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震能兴邦?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约10米高的海啸,祸不单行,地震和海啸造成核电站爆炸,引发核泄漏。日本人民蒙受巨大的财产和人员伤亡,灾区呈现一片地狱般的景象,家园被毁,亲人流离失所,核辐射危机重重。  相似文献   

2.
日本地震     
《百科知识》2011,(7):66-67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发生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官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北京小部分区域有震感。此次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北京时间3月13日,日本气象厅将震级定为9.0级。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福岛核电站1、2、3、4号机组接连发生事故,如果说地震和海啸引起了人们关注的眼光,那么更加让全世界震惊的则是福岛核电站的爆炸。本应在自然环境中“雷打不动”的核电站,为何会出现可怕的核泄漏?福岛事件给日本民众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对整个核电产业的发展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出现核电站危机时,人们该怎样去应对?本文重点分析核电站危机应对机制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孝文 《金秋科苑》2011,(8):86-89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在地震中受损并引发核事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和辐射事件等级(以下简称INES)共分7个等级。以下是根据INES等级列出的史上最为严重的十大核事故,严重程度从小到大,刚刚发生的福岛核事故也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5.
《百科知识》2011,(8):1-1
事件 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及海啸让"日本核电安全"的神话彻底破灭,尽管目前事态尚在发展,最终的损失和影响还难以评估,但世界各国对于核电安全的信心已经遭到重创。  相似文献   

6.
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在地震中受损并引发核事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1990年引入国际核安全和辐射事件等级(简称INES等级),共分7级,从1至7表示严重程度从小到大,每一等级的严重程度相差近10倍。以下是根据INES等级列出的史上最为严重的十起核事故。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在地震中受损并引发核事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和辐射事件等级(以下简称INES)共分7个等级。以下是根据INES等级列出的史上最为严重的十大核事故,严重程度从小到大,刚刚发生的福岛核事故也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文化》2005,(2):F002-F002
2004年12目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大量沿海地区遁遇海啸袭击.损失空前惨重。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23,(3):42-43
<正>地震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大部分人感觉不到。但发生在人类活动区的强烈地震,往往会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世界上著名的大地震有很多,它们让人类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可以一瞬间夺取上万人的生命,让人们的家园顷刻间覆灭。瓦尔迪维亚大地震全球有科学记录以来震级最高的地震为9.5级,于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南部瓦尔迪维亚,被称为瓦尔迪维亚大地震,又称智利大地震。这次地震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海啸,掀起了高达25米的海浪。主海啸穿越太平洋,波及遥远的日本和菲律宾。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11,(4):9-10
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时代》2010,(4):27-29
发生在智利的地震是有史以来记录到的最强烈地震之一,但是为什么它引发的海啸没有产生同样巨大的破坏呢?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1月22日清晨5点59分左右,日本福岛县海域发生了推测震级为里氏7.4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为25千米。由于地震引发海啸,有1.4万人转移。日本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是在福岛县与宫城县,海浪高度达3米。此次地震和海啸并未造成重大灾难,不过让人们回忆起最近和最严重  相似文献   

13.
海啸冲击波     
日本特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日本列岛及其太平洋沿岸周边国家和地区。研究人员对有关数据分析后发现,在地震发生后五六分钟,震中海面至少上升了3.5米。他们推测,冲上陆地的海水量可与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海啸时的海水量相匹敌。对发生在海洋里的地震来说,其伴生灾害中最具破坏性的就是海啸。很多时候,海啸造成的损失往往会高于地震本身。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地震局台网测定,2004年12月26日08时58分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近海位于北纬03度54分,东经95度54分发生Ms8.7级地震。美国地调局USGS测定震级为9.0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波及近十个国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目前印度洋海啸的遇难人数已经突破15万人.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上升。印度洋海啸引起了全球对海啸问题的关注。那么地震海啸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5.
郭兴 《百科知识》2012,(6):13-14
正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人们对高风险技术,尤其是核电技术有了深深的怀疑。尽管德国表示今后要逐步废止核电技术,但世界各国对核电的研发和使用仍方兴未艾。2月7日,一份《关于请求停止江西彭泽核电厂项目建设的报告》的文件在微博上引发热  相似文献   

16.
向阳 《百科知识》2011,(11):30-32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此后,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千米的“垃圾岛”。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9.0级特大地震,而地震、海啸之后,最惊心的,莫过于震中附近的福岛核电站,一旦发生大规模核物质泄漏,核辐射甚至可能危及邻国。切尔诺贝利的灾难刚刚远去,历史还会重演吗?】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革新》2011,(4):4-11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数不尽的裂缝在大地上延伸,炼油厂、核电站相继发生爆炸,浪高十米的海啸席卷着沿岸所有的田地、建筑,火光冲天的城市到处都是救命声,日本东北部完全陷入一片死寂……就像电影中的世界末日一般,然而真实发生着的场景更加令人震恸。满目疮痍的惨象、不断攀升的死伤人数,以及核污染疑云,仿佛在一夜之间将日本抛向灾难的深渊。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许日本民众表现出来的从容和有序让人称颂,或许救援人员的不离不弃让人感动,或许日本政府的迅速反应让人感慨该国防灾体系的完备。但在这场浩劫之中,我们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关心楼房的倒塌,更让我们恐慌的是海啸摧毁城市、核电站泄漏、油库爆炸、交通瘫痪、通信网络中断、停水停电……所有的这一切,正考验着日本这个被高科技武装到脚的现代化国家。人们在感慨日本地震预警系统之发达的同时,也在质疑被捧为高效可靠的清洁能源的核能。人们疑惑并思考着科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是否就是所谓的成也科技,败也科技?当然,目前我们所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则是,在自然灾害突然降临之时,崇尚高技术的发达城市和地区究竟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19.
叶清 《科学与文化》2006,(10):19-19
2006年7月17日雅加达时间下午3时20分,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南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随后引发的海啸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和3米高巨浪横扫印尼沿岸。船只被抛向岸边房顶,岸边的旅馆和民居被摧毁。据统计这次地震夺走约700人的生命,数十万人无家可归。这次地震距刚刚发生的导致5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3):I0001-I0001
地震、海啸、核辐射,有天灾,更有人祸。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发生了很多影响一帮人、一代人的事件。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地震;3月11日,日本海域更是发生了高达9.0级的强震。地震中,有人平安、有人坚守、有人坚强;同时伴随的还有那谣言、那恐慌、那痛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