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松 《今日科苑》2011,(21):74-76
<正> 顾名思义,科教片的意思是指用于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影片,全称"科学教育片",是传输科学文化知识、推广先进技术经验、传授工艺方法,为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等服务的电影类别。近年来,在电视节目形态中,电视专题门类又分支出了科普专题的门类,进一步细化丰富了电视产品种类,用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科学原理。电视科普专题片既不同于电视专题  相似文献   

2.
朱萍萍 《今日科苑》2011,(21):81-84
<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上的需求也不段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逐渐增大。而通过电视媒体传播是受众最易接受的方式,而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科教节目更能满足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这种需求。电视科教节目是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各种电视节目的总称,常与新闻类,文艺类节目并称为电视的三大支柱类节目。这  相似文献   

3.
王彩臻  金兼斌 《今日科苑》2020,(1):70-77,91
电视科普节目是提升大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选择三档传播效果优质的电视科普节目,探究其节目话题分布并建立拟合方程以了解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对300个样本的分析发现,传播效果优质的节目在话题的学科方面以物理居多;节目的感性因素与理性维度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基于《流言终结者》的数据,本研究验证了制作手法、视距感、感染力、贴近性、创新性、戏剧性和趣味性等七个因素对电视节目传播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音乐作为电视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是电视专题节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电视专题系列节目《古往今来话包头》为例,阐述了电视专题节目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通过运用音乐,形成不同的表现作用,从而使节目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何剑波  邓煜 《科技广场》2007,(2):197-199
电视谈话节目是在正常的谈话状态下,以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通过电视媒介进行大众传播的方式。它介入中国电视界的时间不长,但其成长的势头却锐不可挡。这类节目的出现被专家们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电视节目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本文拟从受众定位、选题、主持人、嘉宾和观众等方面对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电视节目从初始至今,其发展速度令人瞠目结舌。电视节目的类型也越发五花八门,每种电视节目类型都有其突出的特点而存在于观众的脑海中。而长期以来,有个普遍的误区存在于广大群众脑海中,那就是电视专题节目的对艺术性的追求并不高,只有文艺类的节目才要求节目的艺术性。其实这是错误的,艺术普遍存在于许多的电视节目中,与电视节目水乳交融,只是其表达出来的方式各有千秋。而关注电视专题节目的艺术性,对于电视专题节目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电视对于人们的影响异常深远,电视传播的世界是一个生动形象的现实世界,更是一个凭借现象,依托策划,按照传播者的意志和理解来引领大众思维的一种形态。对于孩子来说,电视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孩子要求出发,简述制作少儿节目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运动健身类电视节目是关注体育与健康的人们,不可越过的一种节目类型。它来源于体育和健康,在功能上属于生活服务类节目,提供实用的服务信息,又兼顾娱乐性与教育性。通过对国外一款新型运动健身节目的分析,探讨我国运动健身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模式,即社交网络、手机电视、数字点播电视。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加剧了行业间的竞争。电视媒体要想在新媒介环境中取得生存权,就必须创新经营形式。电视新闻节目是各级电视台存在的关键,其形态决定了制作水准、传播成效。所以,电视媒体的生存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新闻节目形态的制约。本文主要对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做了简单的概念阐述,然后提出了几点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措施,希望能够扩大电视媒体在受众中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使得跨文化交流有了坚实的传播基础和丰富的传播内容。而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工具,所肩负的文化传播任务与生俱来,电视创作来源于不同的生活,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电视节目能够满足各种消费者的欣赏情趣和审美需要。本文将以中国西部的不同文化作为基础,以研究跨文化传播作为手段,关注西部电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晓 《百科知识》2023,(9):25-26
<正>近年以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围绕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节目策划。电视播音主持作为电视节目录制中的关键环节,其文化素养和谈吐表达,对大众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优秀的播音主持对节目文化底蕴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使得跨文化交流有了坚实的传播基础和丰富的传播内容.而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工具,所肩负的文化传播任务与生俱来,电视创作来源于不同的生活,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电视节目能够满足各种消费者的欣赏情趣和审美需要.本文将以中国西部的不同文化作为基础,以研究跨文化传播作为手段,关注西部电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刘欢 《科教文汇》2007,(12Z):190-190
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使得跨文化交流有了坚实的传播基础和丰富的传播内容。而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工具,所肩负的文化传播任务与生俱来,电视创作来源于不同的生活,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电视节目能够满足各种消费者的欣赏情趣和审美需要。本文将以中国西部的不同文化作为基础,以研究跨文化传播作为手段,关注西部电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电视的科学节目可以吸引大量观众,在向一般公众传播科学技术方面起着重大作用。然而,电视科学节目并非不受到批评;批评家认为,电视科学节目有可能把科学平庸化,以绝对的方式处理科学。这里,我们获悉在英国推出一台成功的科普节目背后所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我国很多领域都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方面也逐渐趋向数字化,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节目的质量,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掌握数字化技术,实现信息的有效采集,处理信息,并实现信息的传播和分享,从现阶段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来说,全方位实现数字化是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针对数字化背景下的电视节目制作进行几点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梁昀 《今日科苑》2011,(21):85-88
<正>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获取科技信息的公众分别占91%、44.9%、22.4%。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电视在科技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多年来,电视科技节目却一直不能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收视亮点,观众觉得电视科技节目理解和接受起来晦涩难懂。调查表明,在我们国家公众自认为能比较理解科技新闻的人有31.5%,认为能充分理解的人只有4.5%,而对报  相似文献   

17.
陈剑 《知识窗》2011,(6X):78-79
初期策划对演艺节目的内容、形象和文化审美品味的定位起着重大作用,同时,品牌的成功打造也会为媒介传播理念注入新的内涵。本文从中国本土传统的演艺模式入手,分析了这种演艺节目形态在策划方面的主要特点和问题,试探讨节目策划与大众审美主流发展趋势的关系,提出节目品牌价值的打造是节目策划案得以成功施行并被受众长期接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人们对电视媒体的关注程度有所降低。为了巩固电视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电视媒体工作者在制作节目时,不但要能传播知识,还必须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不断创新电视节目编辑制作方法,确保电视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各类新闻节目、文艺节目、教育节目、娱乐节目等普遍强调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积极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突出节目的传统文化底蕴,展现人文精神;从文案策划到现场广播电视录制,普遍要求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元素要从方方面面进行有机融合。其中,播音主持人作为节目录制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作为播音主持人主持过程中的即兴环节,是表现节目文化底蕴、提高节目观看效果、阐发节目文化精髓、展现主持人业务素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各大媒体竞争激烈,尤其自网络这种媒体盛行以来,电视的优势被削弱了,为了更好的生存,作为电视人我们应该榘思广益,精益求精,制作出品住更高、可看性更强的电视节目。试图从研究受众心理、提高节目质量和受众参与等方面增强文艺类节目可看性做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