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土文化浓缩着历史的影子,是中华民族地方文 化的见证,是当地百姓在劳动与生活中创造出的独特的艺术魅 力,小学美术学科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观察美、理解美、创造 美,将审美教育渗透美术教育之中,让学生在艺术情感中享受 快乐,是美术学科的重要功能。乡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不仅是本土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它将生活与美结合在一 起,它的审美创造是爱与美、善与美,是美的统一。乡土文化的 开发必将为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 学习的兴趣,对优秀的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乡土情怀,以 及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吴碧波 《考试周刊》2012,(40):177-177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参与美术活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情操,使其在生活中感受美、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王红梅 《成才之路》2014,(32):95-95
正《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唯教材是举,将美术课堂教学资源窄化为一本教材,要充分认识到乡土文化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美术、认识美术的重要资源和基础。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深入到乡土文化的感知中,以学生真实的生存环境为起点,开掘乡土文化资源。一、摒弃功利,以放松自在的心态感知乡土资源美术教学以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为教学的核心目标。美术的灵魂在于对社会生活中美的捕捉与创造。因此,美术教学在  相似文献   

4.
顾晓明 《考试周刊》2013,(86):174-174
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校和学生的不同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发挥地域特色,合理利用当地美术文化资源,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发现美、欣赏美,增强生活情趣,提高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5.
美术鉴赏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升华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社会文化具有多元性,艺术源于社会生活,故而美术文化也表现出多样性,通过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认识美术的特征、了解美术的艺术文化,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社会生活,使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感悟美。因此,各普通高中应重视美术课,尤其重视美术鉴赏教学。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创设宽松、愉悦、富于思维性和美感的情境,让学生勤思善赏,乐于学习美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提高其审美能力。然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进行了反思和研究,进而提出了一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美术修养,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要使学生对美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就要让学生在文化情境中接触美、认识美、欣赏美,让学生在欣赏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长期以来,我一直非常重视美术欣赏教学,并着力研究其教学形式和方法.下面我就美术欣赏教学的几种形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3):154-155
高中美术课程是通过各种创造性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和尊重美术文化的态度,同时磨炼学生感受美的意识。审美教育不只是简单的道德标准的图解,而在于使学生从情感中体验道德行为的崇高,以德育美,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8.
中学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要求通过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如何在美术欣赏和美术技法表现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探索农村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挖掘生活中的美,乡土文化中的美。本文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充实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发掘,活跃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其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可见,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因此,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可见,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因此,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2.
美术作业是美术课程、评价、学习的一部分,是美术课程发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作美的重要体现。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体现“减负不减质,提效更增质”的效果?美术作业设计应体现层次性、创意性、开放性、情境化,减轻学生负担,增强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科特有的以美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美术核心素养形成。  相似文献   

13.
地方文化资源是拓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内容。在《老房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地方具有代表性的老房子作为教学资源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老房子寻美之旅,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老房子的历史文化、造型结构和审美价值,进而在老房子主题美术创作中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4.
《陕西教育》2013,(12):49-49
在构建“悦美校同”的校同文化建设中,远东一小以美术特色教育为核心,构思“寻美、赏美、说美、亮美、创美”的快乐体艺“2+1”活动。本学期,远东一小美术组又在四年级开设了美术特色画——石头绘画,在创作过程中美术老师让学生欣赏大量的石头画,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5.
王红梅 《考试周刊》2011,(16):217-217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美术欣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美术欣赏通过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鉴赏美、创造美。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产生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使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放弃假恶丑,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初中学校的美术学科是一门基础文化课。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地发展。可见,美术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学科。通过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推动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工作了九年的美术教师,我切身感受到了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只有遵循儿童自然发展规律,教育才能帮助儿童成长和发展。美术学习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也不仅仅是美术知识的学习,它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照下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表现美,享受美,并通过美术的学习感受和接受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中的知识内核包含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儿童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掘文化内涵,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依托观察、体验、实践,着力培养儿童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同时要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及美术学习的特点,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发展的新元素,通过美术这个载体,不断创新、充实文化底蕴,发挥美术教学在弘扬文化、塑造人格的作用。其在目标维度上指向儿童人格完善,在内容维度上指向所有美术活动,在方法维度上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以美术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依据儿童心理,通过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等活动,是实现儿童美术教学文化理解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美术教学存在过度依赖辅助措施、学生的体验参与不够、缺少文化渗透以及教学方式缺乏愉悦性等问题。美术课堂需要凸显视觉性,彰显过程示范之美;重视实践性,彰显参与体验之美;关注人文性,彰显文化传承之美;强调愉悦性,彰显个性表达之美。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历经了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化,构成了多元文化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包含了国画、书法、篆刻、剪纸以及地方艺术等多样文化,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文化传递价值。在“双减”背景下,设计体验性强、覆盖面广的传统文化小学美术课程活动,能够丰富美术教学的内涵,让学生在认识“传统美”、感受“传统美”、习得“传统美”的过程中,促进美术素养的提升。文章聚焦校本研究的金陵砖文化,通过介绍金陵砖文化的内涵,分析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意义,探讨传统艺术在美术课堂中的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