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唐诗评选》是一部个性鲜明的唐诗选本,蕴含着王夫之强烈的整体意识、鲜明的文体意识、深刻的比较意识、清醒的自主意识,有效反映了唐代诗歌的发展面貌和创作成就,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与思想意义。该选本激浊扬清,崇雅黜俗,有利于培植人们的社会情怀;捕捉生趣,追求自然,有助于丰富人们的审美情趣;视角独特,洞见非凡,可以拓展人们认知视域。王夫之在选本中坚持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着力建立诗歌认识的系统观念,构建诗歌的生态链条和家族谱系,同时兼顾文体的内在审美约定性与相互渗透性,并注重对作品进行源流考察、类型分析、文本对读和整体透视,这对人们进行诗歌品读、开展诗歌教学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作为中唐著名诗人、古文家和政治家,其文学成就和政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诗文承载的思想与情感在后世不同时代也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评价。明末清初王夫之对柳宗元诗歌的接受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唐诗评选》仅选入柳宗元两首不同体裁的诗。由于身处明末清初朝代更替的特殊时期,王夫之与柳宗元有着相似的忠君情结,因此,他非常同情柳宗元的不幸贬谪遭际。从其诗选和诗评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感受到王夫之赞同柳宗元忠君报国之情,然对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谋划和行动则是持否定态度的。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唐诗评选》并非完整本,由同治四年曾国藩金陵节署刻本的存目可知,原《唐诗评选》应为七卷。然而在后来的50年里,其中三卷亡佚了,所以到民国四年刘人熙船山学社本时,《唐诗评选》就变成了四卷。根据船山《古诗评选》、《明诗评选》的体例可知,所亡佚三卷应为"四言"、"五言绝"、"七言绝"。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的《古诗评选》以对传统诗歌法则的批判和重视建构为主要目的,因而对代表性诗人的分析重点在于该诗人所代表的诗歌范型和诗美理想,也非常注重确立各诗体创作的“元音”.但由于王夫之持诗歌退化观和遵循文体互参“以高行卑”的规则,其对“诗则”的批判与重建总体效果不大.但其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思辨以及系统论证,仍然是他有别于其他人论断式的诗话、诗选、诗评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注重诗人的艺术灵性,讲求实际审验,反对成法,并不意味着他对艺术构思的忽视,恰恰相反,他对艺术创作的匠心独运特别重视,提出了以意为主、运势其中的艺术思维方法,并运用于唐诗评论,在清初唐诗学中有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船山<唐诗评选>是清代最早的一部披沙淘金的好选本.受儒家"诗教观"与"神韵观"的局限,对某些作家及其作品的评价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唐诗评选》中的评语为论唐诗者征引不辍,但对此书整体的批评观,学界却鲜有论及。作为一部诗歌评选著作,《唐诗评选》在诗歌的取舍褒贬之间体现出了“以平为贵”的批评观,此批评观涵摄了诗歌的风格、情感、结构和语言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古代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对教师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些问题聚焦在“教师应该怎样做”上。通过对王夫之论教师的思想进行评述,对其“必恒其教事”“明人者先自明”“正言、正行、正教”等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阐述和解释,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的《明诗评选》延续了其一贯的诗学观点;针对明代出现的七子、竟陵之弊,《明诗评选》在表达其诗学观点时又有所侧重,显示出对性情与神韵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白银华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2):93-94,97
作为明末清初的教育实学家之一的王夫之,他的教育思想,理论独到而深刻,旨向前瞻而科学,其治学为人的高尚个性,志存高远的大家风范,都为我们今天之教育及教育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诗歌理论的雅俗之辩,由来已久。雅俗批评可以说是诗学批评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本文旨在以王夫之的《古诗评选》与沈德潜的《古诗源》为主要观照对象,重点关注二人在诗评中对于"雅俗"的阐述,从而提炼出二人的"雅俗观"。  相似文献   

12.
诗歌理论的雅俗之辩,由来已久。雅俗批评可以说是诗学批评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本文旨在以王夫之的《古诗评选》与沈德潜的《古诗源》为主要观照对象,重点关注二人在诗评中对于"雅俗"的阐述,从而提炼出二人的"雅俗观"。  相似文献   

13.
论易学对王夫之史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王夫之的史学思想,不能离开他的易学见解,王夫之深究于易而出入于史,援史人易,以易说史,易学成为他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而史学又是易学观用之于历史研究的具体体现。他抓住《周易》之变通的思想特点来研究《周易》.并将这种变通的观念引进历史研究之中.论证人类社会历史的盛衰变动、治乱更替,解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时,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研究,扬弃了《周易》的循环的变化观.提出了中国历史治乱更替的三个阶段论,建立了以变化和进化为中心的历史哲学体系。但是,由于王夫之坚持"《易》兼常变,礼惟贞常",因此他的历史变易观又受到很大局限,他承认历史的变动性,但不敢否认封建制度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14.
王夫之是我国17世纪的伟大思想家,其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包罗广裹。终其一生,主要是从事于学术活动:一是著述,二是教学。虽然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其教学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局限,但在教学思想方面,他仍然作出了卓越的建树。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在阐明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发展道路时指出:“即使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①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对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走了与恩格斯所指示的相类似的道路。 王夫之在其四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不仅踏踏实实地躬身于教育实践,而且把教育活动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教育思想史结合起来,从老子“无”的世界观到宋明理学中的唯心…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的智能心理思想非常丰富,其主要包含智能基本性质论、智能先天基础论、智能后天发展论、智能相对独立论、智能天人结合论、智力与非智力结合论等。王夫子是我国古代智能心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其思想的现代诠释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智能心理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王夫之的童蒙教育以"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石,以对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与规律的认识为前提,以先入为主、以预为先、蒙以养正和施之有序为原则,致力于启发引导、培养儿童的自觉精神,重视儿童志向及兴趣的培养,主张运用"因材而授"的教学法,大力倡导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行可兼知",重视教师嘉言善行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等等。这些思想对加强当代中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王夫之的童蒙教育以"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石,以对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与规律的认识为前提,以先入为主、以预为先、蒙以养正和施之有序为原则,致力于启发引导、培养儿童的自觉精神,重视儿童志向及兴趣的培养,主张运用"因材而授"的教学法,大力倡导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行可兼知",重视教师嘉言善行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等等。这些思想对加强当代中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的"为师之道"至今都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推崇,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不言之教、自明之识、新故相资、格物穷理、利导安习、教不俯从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