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11年国庆节前夕,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搭乘着"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天宫一号"的成功升空堪称今年最美的"国庆献礼"。  相似文献   

2.
正7月19日,在巡游太空1000多天后,天宫二号返回地球家园。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证实,这个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的空间实验室于19日晚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圆满完成,我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7-I0001
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至此,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各大系统参试人员和飞行产品已全部集结载人航天发射场。目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0,(17):7-7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8月17日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近日完成总装,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在完成一系列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后,飞行器将于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5.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后,6月29日运载着3名航天员成功回归地面,向太空筑巢迈出了关键一步。神奇的"神九"与"天宫一号"也让我们无比好奇: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太空房子究竟是什么样?未来我国普通人能否到太空旅游?  相似文献   

6.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11,(11):16-17
“神七”实现“太空行走”后,中国的空间站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八”将拉开中国空间实验室的序幕,它们将与之后发射的“神九”、“神十”组成我国的第一个空间实验室。这个空间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为了进行空间实验,而是为了解决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问题,为今后“天官二号”、“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的空间科学、航天工程、航天医学试验和今后载人空间站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白瑞雪  田兆运  赵薇 《科教文汇》2012,(18):F0002-F0002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4日实现新突破,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13,(2):51-53
神九对接天宫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自动交会对接和手动交会对接。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  相似文献   

9.
科技信息     
<正>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3名航天员再访天宫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3日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长二F火箭完成全面"体检"近日,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神舟十号飞船发射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火箭发射试验队,顺利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18-I0019
<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3年以来,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按预订计划稳步推进。目前,各类飞行产品研制、地面设施建设、大型综合试验已全面展开。据王兆耀介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目前已进入研制生产的关  相似文献   

11.
毛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I0003-I0003
<正>科技日报讯(记者付毅飞)"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同时在轨运行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是我们所盼望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9月26日在京透露,我国将于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入轨,其设计寿命为2年,但时至今日已在太空运行近三年。王兆耀说,目前监测数据显示,天宫一号在轨运行正常、状态良好、推进剂充足。专家预测它还能继续在轨工作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刚刚过去的2个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继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后,随着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首次贰太空相拥",这次交会对接成功,中国航天人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高度。它意味着,中国已经成功叩开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时光荏苒,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时,面对我国科技界取得的重大成果,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3.
正天宫二号今年三季度就将发射了!它与天宫一号有哪些区别,将执行哪些任务呢?届时,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也要赶去与天宫二号相会,那将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场景啊!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我国已经在2011年9月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又成功发射了未载人的神舟八号飞船和载人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它们分别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发射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累计有11名航天员圆梦太空。如今,中国朝着空间建站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宇航员景海鹏、陈冬安全返航。这标志着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33天前的早晨,一声惊雷响彻戈壁,长征二号F型火箭运载着神舟十一号飞船,挣脱大地  相似文献   

15.
正"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9月15日成功发射。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二号FT2火箭。"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搭载设备创载人航天器纪录"天宫二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来说,不仅装备更优、装载量更高、内部环境更好,搭载的设备也更先进。它搭载的全新配套的空间应用系统的科学设备,无论数量还是安装复杂程度,都创造了历次载人航天器任务之最。  相似文献   

16.
《金秋科苑》2011,(20):7-7
2011年10月1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授权腾讯微博,公布天宫自拍图,这是用其自身携带的摄像机拍摄的照片。这也是天宫一号升空后首次对外发布太空中的照片。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节目之一,莫过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一号"飞行器模型闪亮登场。随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太空空间站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10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该飞行器设计重量为8吨。"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随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驾驶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我国将会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图说科技     
《发明与革新》2013,(4):3-3
神舟十号飞船将于今年6月至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3名航天员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9.
《金秋科苑》2013,(14):7-7
2013年6月11日,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新使命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亲临现场观看发射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时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在太空遨游了近7年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举世瞩目下平安"回家",坠入了南太平洋,实现永久性安息。当"天宫一号"结束使命时,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大型空间站工程将豪华启航。整个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建造,届时或成为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无控再入",如美丽流星返回地球2016年3月16日,已步入老迈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