代,武举制度已经不能有效应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及现代战争的新形势,清代的武举制度最终在清朝末期被完全废除。  相似文献   

19.
马琦 《历史档案》2015,(2):87-95
放本收铜政策是清代滇铜研究中的热点,而学者往往忽视与这一政策关系密切的厂欠问题。因放本收铜政策中官收余铜定价过低,厂民入不敷出,所产余铜不足以抵补已领官本,导致厂欠问题产生。可以将厂欠视为厂民将部分亏损转嫁给官府的一种特殊方式。厂欠的长期存在不利于官本及时回笼以及余铜收购,影响国家币材供给。虽然官府采取诸多措施,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因为这是放本收铜政策本身的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我国清代武举制度的发展演变史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对武童试、武乡试、武会试、武殿试四级考试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