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光 《百科知识》2011,(13):4-7
西班牙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新型验血方法可以确定一个人的衰老速度,甚至还能评估出他们能活多久。这种检测方法将于2011年年底在英国上市。实际上,这种方法就是提取血液中的细胞,测试细胞中端粒的长度,由此来推断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因此,这种方法也被称为“科学算命”。  相似文献   

2.
刘卫 《百科知识》2011,(13):8-9
西班牙马德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玛莉亚·比拉斯科博士提出用测试细胞中端粒的长度推断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的做法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这种“科学算命”的方法是否管用,真相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正>其实看相不仅仅能算命,还能看出许多东西!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人的脸不可能透露人的寿命、性格等等信息,因此把看相算命当作不靠谱的封建迷信。但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因为人的脸上真的能透露包括人的寿命在内的许多信息。你的寿命,脸上标着其实看相算命并不神秘。例如你面对着一名老人和一名儿童,现在让你给他们两人"算命"——从现在起,两个人中谁会活得更长,那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11,(10):43-45
近期,西班牙马德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玛莉亚·比拉斯科博士提出了一种“科学算命”的方法,引起各方争议与关注:通过提取血液中的细胞,测试细胞中端粒的长度、结合精密的分析,可推断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这种检测方法将于2011年年底在英国上市。有专家认为,测试端粒并非能很快就像今天临床上所使用的常规医疗检测方法,如验血查血液胆固醇水平,或量血压一样,可以帮助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5.
最近,算命在社会上又开始流行。许多中小学生也拿自己的零用钱去算命。有些人是出于好玩,可更多的人是相信算命的,认为它能准确地预测人的吉凶祸福。那么,算命究竟有没有“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正>科学家发现细胞老化开关:或可实现器官再造英国物理科学新闻网站9月20日发表题为《科学家们发现了控制细胞衰老的开关》的报道称,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了细胞内一个对健康老化至关重要的"开关"。这个"开关"可以促进健康细胞分裂和生长,比如,即便在衰老阶段也能产生新的肺或肝组织。在人体内,新分裂的细胞不断补充着肺、皮肤、肝脏及其他器官。但大多数人体细胞不能无限期地分裂下去——每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末端的细胞计时器就会缩短。当这种名为端粒的计时器变得极短时,细胞就不再分裂,导致器官和组织退化,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衰老阶段。但存在一种绕过这种倒计时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公众调查中有75%以上的人认为占星术是科学的;在美国,报纸上一方面是航天飞机上天,宇宙飞船飞临天王星的新闻,另一方面则刊登用电子计算机推算出的算命天宫图;1990年法国一个女巫写了一本书《占星术——21世纪的科学》,立即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在日本,一些占星术士  相似文献   

8.
封建迷信,在中国横行了数千年,曾导演了无数出悲剧,使许多人倾家荡产,妻女离散,横祸重生。而今,它又被一些犯罪分子所利用,进行罪恶活动。他们或骗人钱财,或装神弄鬼破坏安定,制造家破人亡的悲剧。然而值得深思的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一部分人相信这种无稽之谈,心甘情愿地成为受害者呢?这个令人痛心的故事,发人深思。算命“排难”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技越向前发展,算命之类的迷信行当竟也日益“发达”。这种怪现状的背后除了国民素质的问题之外,更有着现代人的种种畸形心态。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23)
求助于算命的群体主要包括关注就业及恋爱婚姻的青年人、关注事业升迁的中年人、关注子女成长的老年人。算命现象的存在是社会转型期间人们不适应性行为的反应。本文采用麦克利兰的社会动机理论对算命这一当下社会现象进行了心理解析,个体求助于算命主要受到成就动机、亲和动机和权力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田锋 《科学与管理》2015,35(2):44-48
"海市"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光现象。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记录着许多关于这种自然光现象的史料,并在记录的同时给予这种自然光现象的成因以相应的解释。从文献记载的内容来看有神话解释、常识解释等。以上各种解释的本质上都属于"非科学解释"。进入十九世纪之后随着西方光学著作被引进到中国,在光学研究领域内给予这种自然光现象以新的解释,即"科学解释"。这种"科学解释"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因素:科学概念、科学定律以及科学实验。因此,十九世纪的中国光学研究在对于"海市"这种自然光现象的成因完成了由"非科学解释"到"科学解释"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曾一度被禁绝的“算命”又登堂入室,出现于城乡大街小巷之间。在成都市,就相继冒出过4家持有工商执照的算命机构。他们大都打着“周易预测”的幌子,自称是集现代科学之精华、承传统文化之余绪,让人难辨真伪。一时之间,信男信女趋之若骛。舆论曝光,算命摊子被掀翻 1994年9月,一家打着四川易经学术研究中心牌子的算命公司在青年宫内粉墨登场。该中心一开业就对外开展名  相似文献   

13.
社会语境中的科学传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科学传播作为负载意义的"文本",是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系统;语境分析方法论给人们的启示是:当代科学传播需从"缺失模型"转向"语境模型"。这种转向不仅拓宽了科学传播的研究路径,而且还可能对科学传播研究的松散状态起到学科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五行阴阳与气论——中国古代科技的起源与三大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生活中,阴阳、五行往往被视为封建迷信、伪科学,与占卜、算命相联系。其实阴阳、五行对中国古代科学贡献巨大,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阴阳、五行十分推崇,他说:“中国人科学思想包含着宇宙两种基本力量或原理,即阴和阳。”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14,(1):64-65
<正>核心提示:民间一直把洗冷水澡看成一种高效锻炼的方式,且这种方式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尝试的。冬季天气寒冷,为了能够最大化享受"冷疗法"的好处,我们应该学习正确进行冷水浴的方法。这样才能够科学锻炼,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俗话说:"要想身体好,每天冷水澡。"民间一直把洗冷水澡看成一种高效锻炼的方式,且这种方式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尝试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外部气温已经让人瑟瑟发抖,再洗上一场冷水澡,真是有种透心凉的感觉。那些有毅力、热衷于健身防病的朋友可以挑战冷水澡,但是也要讲究科学方法,否则,你的身体吃不消反而让健康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6.
王刚 《科学学研究》2007,25(5):836-841
 作为个体的科学家有可能是自利的,进行科研的动机是多元的、世俗的,并不都是出于好奇心,仅仅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但是他们的合作却能够生产出可靠的知识,并使科学成为一种最成功的人类认识事业.对于这种现象?科学经济学的学者利用"看不见的手"进行解释,给出的答案是,科学中的各种标准、规则、规范和制度诱导着具有世俗动机的科学家形成合作. 关键词:科学论;科学经济学;科学规则;"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17.
当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充分暴露了"还原论"方法的不合理性,从而启发人们避免简单化,把人类精神当作一种独特的、复杂的高级运动形式来研究,超越"还原论"方法,还人类精神深远广博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在未来世纪面临的第一个新课题;功能主义建立在当代信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在意识探索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但是它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批判吸取功能主义的研究成果,超越其机械主义的框架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论面临的第二个新课题;科学的发展使语言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作为这种文化精神反映的反表象主义、反实在主义对唯物主义反映论提出了挑战,怎样迎接这种挑战并在挑战中发展自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论面临的第三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方法是实现科学认识的根本,一个完整的科学认识,必定是科学认识主体的探索性、创造性与科学方法灵活运用的结果,而其中科学方法尤为重要。没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真正的科学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外情报学教学中关于"研究方法"的内容设置不尽相同,国外大多将"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集中设课,而国内的做法基本上是将"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散在情报学的各门课程以及各个教学环节中,做法的差异发人深思。本文试图从中外不同的方法论史观、情报学的综合性学科属性、情报学本身研究方法的不足等3个方面对这种集中与分散的课程设置现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些宣扬超自然神秘力量的迷信、邪教和种种伪科学活动十分猖獗,它们甚至打起时髦的科学旗号招摇过市,企图混淆视听,以假乱真,这已构成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在这里,我们例举算命、特异功能、伪气功骗人的种种伎俩予以揭露,告诫人们谨防上当.  相似文献   

20.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微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任何产品的发酵生产都必须通过微生物发酵或细胞扩大培养才能实现。因此,微生物与发酵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微生物发酵工程是加快发酵工程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最佳效益的重要手段。微生物科学工作者应不失时机地积极而科学地运用这种手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几种新发现的微生物 这里着重介绍新发现的细胞形态微生物,新的非细胞形态微生物不在其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