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学生做个真正的人,做个诚实的人。可能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说大话、假话、空话、套话等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写作文时,大部分学生往往既存在搜肠刮肚"无材料可写",又存在材料仿佛一大堆,"不知写什么好"的问题。其实,作文如炊。学生畏惧写作,原因无非有三:一是"无米可炊"——学生的习作脱离实际生活,无话可说,也无字可写;二是"有米不知该如何炊"——有许多话说,却不知怎样下  相似文献   

3.
陈辉 《青海教育》2006,(5):23-2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诚然,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学生也是这样。但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却是千篇一律的套作。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童心是否被淹没在我们设定的作文的套路上了呢?为此,我认为应该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作文,把日常生活和作文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显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开…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之“表述与交流”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表述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也就是要求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要紧紧抓住“真实生活”这一主题。众所周知。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再现。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要求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生活,欣赏生活。只有走进生活.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才能写出好的感悟作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引导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触摸生活、参与实践、表达真情就是新课程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核心理念。因此,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视生活为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的兴趣。这样才能"陶冶学生的审美的情操","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笔者每次在习作训练前,为学生选取或创设一个特定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融入此情此景,他们会因"物"而发"情",因"情"而发"辞",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6.
张婷 《生活教育》2012,(23):58-58
很多孩子不喜欢习作,原因有二:"不知道写什么","不明白怎么写"。怎样才能让孩子由不愿写、不会写到爱写作、写得好呢?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发现学生常常感到作文难,甚至发出作文难于上青天的感慨。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认为主要是因为无米下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拓宽学生写作的源头。毋庸置疑,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用来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而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源自生活  相似文献   

8.
唐小焱 《教师》2012,(26):83-83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所以,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喜爱,让他们找到源头活水,乐于"用我手写我心",都是教师们应该努力做到的。一、走向生活,丰富体验许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常常觉得无言可说,无话可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没有给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老先生的这句话十分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10.
陈西川 《现代语文》2010,(5):146-146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应"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感知生活,认识生活,  相似文献   

1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新课标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要求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提炼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林小钦 《新教师》2019,(6):28-29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只有让作文走进生活,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捕捉素材,将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习作才有源头,语言才有活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喜欢上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来源,而观察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主要门径。对于生活中的外部信息,必须通过观察,才能进入人的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善于观察生活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中发现可写的材料,并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时日,我曾仔细观察了七年级学生写作文的情况,发现不少学生数自己写的作文字数,小心翼翼,像数金币一样,数完了皱皱眉头,接着再写,写一段再数,直到最后好不容易凑够了字数,才长出一口气,一副大功告成的样子。试想一下,那像挤牙膏似的写作,能写出多生动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有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句话十分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儿童走进生活,猎取丰富的素材;让生活走进作文,放飞儿童自由的心灵;让作文走进创造,享受成功的快乐。那么,怎样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16.
生活作文     
《生活教育》2011,(17):67
编者按:本期《生活作文》选录了江苏省江阴市北大街小学生活作文5篇,并配发了奚凌红老师指导学生习作的经验体会以及泰兴市古溪镇中心小学汪育香老师关于作文写作的思考。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参与到我们这个栏目中来,欢迎广大老师热心推荐学生的佳作,并且撰文阐述生活作文理念以及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与作文     
“看,这作文简直是乱七八糟。”“唉,老师今天又布置作文。”从老师这焦虑中,从学生这叹息中,不难看出教师作文难教,学生作文难写的通病仍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样两种:第一,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写作材料,学生当然写起作文来抓头皱眉。  相似文献   

18.
在学生的习作中,经常出现如下现象:语言干巴巴,没有生气,平平淡淡像白开水,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如何摆脱这种局面,使作语言焕发光彩,让人能眼前一亮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习作教学是小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贫乏,知识面狭窄,语言积累不丰富,很多小学生写作文时不知写什么,该怎样写,感觉动笔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20.
黄雪萍 《教育导刊》2001,(15):92-93
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儿童作丰富多采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作时,应重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会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