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匠人营国     
1940年7月,刚刚结束高考的吴良镛,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空袭而改变了命运。走出防空洞,破碎的山河、残败的家园映入眼帘,也就在这一瞬间,建筑学成为吴良镛坚定的选择。同年,吴良镛如愿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开始铺展他重建家园的梦想。1944年,吴良镛发表在校刊上的一篇关于古代建筑的论文引起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正>倘若你遇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在凳子上静静作画,跟乡亲亲切畅谈,带着相机游走在大街小巷,谈笑风生地跟学生交流,那或许就是吴良镛。他毅然接受了历史的发问,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3.
王国平 《教育》2011,(5):29-30
吴良镛总是笑眯眯的,笑得敦厚、诚恳。但他也有"怒发冲冠"之时。他有太多的惋惜,太多的愤慨,太多的无奈。还好,站在2011年的门槛上回望2010年,这位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满载收获:2010年6月9日,他因"人居环境科学"建设摘得当年度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这意味着他领衔创建的理论体系赢得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生态人居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一种新型生态建设--生态人居的出现及现状,分析了生态人居的内涵及其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窘境,展望了生态人居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1km ×1k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交通路网指数、水域指数、学校服务指数、居住影响力指数与地被指数等影响因子,运用GIS技术建立大滁城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定量研究大滁城规划区人居环境的适宜程度及其空间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大滁城人居环境指数呈现由中心区域向周边地区递减的趋势;人居环境指数与人口密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二者的一次拟合度 R2=0.8361。大滁城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大滁城一般适宜以上的地区132km2,接近大滁城面积的2.96%,相应的人口占大滁城8.75%,其中3.3%的人口聚集在0.78%人居环境高度适宜和比较适宜地区;大滁城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698km2,占大滁城国土面积的15.69%,相应的人口39.33万,占大滁城总人口的24.21%,人口密度555人/km2,是大滁城人居环境适宜与否的过渡地区;大滁城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3619km2,人口108.91万,占大滁城总面积的81.35%,人口密度为303人/km2,低于大滁城地区365人/km2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自然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在坚持生态观和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从原自然环境及次自然环境两方面详细阐述自然生态环境具体构建方法。使论文对生态城市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屏风与人居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屏风来理解中国传统人居文化。屏风是中国人居环境设计中一种极为活跃的元素,通过对它的研究透射出中国传统人居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8.
从景观设计角度谈人居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住房消费市场的日趋成熟,人们对住宅小区景观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而集中观赏、休闲与实用性为一体的小区景观,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园林是最佳人居环境.园林是文理交融的综合学科.园林却不是自有人类就有的.人类初始,居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随社会进步,人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却又需求自然的时候就逐渐产生了园林.城市是人聚居借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园林设计师要介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和园林均需强调中国特色和综合性.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而万变不离其宗.  相似文献   

10.
人居环境与建筑风水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场所,人居环境离不开建筑风水理论的指导,而传统建筑风水学“天地人合一”的原则,至今仍然是建设人居环境的指导理论。它关系到尊重自然生态构建和谐社会和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受日益兴起的人居环境学研究的启发,提出了建立系统的人居文化学的构想,认为真正的舒适宜人而又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建设,必须有相应的人居文化思想作指导,如钱学森先生的“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中国传统山水诗画园林的艺术构图;吴良搞先生的“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学思想,充分考虑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目前国内开展的古村落文化、乡土建筑等方面研究,也是人居文化学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因此,新兴的人居文化学将以和谐观、生态观、适宜观、可持续观和责任观为指导原则,有力地推进人居环境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污染日趋加重,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结合通化市人居环境的具体情况,提出通化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正用一挺机关枪指着我们。那是1945年初春的一天,我的爷爷奶奶带着我刚从一个防空洞里钻出来,我们刚刚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恐怖之夜。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民的住房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快速增长,农民自身建房的能力和层次不断提升。但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多,各地发展并不平衡。从总体上讲,存在着以下问题:农村的人居环境与城市相比相去甚远;基础设施滞后;总体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多。要构建和谐农村,就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的居住环境,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孙帅 《林区教学》2009,(10):35-37
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导向的工业文明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的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导向的生态文明为重塑美好人居环境提供了新的方向。新型生态伦理的建构需要从全球精神资源中汲取智慧,中国传统人居思想可以为其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世界人居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8年世界人居日的致词中说:“如果居住在贫民区的人无法找到工作,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那么我们这个快速城市化的世界就不能自称是和谐的。如果城市地区的扩展以环境为代价,那么我们的世界也不和谐。”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本世纪的主旋律,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在人居建筑设计中也要体现生态的理念。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的概念,对生态建筑的特征作了分析,从对自然环境的关心与尊重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8.
刘伟 《现代企业教育》2008,(22):143-144
我国的古镇保护是属于抢救性保护,需要及时主动地保护。水乡古镇周庄的成功经验是制定保护规划和落实规划管理,将对我国大量的古镇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与所在地域气候舒适度密切相关。气候舒适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居住。人体的气候舒适度与所处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等条件有关。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指数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作者出于探索环境之心,考察了刘基故里--南田镇和武阳村,发现地处盆地一隅地南田镇,实为台上之谷,盆中之盆,确有儒家"桃花源"之意境;武阳村则盆中有谷、内敛深沉,无愧道家"福地"之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