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蜡烛抽水机     
实验道具:2只玻璃杯、1根蜡烛、1张比玻(bō)璃(li)杯口稍大的硬纸片、1根塑料管、火柴、半杯水发生的现象:水从右边杯子流入左边的杯子中。小博士告诉你: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yǎng)气,杯中气压降低,右边杯压力使水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实验步骤: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kuàng)形,一头穿过硬纸片。2、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4、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在右侧的玻璃杯上,并使塑料管的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  相似文献   

2.
1不宜随意对课本规定的实验内容拓宽加深在自然课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对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内容随意拓宽加深。如第十册“电热”一节,实验内容为用细铁丝、细铜丝分别通电,然后验证通电导体会发热。在这两个实验中,细铁丝、细铜丝都是导体,小学生对这个简单归纳还是能够接受的,实验设计是合乎教学要求的,有一教师在做完实验,得出导体通过电流会发热的结论后,又让学生继续下一步:看细铁丝、细铜丝哪个发热快,哪个更热,结果学生就问为什么?老师不得已讲开了电阻,很多学生都听不懂了。老师见下面没回应,就慌了,一节本来已…  相似文献   

3.
铜丝灭火     
欢迎进入小实验室!这里陈列的实验材料都是随处可见的日常用品。同学们不妨在家里世设一个小实验室,即有新奇的感觉,又在动手的同时巩固了知识,也许还真的能从中有所新发现呢!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或打火机)、细铜丝、镊子。实验步骤取约40厘米长的细铜丝,用砂纸除去铜  相似文献   

4.
1)教具的简单结构。由底座、支架、表盘、指针四部分构成。2)教具的辅助材料。蜡烛、细铜丝、橡皮条、细棉线、火柴等。3)教具的原理及使用方法。①用点燃的蜡烛烘烤细铜丝,细铜丝受热膨胀延长,在与之相连的橡皮条的拉力作用下带动指针转动(从0°→90°方向)。②熄灭蜡烛,细铜丝因冷缩短,细铜丝牵动指针复位(90°→0°方向)。4)教具的特点说明。①制作廉价。②演示效果明显。③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5)演示器装置(图1)。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谢会秋$富裕县进修学校!黑龙江富裕161200  相似文献   

5.
《电热》一课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热,教材中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用一根细铁丝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过一会儿,摸一摸铁丝,手有什么感觉?然后用细铜丝、细铝丝做这个实验。(如图1)  相似文献   

6.
一、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教学器材: 1.一块长方形的小木板(长25厘米、宽5厘米、厚2厘米),在木板的两头4厘米处各固定一根20厘米长的竹钉,再把一根细铜丝(约20厘米长)的两端分别绕在两根竹钉上。中间悬挂的铜丝一定要拉直。 2.一根蜡烛、一盒火柴。 实验方法: 1.点燃蜡烛,给铜丝加热。开始  相似文献   

7.
在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第八册第十五页“照图作一个简易电热切割器”,按书中介绍用细铁丝或细铜丝、干电池作材料,接通的电压太低,导线的热度不够,不能切割塑料一类物体,若将实验用的材料稍作改动则很能说明问题。现将修改及原理说明如下:1.改细铁丝为电热丝  相似文献   

8.
由于各校条件不一样 ,自然课本中有的实验难以开出 ,有的实验照书中所述方法去做 ,效果不太理想。a 在自然第十册“电热”一课中 ,有一个说明电流的热效应实验 ,即用一根细铁丝或细铜丝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过一会儿 ,用手摸一摸铁丝有什么感觉 ?因一节电池的电流较小 ,而人体温度又高达 37℃ ,所以用手摸细铁丝感觉不到细铁丝产生的热量 ,效果不理想。我在教学时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 :将一根细保险丝在温度计下端的液泡上绕几圈 ,先叫学生读出未接电池时的温度 ,然后将细保险丝的两端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 ,让学生观察温度计内的红色液柱…  相似文献   

9.
实验材料:两只玻璃杯、蜡烛、吸墨纸火柴。实验步骤:1.在空玻璃杯中点燃一支蜡烛。2.在杯口覆盖一张蘸了水的吸墨纸。3.把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倒扣在这个玻璃杯上。几秒钟之后,你会发现玻璃杯中的蜡烛熄灭了。当你想要拿起上面的玻璃杯时,两个玻璃杯也连在一起了。实验揭秘:由于吸墨纸是透气的,所以蜡烛一直燃烧到两个玻璃杯中的氧气消耗完。一部分燃烧并膨胀的气体外溢出去了。火焰熄灭以后,玻璃杯中的气体迅速冷却并萎缩。于是,在两个玻璃杯中产生  相似文献   

10.
热气球     
实验器材:垃圾袋、细铁丝、脱脂棉、医用酒精(或白酒)、小铁盒、钳子等剪铁丝的工具、透明胶带、玻璃杯、点火工具、湿抹布(必备).  相似文献   

11.
简易装置:取一次性注射器的外管,洗净,晾干.选择一个合适的橡胶塞,将事先准备好的铜丝插入胶塞中央,塞在注射器上,使铜丝下端距注射器底部约0.5厘米.再把胶塞连同铜丝取下,把铜丝下端轧成勺状,再取约2厘米长的一段铜丝一端轧成勺状,用细铁丝绑在胶塞的铜丝上,两勺相距2至3厘米.把注射器针头拔下,用一次性输液管上的小皮套套在小孔上,使其不漏水不透气.如图.操作过程:先往两勺上各放绿豆粒大小的一块白磷,慢慢伸进一次性注射器外管中,把胶塞塞紧.竖直放在盛有70oC以上开水的玻璃杯中(杯中水面应超过上端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听了一堂自然课。老师让学生把蜡烛点燃,置于浮在水面的木板上,然后将一只玻璃杯罩在上面,不一会儿,蜡烛熄灭了,杯内的水面逐渐上升。学生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感到十分惊奇。这时,老师说:“杯内水面上升,是由于杯内空气减少造成的,对吗?”学生答道:“对”。老师又问:“那么杯内那部分空气到哪儿去了呢?”学生不知道是蜡烛燃  相似文献   

13.
例1(2005年南京中考题)某学生在A、B、C、D四只烧瓶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食盐水和细铁丝,并使铁丝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下表(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所示.(1)导管中水面为什么会上升?(2)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烧瓶序号)________.(3)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有________.解析:本题是根据实验数据探究实验结果.解题的关键是发现数据分布规律和实验特征现象,正确推出结论.(1)因铁生锈时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消耗了氧气…  相似文献   

14.
实验材料: 两只玻璃杯、蜡烛、吸墨纸、火柴。 实验步骤: 1.在空玻璃杯中点燃一支蜡烛。 2.在杯口覆盖一张蘸了水的吸墨纸。  相似文献   

15.
碳还原氧化铜是难度较大的演示实验,常常因实验时间长、现象不明显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取得好的实验效果,现介绍几种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法。[方法一] 1.药品:细铜丝、木炭粉。2.操作方法:把细铜丝在细玻璃管(或其他类似圆管)上绕成螺旋状后压扁平(或几根细铜丝缠绕在一起),在酒精灯焰上烧至其表面生成黑色氧化铜,按  相似文献   

16.
[习作题目]今天是4月6日,星期六。你和李明在家一起做老师在课上讲的实验:将蜡烛放在装了水的盘子里,点燃一会儿后,上面盖上一个玻璃杯,蜡烛熄灭后,杯中的水面会升高。将这一实验过程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  相似文献   

17.
在做布朗运动实验时,由于墨汁颗粒较粗,质量较大,而使实验效果不明显。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可用蜡烛烟灰代墨汁。先用蜡烛的火焰将玻璃板熏黑,再将这种黑灰刮入玻璃杯的水中,烟灰浮于水面,不溶于水,须用手指在水中把它碾成粉末。这种液体静置片刻后,  相似文献   

18.
热浪滚滚     
【研究建议】1.本研究必须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切记!2.准备好笔记本,以便做好科学实验记录。【材料准备】硬卡纸一张(可以用贺卡代替),细铁丝或者铜丝,圆规,剪刀,蜡烛,胶水,A4纸一张。  相似文献   

19.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子,1支蜡烛头、一张吸水纸、火柴步骤:(1)先在一个空玻璃杯中点燃蜡烛头,将吸水纸浸湿后盖在点蜡烛的杯子上。再把另一个同样大小的杯子覆盖在上面几秒钟之后,点燃的蜡烛熄灭了,两个玻璃杯紧紧合在一  相似文献   

20.
王素青 《科学课》2008,(6):58-58
制作材料塑料蜻蜓(一种常见玩具)、细铁丝、别针、棉线、橡筋、用完的中性笔芯、一次性筷子。制作工具尖嘴钳、小刀、蜡烛、火柴、一根直径约0.8cm的细圆管。制作方法一、制作支架1.将一次性筷子截成长15cm(或根据车的大小自定长度)的一段,然后用小刀在距离其两端大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