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在现代的司法证明活动中,司法鉴定是作为鉴别、确认诉讼证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鉴定结论作为重要的证据来源之一,直接关系到案件事实的正确认定和法律的正确适用。司法鉴定涉及的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2005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争议已久的司法鉴定管理问题作出了规定,必将为司法鉴定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但同时也要看到该决定不完善的地方,进而思考如何改善,以最终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事业的不断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在精准扶贫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基础性、长期性的重要作用,担负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授之以渔"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基础性问题,教育精准扶贫仍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支持存在短板。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思想观念、加快地区发展等方式,使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得到切实落实和保障,真正做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扶贫转变,使得贫困地区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彻底摆脱贫困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司法实践中,多数刑事案件的证据体系是以被告人的口供为中心建立的。被告人诉权的法定不抗衡性及法律意识的低下导致其口供时常发生变化。被告人一旦全面翻供,司法人员必须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对其翻供的理由及原供述的形成经过作全面审查,注意反证的存在,对无法排除合理怀疑的案件,大胆宣告无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新设的函授站拖欠学费现象有上升的趋势,分析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将有利于函授站建设,有利于保障高校应得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也利于成教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使英语学习效果大大降低,并且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本文分析了焦虑的成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有助于学生减少或消除焦虑情绪,提高英语学习效果,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渐明显,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与之相伴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应对这种挑战,趋利避害是摆在中国金融界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成因和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症下药,重新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善待、鼓励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信心;改善学习方法;注重分层教学,淡化考试结果,使教育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让阳光平等地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中介语的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中介语的石化阻碍二语习得者达到像地道的本土人的语言水平。笔者主要介绍了石化形成的原因以及从教学材料、教师和学习者三个角度对石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和应对策略探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1.
虽然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一直是禁止型讯逼供的,但事实却是屡禁不止。刑讯逼供伤害的虽是具体个人的人性,动摇的却是国家法治的基础和人民对国家法治的希望与信任。在依法治国呼声不断高涨的今天,必须严禁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刑讯逼供主要是因为侦查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破案能力低,对侦查权制约不够、监督不力,侦查人员对法律精神理解不透等原因造成的。要遏制刑讯逼供,应当从提高侦查人员的素质、提高破案能力及完善制约、监督的具体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刑讯逼供是一个影响公安队伍建设和严格执法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虽然我国刑法规定了刑讯逼供罪 ,刑事诉讼法也严禁刑讯逼供 ,但在实践中 ,刑讯逼供在某些地方依然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包括 :封建专制主义刑事司法传统的影响尚未肃清 ;重打击犯罪 ,轻保障人权的观念根深蒂固 ;对严禁刑讯逼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特权思想严重 ;监督机制的滞后与乏力。强调对刑讯逼供的防范要坚持德治与法治并重的方针。  相似文献   

14.
刑讯逼供最终是个法律问题,应先检讨和改正现行法律中的不足之处。立足于现行法律,从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刑讯逼供之所以不断滋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刑讯逼供是制约我国法治现代化的难言之隐.从心理学的视域探测刑讯逼供的内涵及过程,深入体察刑讯逼供全过程中受害人心灵遭受的摧残,对促使法者做出刑讯逼供行为的心理动因进行历史与现实的追析,审视刑讯逼供犯罪对受害人、行为人、社会公众以及中国的国际公信度带来的心理危害,旨在唤起社会从人性层面关注刑讯逼供现象的紧迫意识.  相似文献   

1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存在诸多问题: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监督法规不健全,监督滞后现象严重等。为了改变当前这种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权力机关自身建设,创新人大行政监督方式,改善人大监督的外部政治环境,修改监督法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司法审判中,当事人的口供是法官定罪结案的最高决定性证据,这一诉讼传统使刑讯逼供成为司法领域内不可避免的现象。为防止因此而造成冤假错案,早在西周,就有刑讯立法,发展至唐朝渐趋完备,宋代又承前出新,确立了刑讯实施详备规范和非法刑讯法律责任,最终形成了完善的刑讯制度。但是,在实践中,宋代法官刑讯逼供,滥施刑讯,屡见不鲜,成为社会痼疾。  相似文献   

18.
19.
刑讯逼供影响极坏,危害巨大,其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在于:有“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偏见,缺程序正义的现代理念;无罪推定原则未完全确立,沉默权得不到承认。遏制刑讯逼供须要多方努力,关键是树立人权保护观念,切实保障被追诉者的诉讼权利,在立法上应当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承认沉默权。  相似文献   

20.
刑讯逼供是一个沉重而复杂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刑事诉讼问题.其根源包括历史影响,侦查活动对口供的依赖,相关的外部制度缺失及实施刑讯逼供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彻底铲除刑讯逼供现象,则要努力改变历史遗留的思想观念,完善侦查讯问的具体方式,健全缺失的刑事诉讼制度及加强对侦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以达到切实遏止刑讯逼供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